第849章 粮食战争的开始
把任务布置给栗亚波之后,常浩南便离开了压气机研究中。
研究热效应是相对比较简单直白的部分,可以交给学生来。
但那个新的机理——
考虑到它跟热效应对应,那么可以暂且命名为冷烧蚀机理,毕竟可能涉及到全新的理论,所以还是得常浩南亲自来。
那么……既然要搞材料学研究,先决条件自然是设备和材料。
就算常浩南有系统也一样。
而根据他刚刚的推测,冷烧蚀机理和分子动力学基础理论强相关。
那么需要的研究设备,就不是现在这些小打小闹能搞定的了。
另外,除了设备,可能还需要几个不带学生、专职科研的研究员。
以及博后。
当然,这些都得依托于那个在建的新实验室才行。
否则校本部这块别说设备,连人都快没地方放了。
梳理好这里面的主次关系之后,常浩南便直接转身去了唐林天的办公室。
后者此时正在翻阅一份文件。
从放在手边的两份报纸判断,恐怕是刚刚才送过来的。
听到从外面传来由远及近的脚步声,唐林天抬起头,正好看到出现在门口的常浩南。
“常教授?”
他放下手中的笔和文件:
“稀客啊……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来?”
常浩南上次主动到唐林天的办公室,是他本科都没毕业的时候。
还间接导致后者的一罐好茶暴露了位置,最后被打了秋风。
那会唐林天还是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院长。
之后二人见面,要么是在外面,要么就是在常浩南的办公室里。
“有关新实验室的事情。”
常浩南径直坐到了唐林天办公桌的对面,而后者则照例从文件柜的某个角落里摸出来了一個锡罐。
杜义山已经退休了,常浩南和刘振响都不怎么喝茶。
他一个京航校长,大概率也不会再有第四个人敢直接到他这来打秋风。
倒也不急这一时的常浩南一边等着唐林天泡茶,一边不经意间瞄到了被放在旁边的那两张报纸。
“!”
看见这两个标题,常浩南心里一惊。
类似的剧情他上一世就看过。
算是在华夏加入WTO之后,美国在战略层面发起的第一轮进攻。
只不过那次好像是发生在2004年左右。
如今华夏提前了一年加入WTO,前几年吃了些亏的美国人显然有点坐不住了。
所以这才过去三个月,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干点什么。
两杯茶很快就被分别放在了办公桌上。
“新实验室……”
唐林天重新坐回位置上,本来准备接着刚才的话头继续,但很快注意到了常浩南瞟向旁边的眼神,遂临时切换话题:
“这上面说,大豆期货已经涨到上个月的三倍多了,而且还没有缓解的势头。”
“嗯……”
常浩南有些心不在焉地点点头,端起杯子轻轻吹了两口气:
“大豆虽然不是主粮,但毕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也算是半个生存必需品,这种东西一旦出现供应不足的风险,涨价是不按供需关系来的,而是会一直涨到有人买不起为止。”
唐林天本来只是随手拿两张报纸看,但是听常浩南这么一说也来了兴趣:
“常教授还研究一些经济学?”
问出口之后才觉得好像也合理,又找补了一句:
“哦……差点忘了你还管这个大央企了……”
常浩南喝了口茶,然后摇摇头:
“跟那个没关系。”
“我确实不懂经济学,但看过一些历史。”
他说着把茶杯放回桌子上: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为了灭掉鲁国和梁国,就向齐桓公建议,高价购买这两个国家特产的一种叫‘绨’的织物,同时用极低的价格向他们倾销粮食,而鲁国和梁国看到其中有利可图,就下令让全国上下的土地都改种绨。”
“只经过几年功夫,鲁梁两国的粮食产量就基本清零,只能靠从齐国进口,这个时候齐桓公就突然下令,全国改穿帛,这样那两个国家的绨就卖不出去了,同时又突然提高出口粮食的价格,直接造成一轮大饥荒,兵不血刃地拿下了两个心腹大患……”
“史书上说的比较隐晦,管这个操作叫绨帛之战,但核心其实还是粮食,毕竟人被逼急了可以不穿衣服不住房子,但要是不吃饭么,那肯定会被饿死。”
唐林天一个理工科出身的,自然没看过哪怕在先秦著作中都算是相对冷门的《管子》。
但听着常浩南讲的有鼻子有眼,也知道这不太可能是现场编的。
再说对方也没道理编这么个故事来哄自己。
“所以你的意思是……美国人是希望通过拉高大豆价格,让咱们国家放弃种粮食都改种大豆,然后过几年再断掉咱们的粮食……”
这话说到一半他自己都觉得不太对劲了。
鲁国和梁国毕竟只是俩弹丸小国。
华夏显然不能直接套上去。
“不是不是……”
常浩南也露出一脸不忍直视的表情:
“咱们国家对主粮是有管控的,基本没办法在这上面打主意……”
在加入WTO的最后一轮谈判中,华夏和美国进行了一揽子条件互换,其中就包括开放大部分农业市场。
其中也包括主粮。
但开放归开放,耕地红线和产量指标都还是在的,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发生“全国都去种大豆”的场面。
唐林天一想也是,旋即松了口气:
“那你的意思是……”
常浩南假装思考了一会,然后才回答道:
“我估计,对面单纯就是想要针对我国的大豆产业。”
“你想,咱们国家的耕地面积不够,大部分只能用来保主粮生产,大豆本身就依赖进口,现在价格一路飞涨,豆农肯定要扩大种植面积,下游企业也会急着从国际上买入大豆期货,以防涨的更高。”
“等到明年,最晚后年,他们再宣布产量并没有如预期那样下降,让大豆价格暴跌……”
虽然常浩南没说完,但后面的事情并不难推测。
除了有国家兜底的少部分企业以外,大部分下游企业恐怕都会因此而破产。
急匆匆扩大了种植面积的豆农显然也要面临巨大损失。
而最麻烦的地方在于——
上一世华夏能打赢主粮战争,虽然精彩的操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归根结底还是有国内的近20亿亩耕地兜底。
哪怕情况再坏,也不至于真吃不上饭。
但大豆行业显然没这个优势。
本身自给能力就非常弱,相关产业还是以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主,没办法像央企一样做到令行禁止。
而现在储备大豆……
显然也有点晚了。
所以,常浩南甚至一时间没能想到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