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成领主,就被送上断头台
繁体版

第33章 正中下怀

    宣布完人事任命,魏渊这才部署善后之事。

    首当其冲的便是龙山城建设。

    有了成套的建筑图纸,前期施工所需的木材、石料、沙石、砖瓦等建筑材料也都已备齐,已经具备了破土动工的条件。

    “匠作科抓紧时间定稿城池规划,进行场地清理与平整,临时道路、材料堆场、木材仓库以及工人临时宿舍等临建设施建设。”

    “齐备之后,选一个黄道吉日,举行龙山城开工奠基仪式。”

    “大人放心!”

    有陶宗旺这位基建专家加入,匠作科主事曾怀一下变得信心十足。

    “别急着立军令状。”

    魏渊目光锐利,“除了新城建设,匠作科还有两件紧要之事。”

    “一是在古里镇沿海选择合适地址,规划建设码头、造船厂以及水师训练基地。匠作科负责规划,具体由古里镇配合落实。”

    龙山紧邻北部湾,没理由不发展水师舰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恰好又有造船师孟康,以及水师将领李俊,软件齐备,就差硬件了。

    “二是组织铁匠铺,加紧锻造黑云甲。”

    刚获得的《黑云甲锻造技术手册》,必须要尽快落地,变成实实在在的铠甲,才能真正提升领地军队战斗力。

    否则就是一册废纸。

    曾怀一一记下,也是深感责任重大。

    没办法。

    谁让匠作科既管工程建设,又管船舶建造以及兵器装备生产呢。

    未来,等到时机成熟,可以考虑将船舶建造以及兵工生产转隶到兵曹,单独成立一个装备科之类的衙门来负责。

    可眼下本来就人才紧缺,实在没必要成立太多的机构。

    忙就忙点吧。

    兵曹虽然暂时不负责兵工生产,但从战役地图带回来的兵器铠甲,尤其是那一批强弓,却是归兵曹负责登记入库。

    尤其是那一百余匹优质战马,就更是要当成宝贝来伺候。

    看能否培育成为种马。

    至于魏渊从梁山抢来的金银珠宝,以及跟济州知府张叔夜交易的那些个玉器、笔墨纸砚等候,则由户科负责登记造册,存入领主府内库。

    并不急着放到商城出售。

    一则眼下并不缺钱,二则也可用来赏赐文臣武将。

    还是要留点家底。

    处理完从战役地图带回的战利品,让吏科、户科以及刑科等主事先行离开,魏渊就又紧接着召开了军务会议,宣布对林冲等四位将领的任命。

    “李俊!”

    “在!”

    李俊身材高大,浓眉大眼,红脸铁须,声如铜钟,乃庐州人氏,在扬子江中做撑船梢公,因精通水性,人称混江龙。

    入伙梁山之后,任水军头领第一位。

    平定江南,李俊诈称中风,与童家兄弟前往榆柳庄,寻找费保四人,打造船只,从太仓港出海,投化外国而去。

    最终成为暹罗国之主。

    李俊具有很强的能力和人缘,在揭阳三霸中威望很高,而且眼光过人。

    两次营救宋江,身居梁山要职却十分低调。

    后期对宋江已不甚认可,却仍然能在宋江麾下屡立战功,保持地位,同时“韬光养晦”,另谋打算。

    终于在遇见费保等人后找到时机,创下又一番事业,有如“真龙”入海。

    是一个真正深藏不露的人。

    “任命你为领地水师将领,负责前往古里镇,督导码头、造船厂以及水师训练基地的建设,同时负责训练水手,为后续筹建水师做准备。”

    对于李俊这么一位水师将领,魏渊自是委以重任。

    “是!”

    李俊显得不卑不亢,初来乍到,自以服从为上。

    “杨志!”

    “在!”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

    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入伙梁山之后,任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

    征讨方腊时,杨志刚渡过长江,便因患病被寄留在丹徒县,未能继续随军征战,后病逝,追封忠武郎。

    “任命你为城防营营正,负责龙山城防御。”

    杨志为人勤谨,有勇力又不愿伤及无辜,做事守规矩,不以暴力肆意妄为,在梁山众位好汉中,绝对是属于上上等的人物。

    兼且还是武举人出身,统领一营兵马,还是勉强能够胜任的。

    当然缺点也不是没有。

    对待下面的士卒动辄打骂,对上却又软弱无力。

    勤谨有余,变通不足。

    正因为此,魏渊才将杨志安排在城防营任职。

    “多谢大人抬举!”

    能够重回体制,杨志很是高兴,总算不辱没先人名声。

    他也是梁山众好汉中走投无路,被迫落草的典型。但凡朝廷能给他一点活路,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都不至于落草为寇。

    最后。

    林冲被任命为边防营营正,武松为副将。

    “多谢大人!”

    林冲、武松的反应同样很平静,两人都对所谓的朝廷极度失望。

    并未有多大热情。

    答应在军中任职,也是见魏渊能够对梁山众兄弟知人善任。

    否则早就撂挑子了。

    魏渊自是将二人的冷淡看在眼里,却并未说什么。

    日久见人心。

    如果说杨志还有一点统兵之能,那么林冲、武松二人,就是典型的武力值拉满,而统率完全不及格的存在。

    从未有独领一军,独当一面的情况。

    所以,接下来对魏渊的挑战便在于,如何在发挥林冲、武松、杨志等人武力的基础之上,亲自调教他们的统兵打仗之能。

    否则。

    终究难堪大用。

    ………

    魏渊刚宣布完将领任命,便有卫士匆匆来报。

    “大人,东西边境守军来报,发现敌对领地有军队大规模集结迹象。”

    魏渊倒是冷静,拿目光看向方岳。

    在他进入战役地图的这几天,领地军务都是由方岳在统筹。

    “大人,我正要向您汇报。过去三天,我们的探子其实已经察觉到,东西五镇的军队调动、集结情况。似乎是准备东西夹击,殊死一搏。”

    方岳也是毫不含糊。

    魏渊一人便控制石康县五镇之地,东西两位领主倘若不想就范,唯一能做的,便是共同联手,主动出击。

    时机也都刚好选在,战役结束之后。

    按照战役规则,率部参加战役的领地,将获得一个“保护期”,最后期限便是从战役地图返回的当天。

    也就是说。

    要直到明天零点,保护期才会结束。

    东西五镇此时在边境集结军队,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计划明天一早,趁着龙山最虚弱的时候,对龙山发起致命一击。

    “去作战室。”

    在晋升为子爵之后,魏渊本也打算扫荡东西五镇,扫除领地晋级的最后障碍,不料敌人竟跟他想到一块去了。

    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干就完了!

    在作战室,对着石康县沙盘,魏渊让方岳详细介绍敌我双方态势。

    其实主要就是说给林冲等新人听。

    介绍完毕,魏渊便下令,让神行太保戴宗往西,鼓上蚤时迁往东,务必探明两地兵力的详细部署。

    东西五镇敢主动出击,必定是有什么依仗。

    不调查清楚。

    魏渊心下难安。

    “遵命!”

    戴宗、时迁得令,当即在兵科派出的卫士配合下,出发侦查。

    “你们二位也都辛苦一下,跑一趟边防营各部驻地,提前熟悉一下各部情况。”魏渊拿目光看向林冲、武松二将。

    “没问题!”

    一旦接受任命,林冲、武松就都不是推脱之人。

    安排妥当。

    魏渊当即宣布散会,静待明日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