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家父刘表,请刘皇叔赴死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是谁错了

    潘阳湖上离小舟不远处正是东吴水军训练之所。

    相比于那里的人声鼎沸,喧闹纷杂,此时的扁舟上却是余音绕梁,传出缕缕琴声,悠远绵长。

    小乔看着眼前这个面如冠玉,资志风流,鬓如墨青的男子,轻弹着自己的曲子。

    “铮…”

    只一个音符,正闭着眼睛享受的男子蓦然睁开眼,回头笑道:“夫人,你弹错了。”

    小乔抬头,倾城绝美的脸上满是惊讶,疑惑道:“错了吗?没有吧!”

    周瑜笑容不减,“那可能是我错了,夫人不要在意,接着弹吧。”

    小乔闻言却是显得很是忧虑,江东风流名士不尽其数,而周瑜却是最为懂音律的那一个。

    曲有误,周郎顾。

    这传言可不是假的,周瑜和孙策有一次筵席中,把酒言欢中,艺伎只是弹错一个音,周瑜便立马看过去,指出哪里有错误。

    而如今自己没有弹错,周郎却道出有误,可见其心中绝不像表面这般轻松写意。

    周郎的心…乱了!

    “夫君,是否还在为曹操之事而担忧,听姐姐说张长史他们都不看好能抵挡曹操,你说我们能赢吗?”小乔忧虑道。

    “曹操不过如是,虽统一北方,但我东吴已亦不是没有机会与其南北对峙,夫人莫忧,只管弹琴便是。”

    小乔轻点螓首,微皱着蛾眉,在想弹琴,却已是心不在焉,指尖弹罢三两音,最终还是弃琴道:“我明日还是去寺庙,替夫君和将军们祈福吧。”

    “夫人有心便好。”

    鬼神这些东西,周瑜自是不信,现在江东暗流涌动,势力盘根交错,虽大家都聚在一起,但心思却是各怀鬼胎。

    他在等,等那个犹豫不决的主公,唤他回去。

    已至五月上旬,芦苇已经去展叶期,潘阳湖上一艘小船从芦苇荡里驶出。

    待其近了,撑船的士兵抱拳道:“将军,主公在柴桑唤你过去,有要事相商。”

    周瑜闻言,猛然跃起,这一动连带着整片小舟摇晃起来,小乔连忙按住古琴,这才避免落水的下场。

    而周瑜没有注意到这些,此时心中说不出的喜悦,大笑道: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他孙仲谋绝不是一个胆小怕事之人,有其父兄之风范!好!好啊!”

    他一扫这段时间的阴霾,想到年他与孙策两人一起克丹阳,入曲阿,战毗陵,江东六郡尽入囊中。

    什么样的敌人,什么样的态势,什么样的绝境,他们没遇到过?

    而现在曹贼还未攻来,一些江东软脚虾,鼠辈,就已经在讨论投降了,竟无人敢应战。

    现在孙权有了决心召他,那么他的决断定是:“战!”

    想到这里,他一步跳上将士的小船,小船晃悠不停,而周瑜却如履平地。

    “夫人,请回京口,等我消息。”

    小乔只能不舍的看着离去的周瑜,待人影消失的那一刻,她还缓缓收回目光,四下空荡。

    这才发现自己处在湖中央,自己体力羸弱,撑船回去怕是不知要废多大力气。

    一时间,又气又恼,不过却倔强的并没有流下眼泪。

    片刻后,芦苇荡中又折回了一条小船,正是去而复返的士兵。

    “夫人,请上船,刚才将军上岸后吩咐属下前来接您。”

    小乔这才感叹夫君有颗七窍玲珑心,对自己无微不至,刚才自己倒是显的有些小气了。

    两人虽然相敬如宾,但总感觉缺了点锦瑟和鸣之感,日常日活中也是有些距离。

    大多都是有些相佐,只有音律才能让她感觉他们是在一起的夫妻。

    周郎不爱她吗?

    爱!

    但周郎更爱他的天下,小乔纵有万般姿色,又能在其心中占几何呢?

    她叹了一口气,收起古琴,“啪嗒…”一颗旋钮因松动而掉了下来。

    她呆呆的看着甲板上的旋钮,一时间怔住了。

    原来周郎没有听错,我也没有弹错。

    错的是琴!

    却说周瑜到了柴桑,当即便拜其为东吴大都督,总掌水陆两军兵马。

    周瑜欣然接受。

    而后孙权将曹操之意说出,刘修若是快速灭亡,那他江东独木难支,若不助曹,父仇又怎能不报!

    “二位可有良策?”

    张昭立马站了出来,“曹操协天子坐拥北方,麾下百万之巨,刘修那小儿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反攻曹操,取南阳,如今已是强弩之末。”

    平常他是与周瑜不对付的,不过今日之事乃示好曹操之举,便和周瑜站一条线上。

    周瑜却没有开口,刘修短短时间内做出的事情,不得不让他重视,有关张赵这等猛将,又有徐庶在旁辅佐。

    荆州这关曹操真的就能吃的下?

    “公瑾,你认为呢?是战还是等…”孙权犹豫不决,可能就需要一个一战而下的契机。

    正此时,平北都尉吕蒙入见。

    “主公,我驻守龙揪水口时,有黄祖部将甘宁来投,特来相告。”

    “哦?是那个射杀凌操的部将?”孙权思虑道。

    “不错,某细问过了,巴郡临阳人,略通史书,武艺高强,之前纵横于江河之上,遥悬铜铃,人听铃声,尽皆避让,我江东之前伐黄祖,正是因为甘宁力挽狂澜才得以守住夏口。”

    “那他为何要来投降?”周瑜皱着眉头,此等战将来投,心中有些怀疑。

    而且正好是他们要攻打江夏的时候。

    “说是黄祖因他身份是水贼便嫌弃于他,不肯重用,同僚举荐数次,仍不愿重用,有此等本领的又岂能蹉跎岁月,便想要另做打算。”

    吕蒙说到这,抱拳道:“这都是因为主公求贤若渴,声名远扬,他得知后才欲投麾下。”

    “不过他怕凌操之事记恨于他,我便言说,主公您不记旧恨,何况当时各为其主,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所以末将将其带来,全凭主公定夺。”

    周瑜听吕蒙之言,倒也相信几分,再加上攻江夏乃是秘密进行,肯定没有被黄祖知晓,那么投降倒是有可能是真的。

    孙权见周瑜也点了点头,便在无疑虑,大喜道:“吾得兴霸,破黄祖定是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