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家父刘表,请刘皇叔赴死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署名少年阿宾

    诸葛亮自己其实也不明白为啥刘修这么看重自己,几年前就开始布置。

    这一点倒是让他有些感动,有一个主公能为了一个谋士做到这样,也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但想到了后面的操作,他饶有兴趣的看着刘修道:

    “自古行军布阵,望气乃是常用之术,望气二字虽然缥缈,但是我却看到,我山下林中,叶摇鸟飞,恐怕至少藏了一千精兵吧。”

    一番话说的刘修悚然一惊,不愧是诸葛亮。

    人中卧龙,果然厉害。

    “所以将军问在下会跑吗?那么我也想问下刘将军,在下有跑的可能性吗?”诸葛亮又将皮球踢了回去。

    “孔明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刘修没有将问题踢走,诸葛亮摇着扇子,笑着道:“真话!”

    “没有!”

    “那假话呢?”

    “真没有!”

    诸葛亮的轻摇的羽扇顿了一下,苦笑道:“主公,还真是实诚。”

    “嗯?孔明刚才说什么?”刘修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惊喜的站起来问道。

    “主……公?”

    “好!哈哈哈…好!好啊!”

    这一刻刘修心中一直以来悬着的石头,终于算是落下了。

    “有孔明,犹如鱼得水也!汉室可兴!”

    两人从天文到地理,从经济到政治无所不谈,无所不论。

    府衙内院,书房中。

    阿六在刘修的允许下进入了他的书房。

    只见书房内,布置十分简单,几张新定制的座椅,这套东西阿六见怪不怪,做起来的确舒服。

    一张案桌,一个书架,一张小床,仅此而已。

    阿六直奔桌子上的书籍,不过一眼看过去啥也没看见,小声嘀咕道:“公子应该不会骗我的吧。”

    随着视线往下,目光锁定在桌子下的抽屉。

    “吱呀…”

    随着抽屉的打开,里面的确有一个精致的盒子,上面贴着纸条,阿六。

    “我就说嘛!”阿六面色一喜。

    她欣喜的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有几本装订起来的书籍,乃是刘修手录,可见其用心程度。

    “原来…公子早就给我准备好了奖励。”阿六爱惜的抚摸着书籍,感动道。

    打量一下书籍,名曰“红楼梦”。

    这名字,细细品味一下,啧啧,红楼梦。

    阿六光看名字就喜欢的不得了,至于为什么,那肯定跟名字没关系。

    她内心窃喜道:“公子还是那个公子。”

    而正当阿六准备拿走盒子时,不小心从抽屉中带出一本压在盒子下面的书。

    “啪嗒……”

    “嗯?”

    阿六好奇的将其捡了起来,只见书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

    金瓶梅!!!!

    署名:少年阿宾。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阿六翻了起来,第一页便写着提醒语,未成年者谨慎观看。

    成年人应当在伴侣陪伴下观看。

    “为什么?”

    阿六带着疑惑与猎奇心里,翻开了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

    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

    阿六那白皙的小脸蛋,渐渐变红,心脏砰砰乱跳…不由得轻啐道:“不要脸,为何有如此羞人之物,当真…当真…”

    嘴上说着无耻,流氓,下流,而手,眼,脑,却是很诚实,分工很明确,配合很默契,一个翻,一个看,一个处理加工。

    全身上下只剩嘴是硬的。

    认真“学习”的阿六,只觉时间飞快,如白驹过隙,不觉间,夜幕降临,府衙外川流的人群渐渐少去。

    阿六扶着书房的门,夹着腿,缓缓走了出来,只是那探头探脑的模样一看就知道做贼心虚。

    见四下无人,蹭一下便飞一般的逃离这个让她又爱又恨的是非之地。

    当然有机会,她还是会选择再来学习,毕竟温故而知新。

    这是孔子教的道理。

    与此同时,府衙大殿中,徐庶与张飞,关羽等几人面面相觑。

    “谁能告诉我?他们已经进去多久了?”

    魏延肯定道:“已经三个时辰了,我说的是进入房间三个时辰了。”

    张飞,关羽几人替徐庶感觉有些不值,也是有些不服,不悦道:“哼!那孔明年纪轻轻的,有什么才学,主公这般对待是不是太过了些。”

    “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乃当世奇才,吾与其相比乃萤火之光与皓月之明也。”徐庶摇着头,惭愧道。

    “额?”

    张飞几人懵逼了,这军师也太谦虚了吧。

    议事厅里的几人闷闷不乐,而当事人却于床上相对而坐,床上有一小桌,桌上有点心,茶水。

    更是有些昏黄摇曳的烛光,气氛该说不说有点暧昧了。

    对象一换,那就是实打实的烛光晚餐。

    俗话说,曹魏好人妻,东吴控罗莉,蜀汉全是基。

    毕竟刘备集团从一开始就有同坐同卧的传统。

    刘修想了个问题打断气氛,问道:“孔明认为汉室为何至此?”

    诸葛亮心中早有答案,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为政者,当选贤任能,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方可让四方百姓安定。”

    刘修摇头道:“灵帝卖官鬻爵,世人只道朝廷腐败无能,可是孔明是否知道,若没有卖官,这国库早已亏空,天下早已大乱了!”

    刘修前世键盘侠的基本操守,即从清奇的角度反驳对方,他把这种办法发挥到极致。

    讲起天下大势,言语滔滔不绝,最后落到“土地兼并”四个字上。

    诸葛亮此时未掌大权,只想着从人才任用、体恤民情、轻徭薄赋等常规方面考虑问题。

    却从没想过土地兼并、资产集中这种社会症结才是罪魁祸首,底层人看不到希望,才有了黄巾之乱。

    而归根结底的原因便是世家!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制度的落后,这个刘修现在不急着提出来,饭要一口一口吃。

    毕竟现在说这么多,只是让诸葛亮叹服于自己的才能,思想。

    而制度问题要是说出来,实在是过于惊世骇俗。

    一番讲述,已到深夜,刘修用脑过度有些昏昏欲睡了,而被轮番震撼的诸葛亮却还是精神抖擞。

    诸葛亮只觉以前自己有些想法过于浅薄了,今日一番论谈,自己受益匪浅。

    第二天,不知道何时入睡的刘修,于睡梦中惊喜,大喊一声:“孔明!”

    “主公,亮在此!”

    刘修转头就看到双目血丝的诸葛亮正看着自己。

    诸葛亮一夜未睡,肃声道:“主公博学多才,旷古绝今,亮受教了!”

    说罢,就要郑重行礼。

    不过刘修可受不住这一礼,自己几斤几两心里还有点数的,撑死自己也就是勉强211的。

    比其多的只是千年的见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