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搜山检海,怎么就成了川主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知府

    一旦蛟龙入海化龙,无论成功或失败,引发的海啸都可能席卷整个源元湾,波及更远的地方。黎耳对渝南府和鸿泉州或许可以置之不理,但源元湾是他的领地,清源县有他的亲朋好友,他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若真是蛟龙走蛟,整个清江流域乃至更广泛的地区都将面临巨大的危机。他必须立刻前往上游查明真相。若是蛟龙走蛟,必须设法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深吸一口气,翻身上马,血斑君静静地趴在他的肩膀上。短短片刻,原本淅沥的小雨迅速变得密集,很快便倾盆而下,将一人一马一妖完全笼罩在雨幕之中。

    清江河水愈发汹涌澎湃,黎耳即便已是武师境界,看到这一幕也不禁心生胆寒,深怕河堤随时决口。

    黎耳抹去脸上冰冷的雨水,庆幸渝南府的冬季并不严寒,否则……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去之时,一阵急促的呼喊声如同春雷般炸响在耳畔。黎耳回首望去,只见一队士卒驾着小舟,乘风破浪,直朝他冲来。几人身上的斗篷湿漉漉的,紧贴在身上,仿佛刚从水中捞出来一般。

    士卒们来到黎耳面前,领头的那位瞥了眼黎耳胯下的青蛟马和肩膀上的血斑君,心中松了口气,随即低头拱手,声音中带着一丝敬畏:“请问这位可是黎公子?我家大人有请。”

    黎耳眉头微皱,心中满是疑惑,但看这些士卒的装扮和气质,显然来自府城。

    “你们是如何认出我的?”黎耳好奇地问道。

    见黎耳好说话,士卒们相视一笑,为首的那位解释道:“黎公子,您有所不知。知府大人曾特别交代,您骑着的青蛟马,乃是天下少有的神驹,而那身边的猛虎,更是罕见至极,当然若没有猛虎,便会有一只墨绿白三色小猫。这般特征,除了您黎公子,还能有谁呢?”

    黎耳犹豫了片刻,然后轻轻点了点头:“带路吧。”

    他本来不打算去,但考虑对方知道他名字还特意寻来,显然是师兄嘱咐,否则对方不见得认识他。

    士卒们恭敬地引路,不久后,他们来到了一处位于高地上的庄园。庄园虽然不大,但布置得十分雅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处处透露出主人的品味和雅致。

    然而,庄园周围却挤满了前来避难的百姓。

    他们衣衫褴褛,一脸菜色,臭烘烘地挤在一起,面部写满了疲惫和绝望,见黎耳看来,赶紧低头垂耳,生怕惹怒贵人。一位村妇紧紧抱着怀中的孩子,不停地咳嗽着,似乎怕打扰到他,赶紧捂住嘴巴,怀里的孩子也是满脸潮红,显然是病得不轻。

    看到这一幕,黎耳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他确实不是什么乐善好施见义勇为之人,并非一个冷血无情的人,看到这些无辜百姓遭受苦难,他的心中不由想起来刚刚穿越过来的场景。

    他走到一位老者面前,蹲下身子关切地问道:“老人家,你们这是怎么回事?为何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黎耳知道怎么回事,但既然知府就在旁边,也说明对方不是一个无作为之人,他怎么没看到有人熬米施粥,给人治病看人。

    要知道这可是水患,一旦处理不好闹出瘟疫,届时他知府也逃脱不了吧?

    老者叹了口气,眼中闪烁着泪光:“公子有所不知,我们这些人都是家住低洼之地的百姓。近日来连降暴雨,洪水泛滥成灾,我们的家园都被冲毁了。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只能来到这里寻求庇护。可是这里的人手有限,物资匮乏,我们这些人只能挤在一起勉强度日。”

    听到老者的讲述,黎耳的心中更加沉重了。他站起身来,环顾四周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们,一阵触动。

    想帮忙,但又不知道怎么帮忙,薛小胖的船队最少还要五六天才能抵达。

    而他,黎耳心中一动,虽然他解决不了温饱,但瘟疫……

    想到这他不由想到自己掌雷神通。

    而这时,为首的那名士卒误以为黎耳嫌弃这里的脏乱嘈杂,强忍着心中不满,尽量解释道:“黎公子,这里的情况确实有些糟糕。如果您实在介意的话,我现在就去将他们赶走。”

    黎耳摆了摆手,淡淡地道:“不必了。我也是平民出生,况且他们也是无辜的受害者,我怎能嫌弃他们呢?”

    士卒们闻言,顿时对黎耳心生敬意。他们原本以为这位黎公子会和其他贵人一样,嫌弃百姓们的脏乱和嘈杂,没想到他竟如此平易近人,心怀慈悲。

    黎耳深深吸了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动。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袖手旁观。虽然他不是救世主,但既然有能力,就应该尽一份力。

    不过还是先看看知府找他所谓何时,然后在试试掌雷神通能不能驱散疫气。

    当然若是不行还有血斑君的神通兜底。

    黎耳深深看了他们一眼,转身对士卒们道:“带我去见知府大人吧。”

    士卒们立刻恭敬地引路,穿过庄园的抄手游廊,来到了一处清幽的庭院。

    和外面一样,只要能避雨的地方,都布满了灾民。

    此时,庭院中,一位中年男子正焦急地来回踱步,显然是在等待着什么。

    见黎耳到来,中年男子眼睛一亮,立刻迎了上来,拱手道:“黎公子,你可算来了。在下渝南府知府钱世明,特来请教公子。”

    黎耳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开门见山地问道:“钱大人,不知你找我何事?”

    钱世明叹了口气,沉声道:“黎公子,你也看到了,这清江上游两岸的百姓们正在遭受水患之苦。本官虽然竭尽全力,但奈何人力物力有限,实在无法顾及周全。听闻黎公子乃是燕天雄弟子,神通广大,不知能否出手相助,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黎耳微微皱眉,他并非圣人,也没有拯救苍生的伟大志向。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无法置之不理。

    他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道:“钱大人,我虽有些微末道行,但也不敢夸口能救万民于水火。不过,我可以尽我所能,帮助大家。”

    钱世明闻言大喜,连忙道:“黎公子若能出手相助,实乃是百姓之福!”

    说罢他使了个眼神,那位送他来的士卒立刻躬身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