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机器人九号
繁体版

第十九章.艾久长出眼睛(一)

    【本章技术性强,不用逐字理解,建议一目十行,恳请,不抛弃不放弃,谢谢】

    电话中。。。。。。

    “哥,你周六回家吗?”丁琪琪

    “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我周六回来”林久浩。

    “你回来看看吧,艾久总出问题”丁琪琪。

    周六下午了,林久浩回到家里,看见丁琪琪用手抱着艾久三号,在屋里挪腾着。

    “久浩,你快看看琪琪,折腾一上午了,抱来抱去”奶奶接过久浩的包放在一边。

    “怎么了,琪琪”林久浩走了过来。

    “哥,注意脚下,别踩到驻足点”丁琪琪指着地面说。

    林久浩低头一看,地面上标注了几个点,而且每一个点旁边还标注了标识,“琪琪,这是你做的?”

    “是呀,哥,我发现一个问题,艾久行走的时候总不能准确到达驻足点,每一次都有偏差,而且走的越多偏差就越大”丁琪琪。

    “这是肯定的,我们不是以前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吗,我们没有给艾久配备校准的功能,家里也没有校准点”林久浩进屋换了衣服。

    “校准点,我在地上画了”丁琪琪。

    “你在地上画的点,你看得见,艾久看不见,不能自动校准。你是不是一上午抱来抱去的,是在手动校准,对吧?”林久浩。

    “是呀,我就想知道,到底为什么,而且我手动校准了,一会儿一动就又不行了”丁琪琪边说边把艾久运到充电起点,继续说道:“看从头来,A点到门口B点,总是差这么15厘米左右,而且不固定”。

    “从A到B点大概3米多,误差15厘米,接近百分之五,往返厨房20米,误差1米。所以,琪琪,你就抱来抱去的人工校准”林久浩。

    “哥,我是不是特别笨,你调整一下程序就能解决的问题,我这里都快赶上打好几套拳了”丁琪琪。

    “你不笨,就是太爱动手了,这个用程序调整难,从A点到B点,每次的误差都是15厘米吗?”林久浩。

    “不是,而且误差后的位置有时候偏左,有时候偏右,有一次我妨碍了一下艾久行走,结果偏出去20多厘米”丁琪琪。

    “那是雷达规避后返回原规避点继续的过程中,加大了误差”林久浩。

    “哥,有办法吗?程序能解决吗?也有一次误差特别小的,出现在B点的右边,误差应该大概、可能、也许、差不多只有6厘米吧”丁琪琪边说边用手比划。

    “应该大概可能是什么意思,对了,艾久的底盘会遮盖驻足点,你是怎么测量偏差的?”林久浩。

    “哥,你来这里,看门口这个驻足点,你发现了什么?”丁琪琪得意的带林久浩到B点。

    “你以B点为原点,做了坐标系延伸,然后你测量了艾久底盘的直径,每次用加减就可以算出来了”林久浩。

    “是呀,只用了四则运算的加减以及勾股定理就能算出来,是不是有很高级的函数也可以算呀?”丁琪琪。

    “没有,不用,只要算出来就可以,方法越简单越好”林久浩。

    “哥,我们的问题又回来了,怎么办?。。。咋办?”丁琪琪。

    “不好办,有两种方法吧”林久浩。

    “哪两种方法?”丁琪琪。

    “设定校准点,让艾久随时可以校准,麻烦是怎么校准?艾久没有装备校准的设备呀”林久浩。

    “雷达校准可以吗?”丁琪琪。

    “难,因为艾久这个雷达本身偏差就大,而且这种雷达信号在不同距离上测距的偏差是逐步放大的,不是固定的”林久浩。

    “我们买好雷达,能测很远的,哥,最好的雷达能解决吗?”丁琪琪。

    “最好的,脉冲多普勒,还是相控阵雷达,你想多了”林久浩。

    “相控阵,这个名字好听,就要这个吧”丁琪琪。

    “琪琪,这样吧,我告诉你有一个地方有,你去拆一个,绝对先进的相控阵雷达”林久浩。

    “是吗,哪里,一起去”丁琪琪。

    “咱们国家最先进的五代战斗机J20上面,绝对先进”林久浩。

    “哥,你拿我开玩笑”丁琪琪。

    “你也知道呀,还最好的,继续,定位问题解决不了,艾久在行走的时候,就会出现偏差”林久浩。

    “怎么办呀,定位,卫星定位?”丁琪琪。

    “屋里不好办”林久浩。

    “不行,怎么办呀,艾久要是自己长眼睛,自己看就好了”丁琪琪。

    “是呀,第二个办法就是视觉测距定位,这个难度也不小”林久浩。

    “视觉定位?比最好的雷达还麻烦吗?”丁琪琪。

    “最好的雷达,又最好的雷达,就算送你一架J20,你也不知道怎么拆呀。。。视觉定位虽然麻烦,却是我们可以实现的方法”林久浩。

    “哥,你一定要让艾久长出眼睛,没有眼睛。。。多可怜呀”丁琪琪开始装可怜了。

    “知道了,别卖萌,我们分析一下,看怎么办”林久浩。

    “先给艾久装个摄像头,两个,一边一个”丁琪琪。

    “然后哪?”林久浩。

    “然后,给摄像头装上。。。眉毛,这就是眼睛”丁琪琪。

    “然后,你再对摄像头吹口仙气,说芝麻芝麻开眼了,它就能看见了,是吗?”林久浩。

    “那你说怎么办?”丁琪琪。

    “你要听好了,你知道视觉仿生学,按照人眼的测距离的方法”林久浩。

    “人眼,对呀人眼可以测量距离,大概几米几十米”丁琪琪眯缝着眼睛比划着大拇指“拿我的意大利炮来”。

    “琪琪,照你这样开玩笑,我们的工作一周都完成不了,我们不用人眼测量了,用我的测量方法”林久浩。

    “哥,你也有测量方法?”丁琪琪。

    “对,你听好了”林久浩继续说道:“假设有一根棍子长度是A”

    “好的,假设一个棍子”丁琪琪。

    “你不用重复,听不懂的地方再开口问”林久浩。

    “嗯”丁琪琪扎上了嘴。

    “假设有一个定长A的棍子,我把它放在5米的地方,我手里拿两个摄像头,两个摄像头前后相差10厘米,这个棍子在我这里的成像分别是a1和a2”林久浩。

    “为什么不是大A?”丁琪琪。

    “近大远小,棍子长度A,但是距离H是5米,成像会小,所以用小a表示”林久浩。

    “哦,你的两个摄像头只差10厘米,拍摄出来的A会有差别吗?”丁琪琪。

    “人眼可能不好分辨,但是计算机可以精确计算”林久浩。

    “哦”丁琪琪。

    “我们确定一个长度A、观测是a和距离是H的物体,和最远的视点组成什么图形?”林久浩。

    “梯形吗?”丁琪琪。

    “不是,是三角形”林久浩。

    “明明是梯形呀,A、a和H”丁琪琪。

    “我们还要设定一个【远点】,这个远点与A的两边连接起来是一个三角形”林久浩。

    “【远点】是什么?”丁琪琪。

    “【远点】就是在视点不断向远移动,直到这个物体快要消失的那个点,我们认为如果一个视觉系统是固定的,那么这个【远点】也是固定的”林久浩。

    “【远点】怎么测定呀?”丁琪琪。

    “现在有固定的算法,测算一个物体A的【远点】值,这一点你不用担心,原理明白了吗?就是我们会找到这个物体的【远点】”林久浩。

    “好的,找到【远点】”丁琪琪。

    “然后,【远点】与物体A形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在A固定,视觉系统固定的前提下,这个三角形是固定的”林久浩。

    “对,三角形是固定的。但是我们有两个摄像头,怎么用?”丁琪琪。

    “a会出现两个,我们分别定义为a1和a2,也在这个三角形里面”林久浩。

    “好的,我们继续说这个A、a2、a1和远点组成的三角形”丁琪琪。

    “我们现在做一个实验,就是向前移动三角形的底边A,这样会导致物体A向我们的观测点靠近,H距离缩短”林久浩。

    “为什么不是我们向A移动,H距离缩短哪?”丁琪琪。

    “都一样,你也可以这么做,不过,我们先按照我的做”林久浩。

    “好”丁琪琪。

    “什么变了?”林久浩。

    “A不变,a1a2变了,H变了”丁琪琪。

    “也就是说H与a1a2变化了,而且有对应关系”林久浩

    “老哥,这里H对应的是两个变量a1和a2”丁琪琪

    “应该是一个变量,如果A是固定的,我们设定a2-a1=B,这个B是固定的,也就是说a2=a1+B”林久浩

    “为什么?”丁琪琪

    “因为测量单位是10厘米,这是确定的,也就是a1和a2之间的距离是固定距离10,然后你从a1两端向a2做垂直线,形成一个矩形,两边各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林久浩。

    “对呀,两个轴对称的直角三角形”丁琪琪。

    “你会发现,不管观测点怎么移动,只是矩形在放大,而两边的直角三角形一直不变,两角一边全等三角形”林久浩。

    “哦,知道了,就是a2=a1+B中的这个B也是定值,只与A有关系,如果A采用测量后的定值,那么B也可以测量计算出来,这样H只与a1有关系”丁琪琪。

    “是的,所以我们可以感觉到,H在做线性变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a1和a2的变化计算出来了”林久浩。

    “老哥,A是未知数吗?如果A是未知数,这个算法还成立吗?”丁琪琪认真起来,问问题也很尖锐

    “A是测量的定量,不是变量,因为在取这个值的时候,是同时拍摄取A值,对于两张照片中这个A是定量,所以a1和a2都是针对一个固定量A形成的,a1/a2会形成固定系数β”林久浩。

    “老哥,怎么确定我们取的A对于两张照片图像是定量呀,不会取偏差了?”丁琪琪。

    “参照物,智能算法会对图片上的事物做轮廓,用同样的算法做出的轮廓可以相信是一致性,例如厨房有一个碗柜,智能算法对两张图片上的碗柜同时取了轮廓,这个轮廓就是

    参照物,比如我们取一段线,都是碗柜轮廓上部的一段,我们可以相信我们取到的是同一个实物A,再测量两张图片得出a1和a2”林久浩。

    “明白,比如客厅有一个茶几,茶几的轮廓是矩形方框,都取方框上部这段线段,虽然在两张图片中的a1a2不同,但是我们可以相信,产生a1a2的A是同一个,而a1a2的不同是由于距离导致的”丁琪琪。

    “你大脑懒惰的大门打开了,很好”林久浩。

    “然后哪?”丁琪琪。

    “然后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计算出距离H是多少”林久浩。

    “怎么计算?”丁琪琪。

    “看一下我们的a1、a2和A构成了什么图形?”林久浩。

    “梯形”丁琪琪。

    “对,三个梯形,通过面积S,构成连接公式,是不是出现了S=(上底+下底)*高/2”林久浩。

    “是呀”丁琪琪。

    “好,你画一个梯形,我们把这个梯形下底为A定量,高为H,上底为a1,”林久浩。

    “上底是成像中的a,为什么是a1呀?”丁琪琪。

    “因为我们还要取a2”林久浩。

    “怎么取?”丁琪琪。

    “测量精度如果是10厘米,我们在a1向A的方向做平行a1的平行线,距离a1是10厘米,这样切割出a2”林久浩。

    “然后哪?”丁琪琪。

    “然后完整的梯形被分割成上下两个梯形,小的面积是S1和大梯形的面积是S2,”林久浩。

    “继续,老哥”丁琪琪。

    “然后得出,S1=[(a1+a2)*1]/2,S2=[(a2+A)*(H-1)]/2,梯形总面积S=S1+S2={[(a1+a2)*1]/2}+{[(a2+A)*(H-1)]/2}”林久浩。

    “然后哪?”丁琪琪。

    “因为S=[(a1+A)*H]/2,所以[(a1+A)*H]/2={[(a1+a2)*1]/2}+{[(a2+A)*(H-1)]/2},公式就出来了”林久浩。

    “简化H=(A-a1)/(a2-a1),(A>a2>a1),然后哪?老哥”丁琪琪。

    “首先A是定量,然后,你可以看到,如果H是固定距离,在A定量的时候a1和a2也是定量,所以(A-a1)/(a2-a1)就是定量,而H就计算出来了”林久浩。

    “老哥,H=(A-a1)/(a2-a1),怎么就计算出来了?还没有理解”丁琪琪

    “A是我们家的参照物尺寸,是可以测量出来的,比如橱柜的边框,而a1和a2是成像,所以a1a2也是已知量,这样就求出了H”林久浩。

    “然后我们可以在屋子里面寻找具备固定值A的校准物,例如固定的家具,把这些家具测量出来边框的长度,以及在室内的坐标,然后纳入我们的坐标系”林久浩。

    “然后把它们都输入我们的多元关联拟脑模型中”丁琪琪。

    “琪琪,你说的太对了,可以输入多元关联拟脑模型,把家具的尺寸位置都输进去”林久浩。

    “是不是那个智能的多元关联拟脑,自己就能算出来了?”丁琪琪。

    “琪琪,你想什么哪,先把基础工作做好,基础工作谁来做?”林久浩。

    “当然是你来吧,哥,老哥,你最厉害”丁琪琪。

    “没问题,其实有两个工作,一个是把测量距离算法完成,这个工作比较简单,琪琪你来完成,让我来根据各屋的家具测量参照物,输入多元关联模型”林久浩。

    “哥,你又偷袭我,你知道我做不了算法,我还是搞测量工作吧”丁琪琪。

    “也行,不过测量的时候要首先测试算法,看看算法是否合理,是否要调整。。。”林久浩。

    “哥,还有别的工作吗?给我换一个,比如搬家具之类的体力活”丁琪琪。

    “就知道你,算法我做,测试工作我们一起做,你把摄像头采购好,买标尺,还需要固定标尺的刻度滑轨,支架也可以,不过支架精度比较差。也凑活一下,先完成这些准备工作”林久浩。

    “好的,保证完成任务,不过,哥,我们用变焦的摄像头解决不更好吗?”丁琪琪。

    “变焦的摄像头,我还要知道怎么控制变焦的精度,就要要确保两次成像之间,物体没有发生位移,不过现在的变焦镜头能够快速完成,在多种焦距下的多次成像,所以有好的变焦摄像头最好。。。。。不过呀,我们前期测试还是用普通的吧,毕竟先测试一下,不能花太多的钱”林久浩。

    “让我爸,老丁出钱”丁琪琪有时管自己父亲叫老丁。

    “我们先做出点成绩再要经费吧,按照你的做事风格,一旦搞科研,会浪费很多经费的。。。而且还做不成事”林久浩。

    “好的,哥,听你的,不浪费。。。不过,为什么非要测试呀,不测试就好了”丁琪琪。

    “懒惰的大门又关上了?又犯懒了是吧”林久浩。

    “不是,我只是想知道既然可以用算法直接计算出来,不用搞这么多测量值,你看,哥,公式不是已经有了”丁琪琪。

    “我也想呀,但是我们做的算法是不是准确,实际部署的设备偏差值有多少,都需要调整的,这需要通过测试来确定我们的算法可用性,以及整体解决方案的设备偏离值,是否满足我们的定位要求呀”林久浩。

    “哥,这部分工作我们俩一起做吧?”丁琪琪。

    “好吧,算法我写,测量验证算法我们俩一起,但是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你,琪琪大人来做”林久浩。

    “累活吧?我就知道,是不是把家里的家具测量好,放进多元关联拟脑模型”丁琪琪。

    “对,把我们家所有的固定家具和可移动的家具,测量好了放进多元关联,而且要建立3D模型。”林久浩。

    “3D的?为什么是3D的?又变复杂了”丁琪琪。

    “因为我们多元关联拟脑模型的坐标系就是三维的。。。另外,你不需要把家具做的太细致,只要做大框架就好了,这样并不复杂,所有线段按照矢量做,我们要考虑角度”林久浩。

    “考虑角度干什么?”丁琪琪。

    “因为艾久并不一定每次都是正面看到参照物,如果与参照物产生角度,那么就需要调整计算结果,我们把这一点称为姿态调整,我们需要的是调整后的参照物参数”林久浩。

    “我们怎么判断与参照物有角度?用坐标吗?”丁琪琪。

    “不行,因为我们的参照物是用来校准艾久的坐标位置,这样的前提是艾久的坐标本来就不准确,所以坐标不可以判断参照物角度”林久浩。

    “那怎么办?”丁琪琪。

    “可以利用图片拍摄的长宽比,与实际的长宽比,来确定参照物角度是多少”林久浩。

    “对了,侧着看一个柜子的时候,长宽比是变化的,聪明”丁琪琪。

    “知道了角度,我们就可以算出这个参照物正面长度的投影长度,面对我们的时候是多少,然后计算得出相对距离,艾久就知道了自己的坐标了”林久浩。

    “艾久,多长时间校准一次位置呀?”丁琪琪。

    “随时校准,每一次视距测距的时候都执行校准程序。”林久浩。

    “哦,每一次艾久走动以后,校准一下再回到校准的位置”丁琪琪。

    “不用,艾久只要在内部系统里面,变更校准后的实际坐标位置就可以,不需要重复反复的走”林久浩。

    “对呀,我刚才是不是傻了,艾久没有必要反复走路,只要把自己的坐标改一下就好了”丁琪琪。

    “对,所以。。。后续工作”林久浩。

    “好的,老哥,我把家里的家具参照物输入多元关联拟脑模型,你来做算法,我看这个算法也不复杂呀?”丁琪琪。

    “刚才只是解决了固定家具不同视角下,如何测量距离,还有移动的物体,例如凳子,我们怎么测量?”林久浩。

    “不知道?很复杂?”丁琪琪。

    “用框圈住物体,然后看它的形状分析出是什么家具,让艾久先认识它,然后每一次先找固定的家具测量校准,然后在测量这些被移动的物体的距离”林久浩。

    “在艾久的内部系统里面,是一个全部由边框构成的世界,太美妙了”丁琪琪。

    “对,全是边框,然后在多元关联拟脑里面再定义成信息元”林久浩。

    “老哥,我们把这些物体的轮廓矢量图形输入【多元关联拟脑模型】,核心信息元是原来坐标的原点吗?”丁琪琪。

    “既然我们用了【多元关联拟脑模型】,就把艾久放在核心信息元的位置,只要做一下坐标系转换就可以”林久浩。

    “这样转换后,所有的物体信息元就以艾久为核心,艾久就可以更好的计算行走,用多元关联拟脑模型顶替三维坐标系,果然好用”丁琪琪。

    “不只这些,多元关联拟脑模型自带的功能,还可以定义信息元的内容,例如橱柜、灶、冰箱、洗衣机都可以,为机器人后续的智能操作,留下基础条件。而且再多说一点,多元关联拟脑模型的坐标系是叠加的,不但支持三维坐标,而且同时支持六亲关系,将来可以提供人工智能艾久在使用的时候做拟脑思维”林久浩。

    “叠加?六亲关系与三维坐标叠加,我不知道呀~”丁琪琪听糊涂了。

    “好了,不多说了,以后再给你讲,现在你只要知道多元关联拟脑模型不只是简单的三维坐标系就好了”林久浩

    “好的,明白,多元关联拟脑模型不只是简单的三维坐标系,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以后艾久看到奶奶去橱柜,就知道奶奶去。。。。橱柜了”丁琪琪。

    “对呀,奶奶向艾久下达一个语音命令,去。。。橱柜。艾久就去橱柜了”林久浩。

    “知道了,反正这些算法也是老哥你写的,努力”丁琪琪。

    “知道了,努力”林久浩。

    “老哥,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厉害呀!”丁琪琪。

    “以前有一个军迷朋友告诉我,在视觉空战中,外国把我们国家军机的型号和尺寸先记录在三维坐标系里,然后就可以测距,因为A”林久浩。

    “明白了,他们知道了我们国家军机的A值是多少,就能测量出距离了,但。是,不管飞机怎么飞都可以吗?”丁琪琪。

    “视觉空战,它们把军机输入三维坐标,通过视频图像实时分析飞机姿态,然后在三维坐标里姿态还原然后计算调整后的尺寸,再测量距离”林久浩。

    “这么厉害?”丁琪琪。

    “对,所以我们也可以模仿这种方式,让艾久长出眼睛”林久浩。

    “哥,你说艾久如果出了屋子,还能不能继续行走?”丁琪琪。

    “出了屋子也可以,其实我们可以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这样艾久就可以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然后给它规划路线,艾久就可以在规定的路线上行走”林久浩。

    “我们是不是把坐标系也扩大到小区的院子里?”丁琪琪。

    “不用,加载一个地图系统就可以,现在做的好地图,我们小区院子里的路都很清楚,艾久可以按照地图上的路行走”林久浩。

    “如果路上有阻挡的物体,例如人呀,箱子呀,怎么办?”丁琪琪。

    “需要给艾久做一个【障碍处理恢复】的算法,就是碰到物体,可以选择等待然后继续或者告警,也可以请求远程手工操作等,就是如何知道有物体阻挡,需要再分析一下”林久浩。

    “拍全路径视频,让艾久比对,然后出现物体就启动【障碍处理恢复】程序,这样艾久就可以知道路上有没有新增的障碍了”丁琪琪。

    “嗯,是个好办法,不过我们改一下,把视频改成路径定义,在艾久的记忆中是路径轮廓定义,艾久行走时一直对路径影像做轮廓分析,如果与定义的轮廓没有大的出入,就是一路畅通”林久浩。

    “这个办法比我的好,用算法做轮廓比对,不用做大量的视频比对”丁琪琪。

    “对,我们还可以把一些轮廓定义一下,例如人的形状轮廓定义,还有箱子,小车等物体”林久浩。

    “还有小狗,小猫,奇怪的宠物。还有什么,不能忘了”丁琪琪。

    “想不到的没有关系,以后可以再加入”林久浩。

    “哥,还有一个问题,艾久如果出了屋子,无线就连不上了,它现在内部的电脑太low了,还是通过家里电脑计算的”丁琪琪。

    “无线联不上,我们可以给艾久买一张移动联通的卡,这样艾久可以通过电信网路联通,只要保证安全就可以”林久浩。

    “哦,我们是不是可以给艾久升级一下硬件,这样艾久自己也能通过存储的数据,离线处理基本信息”丁琪琪。

    “可以呀,我们升级艾久的硬件,然后把基本的信息和算法放在艾久的系统里面,其余需要大量占用存储和内存的信息,可以继续放在服务器里面”林久浩。

    “好,就这么干,这就让老丁去买好的电脑”丁琪琪。

    “琪琪,你又来了,老丁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林久浩。

    。。。。。

    “哥,你说有没有可能在不确定A的情况下,就算出H的值?”丁琪琪。

    “很难,不知道有没有办法,国外的电动汽车公司,做出一套视距测距的方法,很复杂,不知道怎么做的,他们有可能对A采用了经验估值的方法,不太清楚”林久浩。

    “有没有像我们一样,自己测量的参照物尺寸”丁琪琪。

    “有可能吧,至少可以采用经验参照物样本库,例如看到汽车,就可以从经验样本库中得出汽车某线段的大致长度,不过这样需要做大量的样本分析”林久浩。

    “如果不这样做呢?有没有可能直接用算法?”丁琪琪。

    “如果有参照物就好办,没有参照物,是不是用的多次测量,移动测量等算法,那样太复杂了,我们做不到”林久浩。

    “哥,你说韦陀可不可以推导出来这个算法函数”丁琪琪。

    “韦陀?拿降魔杵降妖除怪的韦陀?”林久浩。

    “不是,就是北大的那个韦陀”丁琪琪。

    “哦,那个大神,绝对可以的,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林久浩。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那么难?”丁琪琪。

    “对于张飞这样的一等一武将如探囊取物一样”林久浩。

    “好难呀,百万军中探囊取物,一百万个人的兜都要掏一遍,太难了”丁琪琪。

    “琪琪,你的思维好清奇。。。。。。忘了刚才的话吧,准备测量实验”林久浩。

    “我就是开个玩笑”丁琪琪。

    晚上,林久浩找林自强聊天。

    “老爸,你说我和琪琪今天做了这么多事情,有用吗?”林久浩。

    “你是说你们给艾久安装眼睛吗?”林自强。

    “是呀,其实我们做的事,国外都很先进了,他们的电动汽车都用上更好的算法,我们今天用的是很差的算法”林久浩。

    “不差,你不要这么想,你知道思维的过程是什么?”林自强。

    “思维,拟脑?就是以我元出发够成思维闭环?是吗”林久浩。

    “那是拟脑智能,我们人类的思维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最大的思维闭环,一个国家不具备自主的思维闭环就不具备创新的能力”林自强。

    “创新,现在学习的东西都是西方的,我们怎么创新?”林久浩。

    “你们现在最基础的工作做的太少了,我们那时候是从头做起的”林自强。

    “从头做起?”林久浩。

    “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在面包板上插接出逻辑电路,实现1+1=10,在Z80上实现最简单程序控制,这些看着简单,但是那是基础,是自主研发的基础”林自强。

    “基础?”林久浩。

    “对,基础,后来我们仿造西方的自动控制机械,仿造它们的CAD,虽然是仿造,但是都是以自主伴随式研发,就是西方有什么我们也要有,仿的是西方的特点”林自强。

    “这是自主研发吗?”林久浩。

    “是呀,因为代码是我们做的,例如某些西方软件,我们看到它有的功能,因为我们还没有在现实中遇到这种应用,所以我们暂时还没有。我们就在我们的软件上提前实现,伴随式研发,这种延续的开发能力,不是仿造别人的”林自强。

    “这是您说的我们的思维闭环吗?”林久浩。

    “对呀,我们一直延续着我们的思维闭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当发现别人比我们解决的好,借鉴过来纳入我们的体系中”林自强。

    “后来哪?”林久浩。

    “后来经历了自主研发的黑暗十年,那时候全盘西化,国有资产被不合理的私有化,国有资本被导向非自主研发领域,造成大量浪费,有些老院士自己掏钱延续研发,但是。。。”林自强。

    “但是什么?”林久浩。

    “但是能延续几天呀!,一个国家那么庞大的科研体系,就差那么几个钱吗?但是,就是不给钱,资本被导向其他方向”林自强。

    “没有钱,科研确实延续不下去呀”林久浩。

    “是呀,久浩,要不是你给我找到碎梦虚空公司这样的,一年100万的项目,多元关联科技公司去年就已经倒闭了”林自强。

    “丁叔不是还在支持吗?”林久浩。

    “如果全依赖你丁叔,就拖跨你丁叔的公司了”林自强。

    “老爸,西化现在不是也挺好的吗?”林久浩。

    “好什么,就像跳舞,西方构筑了高高的舞台,你跳再好看的舞又如何,它们不让你用它们的舞台,你还是要从头搭建舞台”林自强。

    “老爸,我们怎么改变这种现象?”林久浩。

    “西方的东西要借鉴,但是我们不能没有从头做起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在被别人卡脖子的时候才有,而是在平时的每时每刻,我们都要从底层思考从头思考,去想办法解决,去完成我们的思维闭环,永远不要丢掉自己的独立思维的闭环能力,就会保持我们的创造能力”林自强。

    “我知道了,知识可以借鉴,但是这种思维能力不能丢失,也不能把思维的基础建立在别人的舞台上”林久浩。

    下一章节===《第二十章使用国产设备投标医改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