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一代的奋斗史
繁体版

第二百二十一章 褒贬不一

    省纺织配件厂的马厂长,带着一个“军师”,来洽谈合作办厂事宜。

    有客人来,李勃想着应该规矩一些,哪料科里的几个同事象和客人很熟一样,说话挺随便,包括牛长山科长在内,都开起玩笑,弄得一屋子笑声。

    牛科长不拿正经事正经说,开玩笑似地对客人介绍说:“我们科里几个人,别看长得不美气,但都有专长。有电工、美工、玻璃工、花工,还有外交家、保管,还有刚从学校毕业的专科统计。看,够全的吧!”

    马厂长和他的“军师”禁不住发出“啧啧”声。

    牛科长向客人介绍了所情所貌,又谈了冷所长大办企业的决心和举措。

    马厂长钦佩地说:“冷所长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佩服,他确实是一个干事业的人。我们从没见过象他这样敢想敢干、能力出众的领导,和这样的领导供事,干起来心里也舒服。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每年30万支纺纱纸管的项目定了,希望我们长期合作下去。”

    这个项目谈下来,三大队的主业也就可以定下来了,冷所长的领导魅力,在谈判过程中,还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李勃把一张统计报表做好,拿到楼上找冷所长签字。按过去的惯例,所长基本不看,只在单位领导的横线上签字就完事了。

    可是,这次冷所长却要李勃先把报表放下,让他下楼在生产科等着接听电话。

    李勃进门时,看到富华公司的葛经理在座,估计冷所长要把工作汇报听完,才有时间看报表。

    等了大约四十多分钟,电话响了。李勃急忙接听,果然是冷所长让他上楼的。

    李勃推门进屋,看到冷所长一脸严肃地盯着报表,不免心里一阵紧张,难道哪里出了问题?

    冷所长指着一个数字对李勃说:“小李呀,你看这个数字,逗号应这样点。”他随手拿起一支钢笔,准备在那个数字下面画逗号,不巧的是,钢笔竟然不下水了。

    李勃准备从自己上衣兜里掏出别着的钢笔,递过去让冷所长用。

    冷所长却从他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支铱金笔,又从旁边拿过来一张白纸,重新写了一遍那个数字,然后轻声说:“逗号象你那样点在当中,别人会误以为是小数点。数字应紧凑,作为分节符的逗号应点在下面。”

    李勃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原来就是这么一丁点事。

    关于小数点和逗号分节符的区别,李勃不是不知道,只是疏忽、不太认真而已,都是平常习惯成自然,没有注重细节造成的。

    令李勃没有想到的是,冷所长工作上那么多事要去处理,心里要装着全所的方方面面,对这样的小事,还如此认真!

    这让李勃打心眼里佩服,同时也有些内疚,今后做事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

    冷所长对自己倡导、亲自推进的改革,充满信心,但也遇到一些人的贬斥,并不全是一片鲜花和掌声。

    劳教局生产计划科的刘科长,来所检查指导工作。

    在吃午饭时,冷所长颇为无奈地对刘科长说:“我是按照十三大精神实行改革的,仅仅在干部人事方面有一点点的小突破,将两名从外部引进的技术工人聘任为副大队长,并没有实行干部大换班。局里几个领导对此意见还不一致,也没有敢拿主意的。还有,就是下面的一些干部对改革措施还不十分理解,其中就包括一些中层干部,对改革能否成功持怀疑态度。还有,对用人问题,那两个招聘的技能人才,能顶好几个不干事的小干部,一大帮人也比不上人家一个。有几个干部,不用说让他积极干工作了,还不够他跟着捣乱的。真的让人担心呢!”

    刘科长只听,也不多言语,但看他频频点头,李勃认为认为这就是对改革的赞许和肯定。

    改革乃大势所趋,晚改不如早动手。任何观、靠、等的想法和行为都是消极的、错误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没有什么经验可循,只有勇于探索,积极开拓,各项事业才有希望。

    李勃晚上看报纸,上面刊发有一篇文章,叫《改革开放十年回顾》。文章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发端,从基层起步,在农村获得成功的基础上,才逐步向城市扩展。其结论是,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

    李勃回顾冷所长上任这几个月的变化,的确很大。解决了诸如水的问题、电话的问题、建工厂的问题,就连一向在任何单位都很棘手的分房问题,都解决得很好。

    至于改革,肯定要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就会引起这部分人的不满,他们起来反对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改革一片歌舞升平,没有一点杂音,那也肯定是不正常的。

    就说聘任的两个工人身份的副大队长,郭家星在原来的童装机绣厂就是车间主任、技术能手,在经营管理方面也很有经验,这次被聘任为绣花厂厂长,对绣花厂未来的发展很有必要;康午辅在原来的国棉二厂工作,对棉纱织布,有经验、有技术,这次兼任织布厂厂长,也是为了保证未来织布厂能正常生产、稳步发展。

    试想一下,如果不靠这两个人,所里谁能支撑起这两个工厂,谁能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转,谁又能保证供产销不脱节?

    单靠所里原有的干部、工人,没有人懂技术、会经营,光靠原来的手套加工,是小打小闹,也不利于对劳教学员的劳动教养。她们学不到生产技术,就不利于她们出所就业,劳教所的职能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之所以,有个别人贬斥改革,对所里的改革方案不满,无非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看别人提拔,挡了自己升官路,破了自己的发财梦,然后发出一些不和谐声音而已。

    李勃看完,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对待改革,自己应该鼎力支持。改革是为了让大家过得更好,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对改革者,总是褒贬不一,很正常。历史上的改革家,从商鞅到王安石,从张居正到洋务派,不都是为了变法图强吗?哪一个没有褒贬,哪一个没有是非?坚持改革,是非成败,自有后人评说!

    李勃走出办公室,仰望星空,群星闪烁,三星高挂!看起来,明天还是一个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