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一代的奋斗史
繁体版

第二百三十一章 卖树苗

    大后院有一片泡桐树苗,大约两亩多地,育有4000多棵树苗,估计可以卖4000元左右。

    冷士仪所长要去部局开会,临走时吩咐,可以在报纸正版上登两天广告,争取早点把这些树苗卖出去。

    李勃奉命到郑州晚报社,找到广告发行科。一位30多岁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他,给他看了广告栏目费用表。

    如果按照冷所长的要求,在这家报社的正版发布两天广告,最少收费400多元,几乎是树苗销售收入的10%。

    “同志,你看,我们是劳教单位,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单位,能不能适当减少点?”李勃不忍心一下花掉这么多广告费。

    “这也没办法,统一定的价,公家的买卖。你看不合算就不登,我也没权力给你们降价。”男工作人员两手一摊,表示爱莫能助。

    “那能不能找一下你们领导?”李勃不死心。

    “我们科长出差了,没有人能拍板。”男工作人员不容商量。

    “那还有别的办法吗?”李勃急忙问。

    “你要是想省钱,可以登在报纸中缝,就你这几十个字,100块钱,可以搞定。”人家也帮助出主意。

    李勃既不敢抗命,又得完成任务,还得少花钱,只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自作主张,改在中缝登两天。

    “能否明天就刊发,因为再晚两天,3月12日植树节一过,树苗就没人要了。”李勃恳求道。

    “明天,差不多,对你们这样的特殊事业单位,还是得照顾。”男工作人员笑笑说。

    “好,就这样,我去交钱!”李勃也如释重负。

    完成一件任务,李勃心里爽快,沿大街赏起风景,杨柳的绿芽已经冒出来了。

    原先决定登广告时,还有人反对说:“那么赖的树苗,谁要?登广告纯属多花钱!”

    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十分错误的,说此话的人根本就不懂得广告在传播现代信息中的作用。当今,已经处于信息时代,新闻机构在信息传播中的媒介作用比任何方式都要快捷。虽然刊登广告要花费一部分钱,但却能节约时间和推销费用,其产生的巨大效益,可以支撑广告主更好地组织生产和经营。

    现在,还有很多人反对广告,这些人就是不知道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也有其自身的价值。信息闭塞,不掌握市场信息、供求情况,就很难搞好生产经营。

    电视节目里插播广告,有人叫骂。但是,如果电视台不收取一定的广告费用,就没有财力拍摄优秀的节目,观众岂不更得不到益处?

    通过登广告,李勃一天就接待了4家客户,4000多棵树苗的销售问题随即解决。

    树苗开卖,第一家客户就是附近八郎寨的村委会,书记、主任、会计都来了,带了十几个人,刨的刨,装运的装运,一共来拉了三趟,但只有349棵树苗。

    奇怪吗?真的不奇怪。地里所谓的“树苗”,实际上有的已经是生长了两年多的桐树了,只是没有出苗圃,越长越粗大。其中最大的一棵,用手一掐,还掐不过来,可以盖房当三檩用了。这个样的“树苗”哪里弄去?

    树苗变粗,自然就出数,一辆拖拉机一趟只能拉100多棵。

    王田耕师傅担心起来,心疼地说:“这么粗的树,当成树苗拉走,咋成?”

    “原来没有设置限制标准,牛科长说让人家挨着一边随便挑的。既然这样了,还有啥法?”李勃无奈地说。

    “咱不能加点钱吗?”王师傅不解地问。

    “人家很讲信用,已经提前把树苗款抵押到财务科了。咱不能坐地起价呀,也得讲信用,吃亏就吃点吧!”李勃劝慰道。

    “农村卖树,有个说法,就是长着不买,放倒不卖,观感确实不一样。咱这树苗,长着不显粗,刨下来这么粗,可惜呀!”王师傅感慨着叹气。

    “王师傅,算了吧,这些邻村的人不好惹!常言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为鸡毛蒜皮之事,惹出麻烦,坏了关系,又该影响正常工作了。”李勃继续劝慰说。

    “就是太便宜他们了!”王师傅颇为不甘。

    “明天结账时,咱务必慎重,也不必客气,一是一,二是二,该多少就收多少。让他们也说不出什么,公道最有说服力。”李勃安慰王师傅,也是为自己解脱。

    树苗陆陆续续地卖了两个多星期,李勃的小账本记下了每天卖出去的单位、棵数、金额,交给财务科的钱数,还有一个兄弟单位的欠条,共计出售2115棵,收款2229元,欠条欠款234元。

    原先估计的4000棵树苗,在村民刨树的时候,损失了一部分,估计的棵数也有误差,剩余的太小,也没人愿意要。

    为不影响销售,牛科长中间安排李勃去十八里河集上买了两把菜刀,让他和王田耕师傅把影响观瞻的小树苗齐根砍掉,等到春天再发新苗。

    实际收入中,还扣除了支付给直属中队学员参与劳动应得130元,还有那两把菜刀的5.56元。

    由于先来的先挑,刚开始来的单位,把比较大的树苗先挑走,每棵能卖一块三四,到最后剩下一百多棵,就估堆卖了。

    李勃与刘湾的一个村民讨价还价:“有140多棵,120块钱算啦!”

    那个村民也不苛求,说:“干脆一个整头数,再给你十块吃饭的钱,咋样?”

    李勃略一沉思,上次往财务科多交了十块钱,正好弥补,至于什么用途,反正没有落入我个人腰包,倒也落个清白,先收下再说。于是答应道:“咳,就这吧!我们单位也不在乎这几个小钱,赶快处理完,我也就完成了任务。帮忙是应该的,多的十块钱,还充公,不能拿着公家的工资,再捞不正当的外快。”

    拉树苗的车开到大门口,村民说,要票不要票无所谓。李勃回到生产科,恰好美工崔师傅又来借钱买材料,就给门卫师傅打电话,说财务科没人,让拉树苗的村民先走吧。

    事了,李勃向牛科长汇报卖树苗的情况。

    牛科长竖起大拇指说:“中啊,小李,卖了几天树苗,学会做生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