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一代的奋斗史
繁体版

第三百二十五章 赶考

    为了明天的考试,李勃刚过中午就骑车出发了。按自考办的要求,今天可以到承担考试任务的两所学校去看考场。

    两点钟就从所里骑车上路了,到烟厂丁字路口时,与同行的陈风平科长分手,李勃急忙赶往郑铁二中。

    到校门口,门卫师傅发话说,看考场的就不要进去了,咱就这一幢教学楼,考场号已经标在大门口的黑板上,看一看,明天只管来考试就妥啦。

    李勃看了黑板,一切路线和考场考号都标得明明白白,哲学这第一门课把握比较大,确实不需要再去教室看考号了。

    顺陇海西路拐向嵩山路,再转向互助路,右转友爱路,穿过一段集贸市场,就到了市十六中。车刚停稳,就碰见了统计学校84级的那个学生会主席李谐,彼此还有一段交往,攀谈起来,简单聊了聊各自的情况,就一起走进校园内。到里面也没看见有什么动静,没有一点做考场的气息,十六中自己的学生还在上课。有几个学生正在办黑板报,寻思就这么一栋教学楼,明天直接来就是了。

    和李谐一起从十六中走出来,他邀请李勃到他们的机电公司去玩。李勃也答应有空一定去。

    到两个学校转了一圈,李勃感到根本没必要浪费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去看什么考场。

    李勃考前给保卫科的颜正实科长请求,到他家借住一晚,以便不影响明天的考试。颜科长虽说了家里住处不宽绰,但还是同意给李勃提供一晚的借宿。

    周六李勃起床,颜科长夫妇还给他准备了油条、豆腐脑当早餐,让李勃感动不已。骑车赴考场的路上,李勃还在寻思,有机会一定要报答这家人的厚爱与热情。

    李勃骑车过陇海西路立交,下坡上坡,都很正常,突然前面一个四五十岁的工人汉子,骑的自行车失去控制,车把向北一拧,向李勃斜着就撞过去。

    撞击不是太严重,只是李勃的自行车前轮被撞到北边的石台上,左手背被对方的车把蹭破两块肉皮,血一时半会儿还没流出来。

    中年汉子连忙道歉。李勃不好说什么,还惦记着今天的考试,不想因生小气而误了大事,就让那汉子直接走了。

    骑车前行不远,破皮处的血就洇出来,李勃才感觉有点疼痛了。但现在医院都还不到上班时间,真要去医院挂号、就诊,岂不要耽误考试?

    强忍着往前骑行,还是心有余悸,不时抬起左手看看。这时,零星的小雨点变得有些稠了,前面还有些雾茫茫的。

    等看到测绘学院的大门,李勃才恍然大悟,铁二中已经过了。

    拧车把回头,简直有些懵了。到大学路口,李勃问了一下交警,确认方向没有错,就继续前行。进入铁二中,见校园里已经扎满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门卫打招呼,李勃只是匆匆应了一声就急驶而过。

    好险,这么一折腾,等坐进考场,李勃看了一下手表,离开考时间只剩10分钟,监考老师已经开始核对准考证了。

    拿到第一门课《哲学》的考试卷,李勃先粗略地前后看了一遍,立刻信心满满。这样一张试卷,咋能用俩小时,他感觉用一个半小时就足够了。

    李勃信心满满,答起题来也不含糊,不停地用钢笔在试卷上挥洒。

    果然,他一个半小时就答完了试卷。再检查一遍,觉得再坐下去也没有必要,提前交卷离场。

    临出门时,他得意地回头往考场看了一眼,看到有几个哥们正坐那儿抓耳挠腮呢!

    下午的《统计学原理》虽说难了一些,但作为一个统计人,李勃还是有十足的把握能考过关的。

    虽然出门时出了一点小事故,但今天的两门课李勃觉得考得很好。当考试结束时,看时间尚早,回所里也没问题,就不想再麻烦颜科长一家,回所睡觉,明天早点起床,骑车赶到十六中考试,也不会耽误时间的。

    周日的两门课考得也很顺利,《计划经济学》过关有把握,只是觉得《微积分》有点难,时间也不充足,有一个大题,没有做出来。

    成绩如何,现在已经可以不去管它了,以后定有分晓。李勃自认为,考不及格的概率极小,如果用高等数学中的极限理论来概述,就是趋近于零。

    几个月的紧张为之一扫而光,老天也算有情义,今天给了一张大大的笑脸。

    不知是急于回所炫耀,还是有什么牵挂,李勃取消了原定“五一”假期在市内潇洒地好好玩两天的计划。他感到浑身出奇的疲乏,考试带来的紧张解除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所里,痛痛快快地睡上一大觉。

    这郑州城里也没什么好玩的,节假日更无去处,到处人满为患,是在人堆里找一点风景。

    李勃自己给自己找开脱之词,迫使自己早早地赶回所内。

    回到所内,近乎失望。根本没有人关注李勃这两天的去向,也没人问一下他考试考的怎么样。

    当他晚饭后,到内卫队散心,主动提起这次自学考试时,值班的小周和杨玉军还给他泼冷水。

    小周不屑地说:“你不要高兴得太早了,看起来挺容易,结果可能不及格。”

    杨玉军还举了一个例子说:“俺有个伙计,自命天高,扬言三年拿到自考大专文凭,如今五年过去了,还有一半课程没过关呢!”

    李勃也听说,自考难度很大,上海有人考了八年,没过关,放弃了,改上了夜校。他还听说,自考办为压考生的平均及格率,会故意压分,不让参考者轻易过关。

    反正已经考过了,不去想它了,真有一两门课不过关,继续考就是了。按照自学考试的规则,一年两考,每次开考四门,每人都有多次机会重考,直到考过全部规定的课程为止,也没有限定必须几年必须考过。

    李勃有信心在3年内,考过工业经济管理专业规定的所有11门课程,拿到这个含金量比较高的大专文凭。

    “你们两个家伙不学无术,可也没有资本打压我参加自考的积极性呀!”李勃淡然一笑,扭头离开。

    夏虫不可语冰。懒得再理他俩,回头睡大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