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词条无限刷新
繁体版

第十一章 侍卫之臣

    面对余飞的质问,陆尘并没有芥蒂,只觉得好笑。

    这些古人自幼熟读四书五经,信奉礼法。

    加之西汉时汉武帝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环境下几乎所有识文断字之人都如余飞一般……迂腐!

    “你认为本官要这般多兵马意欲何为?”陆尘头也不抬,直接反问出声,语气中带着淡淡的戏谑。

    余飞闻言当即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陆尘见状,语重心长地说道:

    “余县丞倒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只不过你怎么就觉得,我收编黄巾军、扩编军伍不是为臣之道、为国解患、为君分忧呢?”

    说到此处陆尘抬头横眼望向余飞,正气凌然接着开口道:

    “为国事、为百姓,黄巾之乱当需要强力镇压,除贼患靠的可不是忠孝礼法!而是刀光剑影、血淋淋的一颗颗贼人头颅!”

    “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更当自发剿贼,平息局势动荡,还陛下,还朝廷一个朗朗乾坤!”

    “收编黄巾贼俘兵,一是本官于心不忍,不愿拿数千条人命换取军功、封赏!二是既要忧国忧民,不如驱使这群俘军拿起刀兵,走出濮阳,平息贼患!”

    待到陆尘说罢,余飞早已红了眼眶,一声不响跪倒在地。

    “余飞,本官知道你赤忱忠良,起来吧,无须如此。”

    余飞抬起头连连摇头,眼中有晶莹状物滑落其文弱面庞之上。

    “大人一片赤胆忠诚,飞恶意揣测,心中有愧,请大人受飞一拜!”

    【叮!恭喜宿主获得‘侍卫之臣’效忠,奖励声望值500】

    【声望值剩余:13442】

    陆尘眼前一亮,没想到收忠臣还能拿声望值,并且拿的还不少!这倒是意外之喜。

    “无须如此,皆是为国为民,身居此位,自当德需配位才是,去忙吧。”

    余飞重重叩首后,再抬头看向陆尘时,红着的眼眶中都带着精光。

    陆尘在其眼中,已然成了忧国忧民的将臣、贤臣!

    这样的大人,值得他用尽毕生所学去辅佐、效忠!

    幸亏余飞不曾有窥探他人心声的能力,否则怕是要当场吐血而亡。

    对陆尘而言,汉室式微,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他既然穿越十世而来,自然不会缺席!

    往后天下要姓什么?

    姓刘可以考虑,姓曹也不是不行,实在不行姓陆?

    只要不姓司马,他陆尘都能勉为其难接受。

    当然,不管姓什么,都得是他陆尘站着那边……

    待到余飞退下后,陆尘默然看着声望值余额发起了呆。

    如今已然是中平四年岁末年关之际。

    黄巾军俨然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自朝廷放权后,这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实际上到最后,都不过是扔到朝堂上论功行赏的政绩罢了。

    黄巾军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蹦跶。

    依照眼下声望值的增长速度,有些不够用。

    陆尘细细盘算着,等到黄巾之乱后论功行赏,他一个兖州小小县令。

    一无背景、二无人脉。

    想要得多大封赏,想当然的就是做梦。

    黄巾之乱对百姓来说,是天灾人祸,但在各路诸侯、军阀和野心家眼里。

    这摆明了是一块让人垂涎三尺的蛋糕!

    任谁都想来分上一口。

    陆尘记得清楚,黄巾之乱后得获封赏,有如曹孟德祖父曹腾,中长侍出身,朝中关系深厚。

    所以曹操得以官拜骑都尉,五千西园兵马平叛,后因功受封济南相。

    有如孙坚家中势力雄厚,吴地关系网错综复杂,受封别郡司马。

    但同样有如那位中山靖王之后的草鞋刘,打到最后就得了个贫瘠小县的县令。

    所以陆尘心里倒是门儿清。

    黄巾之乱的确是蛋糕,但是问题在于最后上桌分蛋糕的位子,早就已经排完了!

    所以该怎么办呢?

    中平六年三月,灵帝便要驾崩了。

    迄今为止不足两年时光。

    届时群雄并起,想要在这群乱世诸侯嘴里抢食,还想抢过草鞋刘、黑心曹、背刺吴等等,怕是有些痴心妄想。

    自打上次乐进上门,两块嘴皮一碰就想要拿他陆尘当刀,让乐家自濮阳独大。

    这种趁火打劫还心黑手脏的手段,自一个后世以悍勇著称的武将嘴里出来后。

    陆尘便想明白了。

    历史书寥寥几页笔墨,能记载下来的人物,个顶个都是人精中的人精!

    把古人当傻子,那他陆尘就得成真傻子!

    低头看向一旁桌上铺开的堪舆图。

    “募兵平乱,募兵平乱……”

    “就是这儿了!”

    陆尘手指一扬,轻点到了堪舆图最上方!

    那片区域堪舆图上没有标注官道,也没有诸多地名,空空荡荡白板一片,上面大大写着两个字:

    匈奴!

    既然黄巾之乱坐不上桌,分不了蛋糕。

    后面董卓进京,诛十常侍后各地军阀蠢蠢欲动天下大乱难以夹缝求存。

    不如直接先往北方发育,等到董卓一把火烧掉洛阳,迁都长安……

    *

    *

    *

    往后一连几日,濮阳城都一片安静祥和之色。

    先前黄巾军俘虏被整编后,按照陆尘的要求分配,与濮阳守卒整合到了一起。

    万人之师分作十团,千人为团又分作十营,一营分十什,一什十人。

    足足万人之师!

    上万的军士屯兵城北外扎营,每日营地内都在艰苦加紧训练。

    短短几日功夫成效初现。

    本是一群流民、俘兵,凑成的杂军。

    可看着他们训练时力竭的嘶吼声,每日都浸湿衣衫的汗水,无一不展现出其军魂!

    谁能想到,这并非是一支历经百战的雄兵,而是一群临时组建的杂军?!

    他们有的人或是前日还是农民、佃户,更有的还是头戴黄巾的俘虏。

    眼下却成了一支纪律严明的铁血部队!

    巡视军营时,这一幕就连陆尘自己都没想到。

    前世为将,他也领兵打仗,见过打了胜仗时高涨的士气,也见过先登营视死如归的魄力。

    但眼下自己组建的这支军队却截然不同。

    他们不像纯粹的军人,更像是……更像是虔诚的信徒!

    陆尘不知道的是,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

    除去需要精良装备,足发准时的军饷,更需要一个能引领军魂的统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