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词条无限刷新
繁体版

第十五章 荡寇将军

    时间回溯到三日前,齐河河畔。

    陆尘对着眼前满脸郁色的张角,开口道:

    “不懂如何救世,我教你啊!”

    老道人张角自是求解,洗耳恭听。

    “首先,你需要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

    欺骗,永远是这个世上最高效、投入最少,回报又最高的手段!

    陆尘虽然不懂政治,但也知道用后世的意识形态,去代入眼下的世界。

    只是部分理论或许可行,但实际终究与这片土地格格不入!

    王莽新政为何失败?

    因为这片土地根本没有培育新政的土壤!

    其中关键因素是士族,是生产力,是民众开化程度、文化……

    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而难以撼动的体系。

    陆尘手中的系统虽能荡平许多障碍,但他不能轻易暴露其存在。

    所以,所有的救世的言论,都不过是一份精心包装,留给这位青史留名的起义军首领的,属于他的慰藉。

    当然,陆尘也是为了自己能够活命。

    而张角受限于时代的认知,无法洞察这些言论的深意,但其中的逻辑闭环,却是后世几千年智慧的结晶。

    于是,这位赫赫有名的天公将军,竟就这么成为了跨越两千年的一名忠诚的社会主义信徒……

    与此同时,濮阳县县军一路北上,沿途又收纳了近万黄巾俘虏。

    陆尘一如既往将他们收编进入军队,而后拿着黄巾军首领的头颅送往冀州州牧手中。

    一连的捷报,很快层层递交到了朝堂之上。

    朝会上。

    汉灵帝高座龙椅,手中翻阅着十余篇战报。

    战报皆来自于冀州州牧。

    上面详细记录了濮阳县令陆尘领义军先后平叛十余支黄巾贼战绩!

    汉灵帝查看战报时,眼中异彩连连。

    看完后更是拍案大笑。

    “好一个濮阳县令!”

    “好一个陆尘!”

    “来人,传诏,封濮阳县令为荡寇将军!兼任濮阳县令,待到平乱后进京觐见!”

    荡寇将军,虽为将军之职,倒也并非高官厚禄的差事,一个封号不曾有爵位,且不过正五品,只能说中规中矩。

    ……

    除去陆尘一路捷报外,卢植与皇莆嵩也领兵分别大破黄巾军主力。

    黄巾之乱举事不过一年光阴,这场轰轰烈烈,谋划十数载的农民起义便逐渐接近尾声……

    月余转眼而过,寒冬腊月上旬。

    陆尘领兵一路自小道、山地进军,并且由乐进和陈仲录分兵三股潜行。

    不知不觉中,已然横跨冀州,穿过了大半益州地接。

    再往北走上三百余里,便已然是匈奴地界!

    又三日,三人各自领兵按照陆尘吩咐,将军营驻扎云中城以北地界百余里后,自云中城碰头。

    陈仲录与乐进二人一早便等候在城门口一处不起眼的茶摊上。

    寒冬凛冽,一碗热茶,能让人身心舒畅。

    热茶下肚,却化不开乐进脸上忧虑:

    “眼下如何是好?主公自冀州起便下令绕开城镇,一路潜行,眼下已然到了九原郡边界处,再往前,可就是匈奴了!”

    陈仲录不以为然道:“我打听过了,月前陛下得知大人冀州捷报,封赏大人荡寇将军,令其与朝廷军队联合平叛后进京觐见!”

    “封赏又如何!?朝堂不知主公如何连战连胜,你我岂会不知?那黄巾军在主公手底下,驱如臂使,无不俯首帖耳!”

    正如乐进所言,黄巾军在归降后迅速被陆尘整编入军。

    本来忧心忡忡的乐进二人,却惊奇发现军中一片祥和!

    这其中自然不乏行军每日两餐,餐餐白面烧饼与粟米厚粥管饱的缘由。

    但黄巾军归降后,并未掀起任何风波,实属太过异常了!

    “即便是大人要反,你又当如何?”陈仲录肥硕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瘆人的笑容。

    乐进看着这张脸,浑身鸡皮疙瘩掉了一地,但还是沉声道:

    “与黄巾贼勾结,一旦败露,天下共诛之!”

    乐进并未正面回答,但答案已经昭然若揭。

    的确,黄巾起义后,各方势力不但将其视作战功、政绩。

    到后来,更是成了扩充军队、募兵募粮的最佳借口!

    加之黄巾军没有后勤,后期以战养战,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若这时候被传出与黄巾贼有勾连,怕是兵仙韩信转世也逃不过整座天下的围剿!

    陈仲录听闻此言,脸上依旧挂着那抹瘆人的笑容,右手却悄然握住了刀柄。

    “与黄巾贼勾结,自然天下共诛之,不过谁说本府与黄巾贼勾结了?”

    忽的,两人身后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陈仲录当即便放下了握住刀柄的手。

    两人一齐起身,朝着陆尘行礼:“见过大人。”

    陆尘不假辞色,挥了挥手:“城内不必多礼,随我来。”

    清晨雾气厚重,街道上行人稀疏。

    陆尘走在前方,二人紧跟其后。

    “路是自己选的,但本府且送你二人一言。”

    陆尘声音冷冽,有如清晨冷风。

    “不要只盯着眼前的局势,更要看人!!”

    身后陈仲录率先应是,乐进长出一口气后也咬牙应了声是。

    “大人,可曾用过早膳?”陈仲录不紧不慢跟着,出声问道。

    陆尘微微摇头:“不急,先去找城内售卖粮食的铺子,你二人分头行动,切记,此刻尔等身份乃关内粮商,务必谨言慎行,莫露破绽。”

    两人心中皆有疑惑,却默契的没有开口询问。

    “你们需挨家询问粮食售价,随即再去寻售卖布匹、貂绒的铺子,打探布料、皮草、貂绒价格几何。

    务必详细记录,打探完午间城门处集合。”

    二人领命离去,陆尘则独自站在十字路口,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

    匈奴、鲜卑,这一次可没有五胡乱华了。

    我陆尘既然来了,就等着尔等女眷全都能歌善舞吧!

    自濮阳查看堪舆图时选中北匈奴,陆尘便早有打算。

    剿黄巾受封显然与他这个家道中落、没有背景财力的穷县令毫无关系。

    而距离董卓进京诛十常侍、灵帝驾崩,还有近两年之期。

    倘若想要埋头搞发育,又显然不切实际。

    不说平叛后私自募兵会引起朝廷重视,就算是朝廷没工夫管,也会与地方势力产生冲突。

    兖州州牧可不是摆设,要是陆尘直接开仓放粮去募兵,不出五日功夫,兖州州牧方向就会问罪上门。

    更别说在董卓进京前叛乱,那无疑变成了出头鸟。

    要是小打小闹就算了,可若是如眼下陆尘这般三万余兵卒在手,只怕难免重蹈黄巾军之覆辙!

    因此,陆尘深思熟虑,决定将力量囤积于北方。

    他手中粮食充盈,乱世流民又皆是潜在兵源,压根不用担心。

    唯有揣着足够的资本,折返关内时,方才能和袁绍、袁术、曹操、刘备……等诸侯一较高下,逐鹿中原!

    陆尘负手而立,遥望北方。

    不知为何,突然开始隐隐期待起自己的大纛竖立在中原大地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