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要打怪
繁体版

第12章 羽化飞升,如来大定

    有学子道:“不过是武夫小道,也不值一提。”

    也有学子反驳道:“武道九重境,一步一重天。”

    “这些武夫,只一味熬炼肉身,虽不及玄门的羽化飞升、释教的如来大定,有种种神异玄妙、长生久视,更不能与我儒门浩然正气调和天地人心之大道相提并论,”

    “但于斗战杀伐一途,却堪称世间翘楚,倒不可一味小觑。”

    “那又如何?朝野上下,还不是要以我儒门为尊?而且若无我儒门大贤为彼等体悟天心,参透天地大秘,开启洞天胜境,又何来这世间武道?”

    “那倒也是,我辈所循,方是人间正道,天下正统……”

    众学子论起“正道”、“正统”来,兴致勃勃,一时也将“区区一贱民”抛诸脑后,不再谈论。

    ……

    峡谷之间,有一片冰川。

    在一处隐秘的夹缝中,有一个冰窟。

    顾安此时正在冰窟中。

    这是雄海伯平日里往返虎爪湖,短暂休息的猎洞,有时也用来储藏猎物。

    这里冰天雪地,又极其隐秘,就算放上一年装载,也根本不怕。

    白屋庄的猎户,几乎都有几个类似的猎洞。

    一是有时猎获多了,不便携带。

    二是肉肆的抽成太高,猎获全都拿去卖太亏。

    所以平时不是要换柴米油盐、或有急用钱处,大家都是将猎物留着,偶尔还能给家中老幼补补。

    顾安心知自己这次猎得的雪麑,不是一般东西。

    若是明晃晃拿回去,必定引起骚动。

    所以便将雪麑拿到这猎洞暂时存放。

    伸出头看了看天色,这里离白屋庄有一段距离,天黑前应该是赶不回去了。

    顾安便打算在冰窟里过一夜。

    这里有雄海伯彻的土灶,能生火,倒不怕夜里被冻死。

    坐在好不容易生起的火堆前,顾安还在想着刚才偶遇的王丞等人。

    阴君陵那几个朔风书院的学生,别看对他态度不怎么好,但多少也是有几分读书人的修养。

    虽然傲慢,却也并非那种丝毫不讲道理、仗势欺人之辈。

    态度不好,至少也是有态度。

    可若是换了一般的豪强子弟,恐怕今天就不是对自己讥讽几句而已。

    而是连话都懒得跟自己说,上来就直接弄死,夺走雪麑。

    尸体随意扔在一边,冰雪一盖,不过是在皑皑白骨之中多埋了一具罢了。

    不值一提。

    这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世情如此。

    尊卑之别,上位者对下位者就是生杀予夺。

    这几个学子,已经是顾安在这个世界见过的最讲道理的人了。

    至于王丞,那更能称得上一声君子了。

    果然,只要底线拉得够低,就很容易得到满足。

    顾安想着,不由看了一眼镜子。

    【镜主:顾安】

    【品鉴:不入流。平庸至极的凡人】

    【法:《性灵之主》LV1(2/800)】

    【术:《飞凫箭》LV1(33/200)】

    【器:性灵之宝·飞凫箭】

    【性灵之光:1】

    不入流……

    真够刺眼的。

    还是得努力啊。

    说起来今日也算是鸿运当头。

    猎获了雪麑,遇上的又是这群书院学子,其中还有王丞这样的君子。

    原本顾安就打算用这雪麑做点文章,毕竟卖给肉肆的话底裤都要亏掉,实在不甘,风险也大。

    不过顾安选择的目标是王家,这是他唯一能接触到的豪强。

    用这雪麑,搭上王家的关系。

    借王家这块虎皮,提高一下自己在肉肆眼中的份量,不至于被盘剥过甚。

    现在却出现了更好的选择。

    王家再是豪强,也不可能与朔风书院相提并论。

    别说书院中的讲学先生、大儒名士,仅仅是书院中的学子,也多的是王家招惹不起的存在。

    王丞虽然没有拍胸脯打保票,但以顾安对这人的观感,不是信口开河之辈。

    既然话能说出口,恐怕是已有八九成的成算。

    区别只是能给自己讨到个什么差事。

    其实顾安并没有太大奢望。

    能进入书院,哪怕是进去打杂做苦力,那也是披上了书院的皮。

    有了这层皮,就算是给自己如风中之烛、朝不保夕的小贱命上了个保险。

    别说一个肉肆,朔邑城中的三教九流都算上,哪怕不将一个小杂役看在眼中,轻易却也不敢伤自己性命。

    次日。

    等顾安回到白屋庄,腰上挂着的一圈猎物,着实是震动了这个小村庄。

    才刚踏进村子,就有大嗓门的姑婆们嚷了起来,短短片刻,就引来了乌泱泱一片吃瓜众。

    在白屋庄,打猎不奇怪,猎获多也是常有的事。

    但顾老六这傻子打猎,还所猎颇多,那就是能说上三天三夜的奇事了。

    “傻六儿,你上谁家偷鸡摸狗去了?这不是把谁家猎洞给掏了吧?”

    “金二嫂,您要想找人掏洞找别人去,我可还小,不敢爬您那墙头。”

    “去!你个毛都长齐的小崽子!”

    “六儿,你这是上哪儿打的猎?跟三叔说说!”

    “三叔,您家闺女呢?我找她玩玩去。”

    “嘿!你个小兔崽子找死呢!”

    “顾六儿,行啊,你这是开窍了?学会打猎了,连脑子都不傻了?嘴皮子这么溜,连黄腔都会开了!”

    “白大叔,这还得谢谢白二哥经常带我出去耍啊。”

    “上回他还带我到朔邑城里的倚红楼去,说要请我喝酒,虽然最后骗我付了酒钱,但是也多亏白二哥,才让我见了世面嘛。”

    “世面见多了,这脑子也就越来越清楚了。”

    “什么!?我说呢,你小子那会儿怎么天天上我家蹭饭,合着是拿钱喝花酒!还有那个小畜生!又跑去那销金窝!看老子不抽死他!”

    “……”

    村民们围着顾安你一句我一句。

    顾安也不怵。

    一个个上来打趣他,也不乏见他猎获颇多,猜出他应该是掌握了一条好猎径,想占他便宜的,都被他一句一句怼了回去。

    随着白得志的老爹被他两句话激得气急败坏地往家里赶,这群吃瓜众总是渐渐消停了下来。

    不消停不行,顾老六这小子嘴巴太损了,真是一点亏都不吃!

    相较于顾安的猎获,反倒是他的变化令人们更加惊奇。

    顾傻子好像不傻了!

    顾安见众人见鬼的神情,面带满足的笑容,推开众人,往家里去。

    他也不怕暴露什么的。

    自己不是傻子的事,瞒不了多久,也不想瞒。

    每天演傻子很累的,而且一旦露了破绽,还凭白惹人生疑。

    还不如光明正大,随人去脑补。

    再说,以前的顾老六也不算太傻,顶多是有点弱智,加上负情商,执拗不知变通,才让人当成傻子白痴。

    如今顾安也有点明白了,十有八九,是那面镜子捣的鬼。

    封印了自己的一部分性灵,帮助自己炼成了所谓的“性灵之主”。

    却也导致自己这十六年来,变得浑浑噩噩。

    顾安走后,村民们又开始热火朝天八卦起来。

    有说老天开眼,让顾老六开了窍啥的。

    有的说是顾老六父祖在天有灵。

    也有的说顾老六踩了狗屎,在大雪山里吃了什么天材地宝,脑子变灵光了。

    这是最受追捧的说法。

    因为大雪山中绵延无际,其中珍禽异兽,瑶树仙草,多不胜数。

    即使是豪强世家、江湖高手,也是前赴后继、络绎不绝地往里闯,想要寻得珍宝。

    倒也时不时有人成功,但十之八九,都是有进无出。

    在西州,白屋庄村民大概算得上是最了解大雪山外缘的人,所以经常有人来庄中雇用向导,对这些传闻最是清楚不过。

    有这样的猜测才是正理。

    所幸顾老六之前傻归傻,却是个听话的乖孩子,所以并不惹人厌,反而还挺招白屋庄村民喜欢。

    因此,如今就算顾老六吃了什么好东西,变得聪明了,也没人会认为有什么不好,反倒都为他高兴。

    哪怕有人心中羡慕嫉妒,却也不至于会有什么害人之心。

    这里的人糙是糙了点,良心还是不缺的。

    能在这种世道世代相传,白屋庄内部的强大向心力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也正是因为深信这点,顾安才没有太多顾忌。

    他视白屋庄为自己人,是助力,而不是敌人、阻力。

    且不说村民们热火朝天的八卦。

    顾安回到自已那两间破旧的泥瓦房,刚进院子,便发现里面的门开着,屋中还有些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