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弄堂村
繁体版

第十四章:宗宝成家

    (1)

    赵宗宝21岁了,这个年龄到现在还没有结婚,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农村已经算晚的了,俗语所谓的结婚成家,成家立业,就是男女结婚了,爹娘给你一间房一块地,你们成家单独过日子去吧,哪有什么业可立。

    赵宗宝也没有什么业可立,护镖也不是什么正经事,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玩命的活计,这次命大没有死成,那下次呢?一定要护镖到把自己护死为止吗?所以赵宗宝已经决定见好就收,护镖一事今后不再继续,到此为止。赵宗宝为此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大部分人都不同意,包括杨亮赵田贵,挣这种钱虽然玩命有风险,但来钱快又多又方便,把宋老板安先生这么好的主顾放弃了,那有多可惜啊。

    但赵宗宝是这支镖队的头,也是这支镖队的灵魂,宋老板安先生也只会跟赵宗宝合作,赵宗宝不动那就谁也动不了。

    杨亮私下跟孟发说,宗宝哥现在有你家小玉,想过安稳日子变得胆小了。

    赵宗宝听说后笑了笑,不置可否。

    赵宗宝现在的名声已经大过了他当初江底死而复生的那段传奇,赵宗宝带领他的“半龙堂镖队”在三江口一举把在三江水域杀人抢劫,横行龙游地区多年的“三江水獭”江匪消灭殆尽,并极大地震慑和打击了九分口沙湖等山匪湖匪的心理,使之大为收敛甚至销声匿迹,大快了当地百姓和各地来往商旅的人心。

    为此重匪区金华府几天前曾专门发文绍兴府,并拨银两千两作为感谢,绍兴知府骆骏深感脸面有光,特知会诸暨县令施衡同时下拨白银五百两,以表彰赵宗宝和他镖队为本府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并令施衡改颁半弄堂模范村为“优秀模范村”。

    诸暨县衙除了给半弄堂村增加“优秀”两个字外,还从州府转发过来的奖银中雁过拔毛,拨出一百两奖给赵宗宝团队。

    金华府的两千两谢银,最后到赵宗宝他们手里就变成了一百两,这好像不是雁过拔毛,是雁过放血了。虽然这事是在胡典史的职权范围之内,但晚清那个时候的官府官僚差不多都这样,能扒一层皮就扒一层皮,层层吸血,能给你一百两就算不错了,知足吧。

    平时象这种奖励到了三都都检点兼保长杜坤这里,他也会扣压一点,但现在赵宗宝团队的势力和威望已经到了让他感到畏惧的地步,他哪有胆量再扣压。

    不但不会扣压,杜坤在村里还时不时地会向赵宗宝主动示好:贤侄有啥需要本保效劳的请尽管开口。

    半弄堂村,从一个普通的三都小村落变成了诸暨的模范村,又从模范村变成了优秀模范村,现在声名遐迩光环罩身,身为村保长的杜坤是享受此殊荣和好处的第一人,走在诸暨城的大街上,杜坤是神采飞扬意气风发。

    所以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赵宗宝的功劳,笼络住赵宗宝对杜坤只有好处没有半点坏处。

    杜保长从县里领来的一百两奖银给了赵宗宝,大家都说不要分了,算是我们给你和小玉结婚的随礼,赵宗宝推辞不过向大家拱手致谢,笑纳。

    儿子要大婚了,赵德礼的意思是让赵宗宝把家安在城里,婚也在城里结,在城里另外再买套房,以后有孙子孙女了来往走动也方便点,半弄堂村的房子让小儿子赵宗进去住,地也交给他打理,16岁的小伙子了,读书已经没有出路,也该做点事了。

    但赵宗宝压根就不考虑爹的意见,我就在半弄堂结婚成家,哪儿也不去,以后就在半弄堂村生儿育女过日子,爹,这件事你别管了让我做主,行吗?

    赵德礼见儿子态度坚决,也只好放弃。

    赵宗宝心里想得是年底在村里另外再造一幢房子,等造好了让爹娘和宗进宗英都回村里来住,他也可以方便照顾爹娘,或者他们愿意城里农村两头住也可以。赵宗宝心里不但有了这个打算,行动上也已经开始在暗暗地运作筹备了。

    有此打算的除了赵宗宝还有孟发,包括杨亮也在动这个心思,杨亮家三兄弟也都不小了,除了老大杨天经常挑着货郎担出去做点小生意有点碎银子外,全指着杨亮这点银子给他们盖房娶媳妇了。

    在农村,土地是命,房子就是根,所以农民有钱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土地建房子,千百年来概莫如此。

    赵宗宝造房子还可以等到年底,不造也不要紧,可孟发却等不及了。孟家是几年前从十二都逃难过来的,来时在孟天旺家的马棚旁边搭了一个草棚算是临时的家,半弄堂村没有他们半分半豪的土地,真正的一贫如洗无立锥之地,现在孟发跟着赵宗宝,水里火里为护镖舍命铤而走险地挣了一点银子,第一件事就是想把原来比马棚还不如的家修建得像个家,除了为孟家自己也为了让赵家这个未来亲家的脸面稍微有点光。

    从小龙村回来以后,孟玉就不再和赵宗宝见面了,那个时候男女授受不亲,赵宗宝当时受伤孟玉为救命照顾那是人之正理,不在此列,现在就不可以了。所以男女间哪怕互相再想再思,也要等到大婚的那一天。

    但孟发是三天两头的来找赵宗宝,大事小事都要来问,在孟发心里这个未来的妹夫,就是他或者是他全家在半弄堂村的依靠。

    “宗宝哥,我现在就想造一间有砖有瓦的平房,也不要太大,否则小玉这样出嫁也太寒酸了,怕给你们赵家丢脸。”

    “有什么丢脸的,造房子不是小事,不是盖马棚牛棚那么简单,就算现在开始造,你也赶不上小玉出嫁啊。“赵宗宝说完指着孟发的脑袋:“你怎么想得?”

    孟发摸摸自己的头,看着赵宗宝一脸认真地说:“我急啊,宗宝哥。”

    “你再急也要选址、买地、谈价钱、签地契,还要一样一样地买材料,然后再找人开工建造,你来得及?“

    “我没想那么复杂,就想简单点建个平房,以后和我爹能住就行了。“

    “别那么麻烦了,造房子的事我们两家就一起准备,争取在年底前把地和材料的事都弄好,然后到时一起开工就行了,就这样听我的吧,我来安排。”赵宗宝拍了一下孟发的肩作出了决定。

    孟发看着赵宗宝想了好一会,最后木知木觉地点了点头。

    (2)

    清朝时农村造房子不是你想怎么造就怎么造,你想造哪就造哪的,造什么地方,哪个方向,多大多高,可以占用多少地,一二三四都有明确而详细的限制规定。

    首先一条就是不得占用农田耕地,哪怕是自家的地也不行。

    宅基地的选用审批过程和手续怕比现在还麻烦,没有一定的财力和势力,普通小老百姓还是小打小闹翻新翻新算了,但即便如此要想弄一份完整的房屋地契下来也足够让人“精疲力尽”。

    现在在半弄堂村掌握土地大权的不是大地主孟旺天,而是保长杜坤,前面说过了,杜坤不仅是半弄堂村的保长,还是三都的都巡检,都巡检的另一个职责就是负责都所辖各村的土地丈量审批和统计,这项事务本属于县主簿的职权范围,县主簿也在三都下派了人专管此事,但都巡检是三都的“都老爷”,所有人都归他管,自然所有事情也都由他说了算。

    杜坤在此事上对所辖村民的故意刁难阻扰,百般拖疲敷衍,早已在四乡八邻“臭名昭著”。

    孟发最后把孟旺天的马棚地买了下来,用银三十两。杜坤派人审核下来的地块面积共计:四分三厘六毫,房屋连院前后一进,长五丈五尺,宽二丈一尺,高一丈一尺。孟七要造的房子必须在这些详细的数字规定范围之内,只可小不可大,以后都要写进孟七的房屋地契。

    一块四分三厘六毫的马棚地孟旺天居然卖了二十五两银子,还说是看在远亲的份上,虽然房地的价格要高于耕地的价格,但二十五两银子也实在是太高了,这些地主老财的心果然是够黑的。

    几经查看和几经商量,赵宗宝的宅基地选在了自己爷爷赵家桥留下的最南面边缘的那块土地上。

    这块地是原本是爷爷分完三个儿子的地后自己留下种的那十多亩地,爷爷奶奶去世后这块地就由赵宗宝的大伯和二伯每家各占一半瓜分了。这么多年来两个哥哥也没给过赵德礼半分的好处。现在赵宗宝要在这里造房子,规划用地预估在一亩左右,赵宗宝怕两个伯伯尤其是两个婶婶心里有什么想法不舒服,特让爹出面和两个伯伯谈了两个晚上,有理没理都不说了,赵宗宝跟爹说看在爷爷的情份上尽量满足他们,最后的结果是赵宗宝给两个伯伯每家十五两银子。

    赵宗宝的房子自然不象孟发那样小打小闹,他计划造一幢上下三连进,带共用庭院和围墙的东西廊房,虽然没有爷爷的五连进那种大格局,但赵宗宝一个二十啷当岁的后生,如果有能力造起一幢这样的楼房,那让人不服也要服了。

    赵宗宝也好,孟发杨亮他们也好,这些造房子的钱都是他们用命换来的。

    虽然尽量贴着耕地最南面的边缘,但总还是要占用到一定的耕地,半弄堂村管这事的是杜坤,耕地占用了还是没占用,杜坤说了算,当赵宗宝让大伯赵德仁塞给杜坤一锭银子后,杜坤写在契约上的文字是:房屋占地一亩一分三厘,系赵家之多年荒地云云。

    清代农村房屋或者土地地契,先要签订土地买卖的契约,双方签字后再由中保人见证,这个中保人最好是有身份的保长或者是族长,这样的地契称为白契也叫私契,白契经由官府交费盖印后称为红契也叫官契。

    为了免去变成红契的麻烦和省却手续费,乡村一般的土地买卖大都是白契,房屋乃是惠及子孙的百年大计,所以赵宗宝和孟发都在房屋的地契上加盖上了官府的大印,把它做成了红契。

    虽然杜坤现在对赵宗宝采取的是一种拉拢和讨好的态度,但赵宗宝和孟发还是在他们买地造房的过程中,包括前面孟发买孟旺天的四亩耕地,光为得到那份地契所花掉的手续银就用了十一两,其中有一多半是给杜坤个人的“中保银”和“辛苦银”,这都是明面上的银子,还不包括赵宗宝让大伯偷偷塞给杜坤的五两“荒地银”。

    一份地契的手续银就要收这么多,而且明码实价,难怪让老百姓对官契”望而生畏“。

    几千年来,农民终其一生的梦想就是土地和房屋,虽千难万难亦舍命苦求。

    1904年的十月初八赵宗宝的婚礼在半弄堂村如期举行。

    虽然尽量低调,也虽然不事张扬,但赵宗宝的婚礼还是开创了半弄堂村有史以来所没有过的那种贵来宾和高档次。

    婚礼场地在村祠堂前的大空地上举行,不知是怎么走漏的消息,绍兴知府骆骏派人送来了他自己题写的一幅横书,上面龙飞凤舞四个大字:鸾凤和鸣。

    非亲非故,堂堂州知府为自己属地的一个小老百姓亲自书写新婚祝福,这份荣耀和档次那还了得,婚礼由县主簿朱云祥主持,朱主簿还非常惊喜地带来了县令施衡的一份文字祝福,并在现场朗读。

    八十六岁的杨亮爷爷看到知府的题词,听完施县令的祝福令,激动地从坐着的椅子上忍不住拄着拐杖站起来颤抖着声音说:“这是半弄堂村从来没有过的脸面,这是半弄堂村至高无上的殊荣,老朽此生有幸见到死而无憾了……“

    虽然这是赵宗宝赵家的光荣,但半弄堂村的每一个村民都为此深感荣幸和荣光。

    宾客中除了朱主簿这个官老爷还有赵德礼在城里的很多秀才朋友和茶友,都是一些有头有脸知书达理的人物。

    除此还有宋老板和安先生两个贵宾,他们带着厚礼专门从安徽赶到婚礼现场,为赵宗宝孟玉这对新人祝福。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孟发还专门去了一趟小龙村,把“翘脚郎中”的两个女儿也叫来参加小玉的婚礼,婚礼结束在村里玩了几天再送她们回去,于平说孟发这小子大概喜欢上了“翘脚郎中”的大女儿茵茵,孟发说是小玉想她们了嘛,不关我事。

    婚礼排场虽然比不上大地主孟旺天和保长杜坤他们,但赵宗宝婚礼的这份气势和档次还是让他们孟杜两家心里不得不服。

    婚礼喜连三日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