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领主
繁体版

003:生存不易

    清晨六点,沃森打着哆嗦起床。科达加堡可比不了南方温暖的热带,在眼下,不论是富人还是贫民,住在城中公寓中还是乡村农舍里,人们一旦钻出被窝,就很可能立刻遭受冷空气的侵袭。

    中产阶级的卧室里通常都有烧煤的壁炉和铁炉子,但沃森所在的老公寓楼可没这样的条件。

    一旦起了床,沃森就得迅速给自己做好保暖措施,否则新的一天就只能从冰冷开始。他走下了床,赶紧穿上碎毛毯织成的布拖鞋,以避免让脚底接触冰冷的地面。

    虽然没有钱给家里铺上地毯,但家庭主妇们有自己的智慧。母亲莉莲会用工厂织布机用剩的边角料,来做成布鞋,以获取早起时脚下所需的暖和感。

    沃森搓着手起身穿好衣服,现在还不是最冷的时节,每年的十二月下旬到一月中旬是最冷的时候,在那时,科达加堡的气温最低时会达到零下十二度。

    穿上布拖鞋后,沃森拿起父亲的怀表看了一下,现在是早晨六点钟,父亲还在睡觉,这是难得的休息时间,家人们都不愿意吵醒他。母亲还是早早起来,正走出房门为沃森煮起热牛奶,外加几片面包和一些曲奇饼干。

    沃森这样早起是有缘由的,今天他跟伊恩约好了一起外出找兼-职。考虑到这时代的交通状况基本就是以步行为主,再考虑到恐怕求职的不顺利,所以他得早点出门才行。

    姐姐乔伊丝也已经起床了,她刚扎好了发髻。对着正忙碌的母亲莉莲说道:“妈妈,我来吧。您该去再休息一下。”

    沃森倒不愿家里人为他这样麻烦,他只打算吃几块饼干就出发的。但莉莲心疼自己的儿子,总要坚持让他早上喝完了牛奶再出门。

    走在地毯上,沃森来到窗前,外面的天色还是暗的,他把正透风的窗户稍微关了一些。

    在冬天里,人们习惯把卧室里的窗户总是整夜打开着,以保证室内空气循环。这项习惯据说是源于索达尔联邦的阿诺其博士对空气循环的解释。

    阿诺其是著名的医学家,欧内斯特大学医学系教授,他提到在寒冷的夜晚,人们在通风不佳的卧室里睡觉时,往往会因为缺氧而产生窒息。并做了许多实验,以证明不论是煤炉、炭火还是煤气灯都会污染空气,造成中毒和各种昏迷现象。

    在这个观点的宣传下,引起了几十年来大陆民众们对室内缺氧的恐惧,以至于不少年轻的父母甚至坚持在寒冷的冬天也要打开着窗户。但现在许多医学家们都质疑了这个观点太过绝对,认为只需要保证室内基本的氧气量就可以,没有必要过度夸大缺氧的危害

    窗外的冷风扑打在脸上,让人一扫脑中的困意,沃森清醒了许多,眼下他得开始洗漱了。

    他从窗户旁边拿起一个盆子,里面所需的洗漱器具不过是一个脸盆、一个污水桶、一条绒毛巾、一点儿肥皂和一壶刚从厨房端出来的热水。

    很多人也会用凉水,据说这样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也比较方便,因为头天晚上就可以把水壶拿进房间,和脸盆、毛巾放在一起备好。然而不幸的是,这时代的肥皂并不能溶于冷水,也就意味着它不能打出肥皂泡。所以,即便人们更习惯每天用冷水洗漱,但最好还是每周用一次热水,以便去除脸部油脂。

    热水只有一小壶,所以沃森首先是用的冷水洗脸,在经过了痛苦的洗脸刷牙之后。他开始进行简单的身体清洗,注意,是清洗,不是洗澡。

    每天来一次热水澡,在富人生活中是件稀松平常的事。至于那些有一屋子孩子,没法付钱请人帮忙的父母,一壶热水则是很稀罕的东西。在没法经常烧水的情况下,人们就只能少洗几次澡或者洗冷水澡了。而那些处在贫困中的人,不仅每天得挤在狭小的房间里长时间劳作,还得忍饥挨饿。对于这些人来说,在冰冷的房间里提着水壶楼上楼下地跑更像是在无意义地消耗体力。

    所以当处在这种条件清苦、设施简陋的情况下,站立擦洗则是一种既实际又环保的清洁方式。只需一壶水,人们就可以全身进行整体清洁。

    沃森往盆子里倒一点点水,沾湿毛巾,抹上一点肥皂,就可以开始擦洗身体了。当盆子里的水开始变得浑浊时,就把它倒进污水桶里,然后再从水壶里倒入干净的水。如此循环,直到他把全身都擦洗干净。

    跟洗刷地板不一样,清洗身体可以一点一点地洗,先洗一小块,冲干净,擦干,再洗下一小块。这样,人们在洗澡时就不必把衣服全脱光了。只需先脱掉某一部分的衣服,接着将该部位清洁干净,然后在转战下一个部位之前把这边的衣服先穿上。

    采用这种洗澡方式,哪怕在一月的卧室里清洗身体,人也不会冻得打哆嗦。而且尤其在多人同住时,这种洗漱方法也能显得大方得体许多。

    甚至隔着层衣服,如女士睡袍和男士的长睡衣,也能这样清洗。如果有必要,人们可以从头到尾穿着它们洗澡,因为手中的绒毛巾可以触碰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当水壶里最后的清水洗涤过毛巾,冲刷干净了脸盆,最终也沦为浑浊物被倒进污水桶里,随后就会被拎下楼倒掉。

    站立擦洗这种模式在各国的民众里都颇为流行。这有助于人们快速地搞定晨间的清洁工作,为接下来的一整天做好准备。公共澡堂毕竟还是个稀罕物,而且总归也是一笔开销,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花费也是一种生活哲学。

    这种洗澡方式沃森一开始是坚决拒绝的,他宁愿在冬天时冲冷水澡。但不出半个月,他就妥协了。到现在这种洗澡方式已经成了每年冬季时的必需,事实上这样的方式足以保持人的整洁和精神面貌。而且在冬天时能避免着凉、保护好皮肤。

    许多人都会觉得,在洗浴文化出现以前,哪怕是古代的贵族们也肯定都散发着无法忍受的恶臭,但沃森经历这一番后开始怀疑这个观点。

    对于古代的贵族来说,或许他们也很少洗澡,但这些上流社会的人完全可以通过勤换衣服,甚至可以做到一天换十几件内衣来带走身上的污渍和代谢废物,然后再用干净的湿亚麻毛巾清洁皮肤上的残余油迹和隐私-部位。这种方式当然不是普通人能学得来的。

    沃森在换上了一件厚毛衣后来到了桌前,早餐大都是简单的。他把黄油抹上面包后,几口就吞下,面包没什么味道,质地也比前世地球上的要硬不少,吃的太急促的话,往往不好吞咽,之后沃森就喝完了一大杯牛奶。

    乔伊丝还在文静的吃着一片面包,看到沃森这样的急促,她笑了笑。她在饭后会继续批改学生的作业和研究教案,虽然女子学校往往不太重视文化课,只是为女孩们打发时间,作为出嫁前的交际所罢了。但乔伊丝不太赞同这种观念,她还是希望能让年轻的女孩们趁着没嫁人前多学习一些知识。

    看着沃森就要这样出门,母亲莉莲叫住了他。让他带上一个鸡蛋和一小包饼干作为路上用饭,沃森说道他中午可能不会回来,让他们不必等他。

    “沃奇,拿上这个。”乔伊丝塞给弟弟一个汉克(约100佩耳),然后轻声说道:“遇到路远的话就花钱做一班出租马车,别为了省钱走好几公里,另外中午吃的饱一些,别饿肚子。”

    “放心吧,我会早点回来的。”

    沃森小心的把那一枚汉克收好,放到怀里的一个内置口袋中。接着,他和母亲、姐姐告别,就这样飞快的下了楼。

    这会是早晨六点五十分,太阳再过不久就要升起。远处天际处,呈现出泛着淡蓝色的光,天空也开始朝着灰白色转变。黎明的到来预示着大部分劳动人民要起床了,更多的人们是没有周日休息的,对于劳动人民,一年中的每日每夜都是劳作。沃森家庭的收入条件,这些年已经算改善了很多。

    街上稍显冷落的氛围也象征着昨夜不少狂欢后的景象,沃森来到马路上,一些警察在街道的拐角处,无精打采的看着马路上的人们,那些醉汉、浪子、无家可归的人还有不少躺在街上。生活较有节制、有规律的那部分居民还没有睡醒起身干当天的活,条条街都像死一般的沉寂。

    在较大的街道上的公共马车停车站空荡荡的;妓院都关门了;专供可怜的放荡者活动的场所也是空荡荡的。

    沃森路过了面包铺,这里还要再过几分钟才会开门。他又看了昨晚路过的那个乞讨女人所在的位置,那里已经是聊无一人,地上的报纸也被收走。再也找不到存在的痕迹,不知是否被警察赶走了。

    周日的早晨,很多商店依旧是继续营业的,这正是因为这天是不少工薪阶层难得的休假日,外出娱乐消费的游人们也会更多些。

    “敲窗人”手持一根长长的木杆和一盏提灯,在街上走走停停,用长杆敲打客户的窗玻璃。

    这种不寻常的职业产生的原因之一,是钟表售价昂贵使工人阶级难以负担。对于敲窗人来说,投入些资本买块表却可以用来谋生。他们从夜晚一直工作到凌晨,每次叫醒服务都会给自己带来1佩耳的收入。从温士顿到科达加堡,从索达尔联邦到拜伦帝国,北大陆的工业城镇几乎都能找到这样的服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