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我要封神
繁体版

第91章 败家玩意7

    人族社会生存法则,是弱肉强食。

    收割别人的财富,解除自己的生存风险,是人族社会竞争的真相。

    转嫁自身生存风险的巅峰高手,正是政府和金融巨头。

    炼心界人族社会是竞争型社会,没有公平的裁判员给所有参与生存竞技的人族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做裁判。

    冥冥之中,人族社会的人性和兽性博弈,决定了社会的趋势。

    人性和兽性,是用社会道德来衡量的。

    人性和兽性就是道德的两个极端。

    人族社会的运行规律,是整个人族社会的人心在道德的两个极端不断的博弈,造成的集体行为轨迹。

    再极端的兽性,为了自身的生存,也必须保持整个人族社会信用不崩溃。

    再极端的人性,为了自身的生存,也必须保持整个人族社会信用的稳定。

    人族是群居动物,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脱离人族整体独自存活。

    社会的兽性行为演变到了极致,就必须回归人性行为。

    社会的人性行为演变到了极致,就必须回归兽性行为。

    人性的一方不存,兽性的另一方同样活不长。

    道德底线是社会信用稳定延续的基础,也是人族社会延续的基础。

    政府收割的再狠,金融巨头收割的再狠,也得留意着社会信用会不会崩盘。

    一个人的行为时常在人性和兽性中徘徊,人族社会的集体行为同样时常在人性和兽性中徘徊。

    想到这里,路静空忍不住又笑了。

    炼心界人族终日忙碌,却不会去分析人族个体行为和人族集体行为的意义,不会去分析人族个体行为和人族集体行为对整个人族社会的影响力是好是坏。

    人族政府可能以为,他就是一个靠收“保护费”维持生计的“保安大哥”,他的工作就是维持生活秩序和生产秩序。

    只要保持身强体壮,能干过前来捣乱的邻居,能揪出内部捣蛋份子就行了,他就算胜任了这份工作。

    金融巨头可能以为,他就是一个靠收服务费生存的“贴心村长”,同时还兼职着“制造小达人”职位,同时还兼职着“快递小哥”职位,每天二十四小时全方位无死角满足着全村的生活需求。

    他们天天观察全村人都需要什么,谁家又缺了什么(发现商机和寻找投资机会),然后他们加班加点制造出最新最好用的产品(制造业),第一时间将制造好的产品送到所有需要的村民手里(零售业)。

    金融巨头永远是全村最忙碌的那个人,不管是人口密度大的城市,还是人口稀少的偏远山区,他们都服务到了。

    不管是从楼下到楼上的近距离服务,还是从村头到村尾的漂洋过海式服务,他们都会满足全村人的生活需求。

    大多数人可能以为,他们就是一群不需要脑子的肉体型节能环保机器人,只要一天干完三碗饭就能二十四小时投入工作。

    他们没有时间去想,活着究竟是为了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参加工作,还是为了每天干那三碗饭。

    他们也没有时间去想,除了工作和吃饭,他们还能干点什么。

    人族社会行为和地上忙忙碌碌各自努力完成社会分工的蚂蚁群行为一样,有时盲目的叫人无语。

    整个社会真正的财富蓄水池从来都不是货币系统和金融系统,而是大多数普通人。

    没有大多数普通人制造的生活物资,货币系统和金融系统里代表财富的数字,就只是单纯的数字。

    没有了大多数普通人,政府和金融巨头就没有服务对象和衣食父母,就没有人再给他们交“保护费”和“服务费”了。

    现代金融巨头收割利润的效率,比古代的单纯倒腾商品提高了无数倍。

    现代金融操盘手也是金融巨头其中之一,他们手里的资金量扩大一倍,意味着现在和将来无数的人为他们现在收割的利润买单。

    股市操盘手制造的一个数千亿市值的涨停板,等于一天功夫就凭空增大了几十亿的货币总量,最终都是在打劫实体经济的消费力。

    股市操盘手能够成功套利几十亿,他们以为赚的是市场的钱,其实收割的都是现在和将来接盘的散户股民。

    散户股民手里的钱都在股市亏完了,在以后还长一道时间需要节衣缩食。在实体经济中的消费力自然就低了。

    金融操盘手做的事情,金融市场源源不断发行的那些金融产品,金融机构不断重复的各自借贷,最终都是在进一步扩大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

    整个金融市场凭空制造出来的货币数量,比各国央行发行的货币数量更多。

    商业操盘手做的事情,同样是在进一步扩大整个的贫富差距。

    整个商业市场凭空制造的货币总量,同样比各国央行发行的货币数量更多。

    比如说楼市。

    一块地盘多钱?

    楼盘建造成本多少?

    定价多少?

    利润空间多少?

    一个楼盘如此,整个炼心界造了多少楼盘?

    不客气的说,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政府和金融巨头为了赚大钱,把百年内的建筑工作量都完成了。

    购房者、房贷银行,卖地皮的政府、做地产商的金融巨头四者实现了共赢。

    政府和金融巨头真正赚到了钱,他们也都实现了一次性大额套利了。

    政府收割的利润还没有暖热乎,又拿钱去修建各种公共设施了,收割的利润又支付给了其他金融巨头。

    金融巨头收割的利润,又投入其他领域,继续用钱生钱实现资本体量的大幅增长。

    银行完美的完成了账面上的大福盈利。

    购房者手里的房子,不断增值,也实现了盈利。

    谁是真正的买单人?

    房产证上的名字吗?

    不!

    真正买单者,是那些穷的买不起房子的人!

    按照人工价、物价、货币总量三者的同步增速,买房者实际上使用六倍杠杆,在现在买了二十年后的资产,将风险统统丢给了银行!

    银行实际上在替房产证的主人打工。

    所谓的房奴,正是通过房贷的六倍杠杆,实现了让银行免费为他们理财的目的。

    现在一套商品房全款六万块钱看起来很贵,月供一千块钱看起来无力承受。

    实际上,按照货币总量的增速,物价、人工价二十年时间里六倍的涨速,二十年后人工价会从现在的一千块钱左右会涨到六千块钱左右,而商品房的全款价格会从现在的六万块钱涨到三十六万以上。

    所谓的房奴,前十年还房贷压力不小,后十年不但没有还款压力,月供只是工资的六分之一。

    如果二十年里货币总量增速更多,通货膨胀更严重,房奴后十年的月供,都不到工资的六分之一。

    各国的央行不断的发行货币,社会上各种形式的重复借贷、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发行和炒作、商品贸易都在不断的增加货币总量,被通货膨胀洗劫最恨的只有持币者,不是持有能够增值房产的持房者,更不是虽然持币却能够利用手里大量资金实现“钱生钱”的金融巨头。

    没有买房的人手里的六万块钱存个二十年死期,到期后连本带利取出来还不到七万块钱。

    商品房全款已经涨到三十六万左右,他们手里的七万块钱都不够交首付。

    房奴,到底是谁?

    是那些不断被通货膨胀洗劫的真正的穷人。

    真正的房奴,他们没钱交不起首付,买不起房子,选择租房奴的房子居住。

    他们将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给了房奴,一直替房奴交着月供。

    现在看每个月二三百块钱的房租不贵,二十年后的房租却每个月要一千二百到一千八块左右。

    关键,替房奴还了二十年房贷,房子还是房奴的,真正的穷人依然没有容身之所。

    他们手里的现金流,不但被通货膨胀一直洗劫,还被房奴们二次洗劫。

    他们手里的现金流不断的枯竭、不断的死循环,永远都买不起房子。

    他们还要为金融巨头制造的商品买单,为国家交个人所得税,为教育业买单,为医疗行业买单,没有房子却要为房价买单。

    他们还是国家和金融巨头随时转嫁生存风险的对象。

    他们是一群永远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人。

    和平年代真正的穷人生存尚且如此艰难,遇到乱世真正的穷人命如草芥。

    这才是大多数在生存线上挣扎着的穷人,数千年来过着的真实生活。

    私有制和货币系统的迷惑性太强,导致从古至今聪明绝顶的政府官员和金融巨头,看不透整个人族社会的生产活动都是为了谁?

    或许,很多人看透了。

    可看透了,有什么用?

    日子依然照旧,所有人依然得参与社会竞争生存,所有人依然得想办法赚钱。

    总得维持个人和团体的隐形“账户”保持盈利,要不然饿死了或者破产了,没有人会出手相助,没有人在意别人是不是要饿死了。

    人族先贤孟子,千年前就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