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张无忌
繁体版

1章.张三丰飞升,其实我真是修仙的

    大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9年),以明教为首的义军,在南方所向披靡,接连传来捷报。

    而朱元璋所统率的红巾军部,表现尤为出众,为明教攻城掠地,抢夺下不少地盘。

    凭借着武穆遗书上的兵法谋略,更是如虎添翼,北伐之路势如破竹。

    其麾下大将徐达,配和常遇春、汤和等兄弟,已经筹谋分兵多路,攻打元大都。

    朱元璋不愧为一代枭雄,仗着赫赫军功,更凭借老辣狠毒的政治手段,一方面拉拢教中兄弟,一方面又无情翻脸,大肆铲除教中异己。

    七年后,元朝亡,明朝兴,以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终是登临帝位,在元末的众多英雄豪杰中笑到了最后。

    传位至崇祯帝,天灾人祸频出,有明一代终是乱政失国,共享276年国祚。

    话说回来,当时灭元逐鹿之际,在这天下英雄当中,原本是明教少年教主张无忌,最得人心。

    他既在教内得众人上下一心拥护,又在江湖上享有极大威望和恩情,彼时天下群雄,莫不以他号令为尊。

    本来该是稳坐帝位的天之骄子,却在天下霸业的关键时期隐匿不现。

    此人既不出世争帝,此后竟也不曾在江湖现身,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朱元璋虽做了皇帝,仍然对前教主突然消失之事猜忌不已,视之为心头大患。

    即便临死,仍放心不下,他将此事写入遗命,告诫后人。

    乃至于传位到了明永乐帝,朱家做皇帝都做得不安心。

    永乐帝朱棣不仅亲身到武当山寻访仙迹,又多次派郑和远航,一路到波斯海,有心探访张无忌踪迹,终是无果。

    可叹明教多少好汉,没有亡于抗元大业,却枉死朱元璋之手。

    死后不但无人报仇,乃至于明教抗元之首功,亦不见一字于史书。

    这其中有多少隐情,且听下文慢慢道来。

    正是七月季夏,峨眉山下,两名道长骑着瘦马儿,匆匆驰来。

    来者正是武当派的第三代道士,此行原是给张无忌等人传口讯:

    “三丰师祖有要事相谈,有请张教主携张夫人,同峨眉派周掌门,到武当山一聚”。

    彼时张无忌和赵敏还未正式结婚,但众人敬重张无忌,又佩服赵敏为爱抛弃富贵身份,均以张夫人称呼郡主。

    算起来,张无忌也半归隐已一年有余。

    原来见抗元形式一片大好,无忌马上写信给杨逍,表示要依照和众人先前之约,辞了明教教主之位,好让位贤者。

    他私下早就和敏敏相约,一有机会就要从江湖和天下中抽身离去。

    到时候去塞外草原,隐居放牧,天大地大,独享二人世界。

    但一干教众和千万部属哪里肯放人,既然都上了贼船,哪有理由轻易放人走,何况还是掌舵之人。

    大伙儿竟以明教数万教众的性命作为要挟,更以天下千千万万百姓的安生福祉作为大义之名,万万不能答应。

    实在是推辞不过,张无忌终究不能置身事外,常常被军政和教务之事烦扰。

    在此期间,周芷若全心全力整顿峨眉派,也曾多次以掌门身份,给张无忌寄来书信。

    她在信中表示,想要以九阴融合九阳,两者阴阳相济,或许能突破当前天下武学巅峰。

    更是多次直接力邀张教主来峨眉山,好当面钻研武学。

    原来周芷若在少林寺深受刺激,执念丛生,心态愈发偏激,行事好偏走极端。

    她既不忿在爱情上输给蒙古女子赵敏,也不肯在武功和教务上输给张教主,一门心思放在武功修为和门派发展上。

    她有心将九阴真经的武功和本门功法融会贯通,这样自己悟透后,可以留给本派弟子传承。

    也不放心张赵二人老是独处,于是便有了多次书信探访。

    本想隐居在蒙古草原的张无忌,终于还是被属下劝说,住到相对安全和便于通行的嘉州。

    这峨眉山可就在四川嘉州,此地去昆仑山光明顶和均州武当山也均不太远,都是水陆畅通,书信传递也快捷便利。

    在凌云渡口的一个小渔村,张无忌和赵敏索性就租住下来,一所农家小舍恰好倚江靠湖。

    韦一笑身为教主传令使,潜伏在村子旁。

    一方面负责教主教夫人的安全,一方面协助教主沟通教众指挥政务。

    一年以来,张赵周三人也算远离了武林的刀光剑影。

    虽然到哪里也终究还是摆脱不了江湖之争,三个人也总算有了段平静的安乐时光。

    这下得武当快讯后,张无忌马上吩咐韦一笑,立刻传令教内兄弟自己要去看望太师父,暂让杨逍和殷野王统领军政。

    他又通知彭莹玉协调上山事宜,此行万万不要大张旗鼓,以免耽误了兄弟们的抗元大业。

    韦一笑一人轻装先行出发,张无忌和赵敏收拾好行李,等候周芷若下山。

    周芷若也只是一人,行李从简,下山没有带门人服侍。

    三人调用明教五行旗水部大船,从岷江顺水漂流。

    到了丹江口岸,又租了大马车,扮作游山玩水的富商,一路马不停蹄,直奔武当山。

    马车上,无忌不无担心道:“年前已然见过太师父,这下子突传口讯又要相见,莫不是太师父身体抱恙?”

    赵敏一身蓝色绸缎的圆领,标准富家公子哥打扮,正欣赏着窗外风光,回首调笑说:

    “我看你那个张大祖师爷,仙气飘飘的白胡子。

    这么一副天生长命相,就是个活生生的张大仙。

    没准还能再活个三五十年,倒说不准比你这小张郎还能活得久。”

    周芷若依然是黑色长衫,她看向无忌,柔声接话道:“无忌哥哥是关心则乱啦。

    传口信的两位道长面无悲色,传讯后又呆在山上品茶谈玄,也没急着回去复命。

    兴许是张真人上次闭关,又发明了什么了不起的武功,突发兴趣来和我们这些小辈分享一二。”

    原来,周掌门白天处理完教务,待到夜深人静时,常独自下山到渔村,和张教主探讨九阴九阳的武意要旨。

    峨眉和武当武功,源自郭襄和张三丰,共有九阳真经的源头,两人倒也真是有谈武的基础。

    一来二去,周芷若也不避嫌,主动展示九阴真经的武功。

    她主动尝试将峨眉本派的武功融合进去,无忌所学武功甚杂,天赋也极高,对周芷若的想法倒是都能有所见解。

    周芷若又常常有意无意暗示,想要见识天下各路武功,好融会贯通后帮助九阴九阳协调。

    张教主也没有门户之见,不仅大方讲解自己的全部武学心得,还常常主动实战喂招,展示一身所学。

    除了明教的乾坤大挪移和太极拳碍于门户规矩,没有明着演练,其他武功,均能毫无保留慷慨相授。

    当然,有时碰到疑难处,两人武学观念碰撞,也免不了了争执。

    赵敏在一旁看戏,多故意抬杠取乐,并扬言女人自然要帮助女人。

    她虽然修为尚不及两位掌教,但见识不凡,江湖各路武功都能知晓一二。

    又兼之口才了得,两女常常合力把无忌辩得哑口无言。

    张教主虽然实战无敌,但在场面上却争不过周掌门和张夫人。

    一时落了下风,虽然最后不免面上求饶,心下其实并不服气。

    在和张三丰祖师爷的书信中,他就把武术之争的问题详述,求取权威判裁,毕竟张三丰可是活着的武林神话。

    书信末了又常常大吐苦水,表示好男不与女斗,一男更不与二女争。

    去年寿辰,虽然张三丰再三推辞,九阳的副本和九阴的正本,也被张无忌和周芷若当作贺礼,一并送到了武当。

    张三丰闲时翻阅九阴九阳两大秘籍,又对照自己的无极纯阳功,多有启发。

    于胜之处自矜,于不足处笑颜,又于相通处击节赞赏。

    三人争论,又变成了四人探讨。

    有时张三丰也被年轻人的新奇观点所打动,灵光偶而一闪,似有所悟。

    多年来武学修为停滞不前,其桎梏终究有所松动,索性再次闭关潜修。

    三人日夜兼程,不到一周,便赶到了武当山脚下。

    山镇小旅店前,早早有明教部属打扮成小店伙计,出来迎接。

    几名部下先是奉上新衣,供沐浴后置换,待三人洗去仆仆风尘后,又恭敬呈上备好的礼品。

    有一箱从元僧寺庙抢来的道教藏书,再有些清茶香烛等道士日用品,此外居然还有些小孩所用的衣服玩具,这是杨逍为自己的孙子所准备。

    沐浴一番后,赵周二女愈发清丽可人,两人左右拥着张无忌,开始登山。

    四个白袍教众,挑着礼物,远远缀在后面。

    沿途既不见素衣,也不闻哀乐,张无忌这才完全放下心来。

    大家快到太子坡,远远看到有人在山腰处迎接。

    原来是殷梨亭心急难耐,早早带着几个道童出发迎接。

    宽大的道袍下,偶尔露出他略显富态的肚子,人到中年,娶妻得子,自然心宽体胖。

    一见正主到了,便火急火燎拥了过来,杨不悔抱着一岁孩子,在旁等候。

    一番寒暄后,张无忌取出一把金镶玉制的长生锁,这是年前特地嘱托教中吴劲草打造的。

    无忌给杨不悔怀中的孩子戴上,两人睹物而思故人。

    想到纪晓芙赠张无忌长生锁之事,相视一笑,均微微红眼。

    周芷若望向赵敏,似笑非笑,赵敏给瞧得脸色泛红。

    两人倒心有灵犀,又一起看看张教主,齐齐笑得欢畅,尽显促狭之意。

    张无忌脑袋嗡嗡响,虽然没有说出来,也仿佛听到这两人异口同声说着“张大教主什么时候也给生一个娃啊。”

    张无忌只是傻傻讪笑,正装作不解风情,被殷梨亭拉到一边,一个大大拥抱,开始嘘长问短。

    两个男人在前开路,三个女人跟在后面,叽叽喳喳聊着母亲和孩子的亘古话题,清净的大山似麻雀炸开窝。

    蜿蜒的山路竟很快就走完,一个叫殷无恨的名字也敲定了下来。

    来到紫霄宫,武当其余四侠已候在殿前,率领三代四代弟子相迎。

    张无忌等上前拜见,恭请诸位师叔伯安好,众人见面叙旧,心下均是欢喜。

    叙毕,俞莲舟告知让张无忌三人径去南岩宫,三丰师祖有请。

    三人过了会仙桥,来到南岩宫前,枯草蒲团上,一位深蓝道袍老人,正独自盘坐,闭目养神。

    老者正是张三丰,他有所感应,抬首睁开眼,目光依然炯炯。

    和十多年前无忌初见一样,老人一直精神矍铄,花白的胡子随风飘荡,岁月似乎在他身上凝固,并无差别。

    他捋了捋胡子,微笑道:“你们仨只小娃的声音,早早被风送来。精力这么旺盛的话,就再陪我爬爬山吧。”

    不待三人回应,张三丰突然起身,就往山上健步奔去。

    到了这层高度,山峰顶部已经十分陡峭,攀登之路愈发艰难,有些地方没有落脚处,就很考校轻功和内力了。

    行到高处,白雾重重,云海弥漫,好似到了仙境密境。

    张三丰步履不停,越走越快。

    四人中赵敏功力最弱,走得吃力,逐渐跟不上。

    无忌察觉后马上停住,挽住赵敏的手。

    周芷若也把手递了过来,三人并步前行。

    登顶之路虽然很长,但前路终究也有尽头。

    过了七星树和三天门,张三丰已然来到了武当山最高峰——天柱峰。

    赵敏不愿拖累无忌一直落后,把无忌向前一推,示意他先走。

    周芷若也甩开手。

    天柱峰金殿门口,张三丰放慢脚步,推开大殿金门。

    他两手负在背后,望着殿上供奉的三清神像,一阵出神,似乎在追思什么。

    等了一小会儿,无忌终于赶到,只见太师椅上,太师父正悠悠然泡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