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张无忌
繁体版

8章.以明为尊,朱元璋成功捡漏

    正当众人犹豫是打是和,智慧王向杨逍走了过来,作了一揖,用中土语言解释道:

    “光明之神显灵,一次带了四位使徒进入天堂。

    伟大的神迹,我们都十分荣耀。

    大家都是兄弟。世界光明大同。”

    最后一句用智慧王用波斯语喊出,其他波斯教众纷纷附和。

    杨逍沉吟半响,望向满脸苦色的彭玉莹,面无神色道:“既然是天意,那不如此揭过算了。

    但我教众折损了众多兄弟,该赔也得赔。”

    他留下彭莹玉等人商谈赔偿细节,但已经缴获火炮,并不可能送回。

    又让韦一笑传令明教众人,收拾好家伙,准备撤退。

    有些波斯信徒不肯离场,坚信这神迹值得歌颂千年万年。

    几位波斯长老若有所思,干脆立下此地为新圣地,留人定居下来。

    此事也在明教众人中传来传去,后面越说越神奇:

    “什么张教主脚踢光明神,手撕灰影使,带着三个仙女升天做神仙去了……”

    也有明教信徒每年来此祭拜,倒不知是缅怀张教主还是信了光明神。

    如此半天,明教众人和波斯众多信徒稀稀疏疏撤走。

    此时,几只信鸽飞上天,向东边的南京飞去。

    集庆灵谷寺内,银杏树下,一个麻子脸的武将正在同一个道士饮茶。

    “道长,张贵人和其父母的生辰八字,都在这黄纸上了,还请过目。

    至于要取他的一滴精血,那可是办不到了。我们家张贵人福如东海,根本不会受伤。

    不过这黄纸里包着一缕他的头发,不知可否派上用场?”

    一身戎装的正是朱元璋,他从木盒里取出黄纸,恭敬递了过去。

    道长白须飘飘,自称才40来岁,是五散人铁冠子所介绍的师兄,据说是神算门第十三代掌门。

    他放下茶杯,不多言,接过黄纸就走。

    第二天清晨,朱元璋一身明黄色便装,只带着汤和,再来探话。

    寺内偏殿,黄色杏叶飘零,旋转似蝶舞,道士一人一帚,独扫落叶。

    道长放好扫帚,示意朱元璋坐下,缓缓道:“张贵人,真是洪福齐天的绝世好命格。

    此人祖上积德,命里有九五之尊的气数,帝王之相,贵不可言。

    不过可惜,他五行八字缺了一笔锐气,其运势若不能在三十岁前登峰造极,这点龙气会因为聚行不拢自行溃散。

    反观朱居士的八字,又苦又硬,前半生是劳苦交加,中年多凶险之境,但是这运势却是绵绵不绝。

    若能撑到四十岁以后,到了晚年反而能后来居上,走蛟化龙,偷天换命。

    所以,我劝居士还是安心潜伏在张教主手下,静待其变,若能熬过他30岁,居士必能潜龙入海一飞冲天。”

    朱元璋随手撕碎身上的一片落叶,扔过一小袋黄金,道:“多些道长解忧。汤和,散了吧。”说罢,转身就走。

    待走远了,汤和凑近道:“这算命的,古怪得很,身为道士却住在和尚庙里。”

    “根据光明顶那位兄弟的密报,张教主这次是真没了。

    这老道儿或许算得很准,但毕竟识破了咱们身份,杀不杀?”汤和挺了挺腰间的宝剑。

    朱元璋拍了拍汤和,霸气道:“将来咱是要当皇帝的人,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吗。

    将来,也许还需要他给我朱家子孙算上一卦,我朱家江山,可是要万世千秋,绵延不绝。”

    汤和又道:“这些道士留着也好,或许真能派些用场。

    对了,我朋友认识一个叫刘鸡的道士,也喜欢算卦测字,哪天介绍你认识啊。

    对了,去年武当山上的那位兄弟有来信说张三丰悄悄飞升了,看来也未必是妄言啊。”

    朱元璋笑道:“那就劳武当山的兄弟再探探。

    神仙有什么了不起,天大地大,在人间帝王最大!“

    汤和附和道:“弟弟就喜欢哥哥这般霸气。

    天色尚早,今天好兴致,咱们去找沈公子喝喝酒吧,他家那几房歌姬真是不错。”

    朱元璋笑而不语,只是加快了脚步,算是答应了。

    汤和在后面追着道:“老哥哥,你别走这么快。

    沈家大院歌姬舞姬多的是,待会不要和我抢新来的那个。”

    二个时辰后,一只大脚印贴上了沈府的后门,但后门纹丝不动。

    眼看一个明黄色便装男子从偏门开溜,马大脚带着两个丫鬟追了上去,结果只捉到衣衫不整的汤和。

    原来朱元璋被马夫人抓到喝花酒,便马上和汤和换了衣服,一招金蝉脱壳,不愧是兵法大师。

    言归正传,得了昆仑山飞鸽传书情报,加上道士的天命预测,朱元璋一时信心大增,话语里都是一副睥睨天下的雄姿。

    本来他还在担心攻下元大都之日,就是教中清洗自己势力之时。

    这下无后顾之忧,马上找来徐达、常遇春商议攻打元朝大都的计划。

    不久,杨逍来信,竟然是和朱元璋和谈。

    信中,杨逍推脱自己年老德薄,将要归隐,五行旗从此由朱元璋完全领导,还有缴获的火炮也可打包送去。

    不过朱元璋必须发誓,他年若称帝,不得残害教众兄弟,并且国号要以明为尊。

    原来早在昆仑山圣坛前,杨逍眼见张无忌凭空消失,自己的担心成真,不仅感叹时也命也,顿时斗志全无,当时就做了投降打算。

    朱元璋大喜道:“真是天助我也”,马上回信应允。

    他不禁感叹杨逍是个人物,拿得起放得下,自己这些年在教中被他钳制得紧,这下他猛然受挫,马上便能放低姿态。

    其实凭借杨逍手上的势力和人脉,未必没有称帝的资格。

    经由昆仑山营救小昭之事后,明教高层之中,光明逍遥二使,杨逍隐退,范遥消失不见。

    四大护教法王,白眉鹰王已去世,谢逊早也在少林出家,黛绮丝和韦一笑不知所踪,五散人相继隐居。

    殷野王未参加昆仑山之战,不信张无忌整个大活人说没就没了,坚称是众人合谋害了外甥,却不肯投降,但他脾气暴躁,没了外甥撑腰,也少有人支持。

    只有周颠坚守在张无忌消失处,立了衣冠冢守墓,并对众人笑言,或许教主成仙哪天就回来接自己了。

    教中其他兄弟,或想博取功名继续参军,或习惯了自由干起了绿林勾当,也有不服的兄弟另立新教,日后明朝有日月神教重出江湖,就有人怀疑是明教余孽,这是后话了。

    抗元大业虽然还在进行,南方的义军,却分裂为张士诚、徐寿辉、陈友谅等人称霸。

    如此折腾,灭元大业晚了几年,终究是朱元璋技高一筹,最终得到帝王之位,站在华夏巅峰。

    朱元璋倒也守信,没有大开杀戒,除开几个不肯合作的顽固分子,其余残党都给了他们一条活路。

    公元1336年,朱元璋尊明为国号,其实他也担心张无忌哪天杀回来,到时候自己可不好交代,只是史书上刻意隐瞒了张无忌的事迹,反而是张三丰的事迹越传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