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酬情
繁体版

七、方敏落户

    方敏背着背包提着行礼跟随陆队长,穿过陆家下院,绕右翼顺着微斜的坡,朝上拐了两道弯就来到了队里的保管室。原何为保管室?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村经历了单干,互助组,合作化,后过渡到人民公社,完成了土地从零星分割到整体为公的转变。实现公有制后,大集体生产粮食便于收藏管理,自然大兴土木,各生产队的保管室便应运而生。

    保管室的前面,铺着厚薄不圴,大小不等约两亩地的石板,作为晒坝场地。用于季节性翻晒粮食,特别是夏秋两季,有嫌它小。收获扬晒结束,保管室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保管的,特别是这穷山僻岭村,只要完成大小春收割,粮食车干扬净,选优质颗粒饱满的,按质按量交完国家公粮、统购,再留足来年的种子,余下的社员们按年终(决算找补)比例分成,保管室只余有来年扩大再生产的种子,是不是没有什么可保管的?!所谓的保管室,其实就是收获季节的集散地。每年的大小春农作物收获季节,平时少人涉足的保管室,晒坝,即五月六月,八月九月,却是人头攒动,从早到晚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片欢声笑语,忙于晾晒收藏粮食。只要收获结束,自然人员渺茫,除偶尔在一起开社员会学习上级文件,讨论生产队的事宜外,保管室又似冷庙一座。但其室内的种子和农具,还是饥寒起盗,受小賊惦记光顾的地方,晚上必须派有专人看守,每户的男劳力,必是推不脱之首当其冲。此时,在个别人眼里,有嫌它是累赘。为现实利弊兼有,将就着也就随大流罢了。

    既建了它,必然要发挥它的作用,不能使其闲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以来,不知哪个队想到此房而开的先河?平时闲着的保管室,靠任意一角垒好锅灶,到成了安置知识青年的好住宿,派上了用场。陆队长领着方敏来到晒坝跟前,搁好方敏的行礼喘着粗气,随即说道:“你坐下歇口气,我去保管员处取钥匙!“方敏听后一惊,心想哪能处处给队长添麻烦呢?他脸一红说道:“队长你歇着,我去拿!“

    陆队长嘴一咧,说道:“你初来乍到,人都不认识,找哪个拿去?“说完转身紧跑了几步。方敏目不转睛地盯着队长的背影,见他跑到晒坝旁,在几个蹲着的人前面说了几句,又从一个站着的老头手中接过了什么?可能就是钥匙吧!那老头必定是保管员了。陆队长转过身,小跑拢保管室门前,手握钥匙麻利地打开了保管室门上的锁。转身说道:“方敏你等会再进来!“

    见队长那个忙乱劲,方敏本能“嗯“地应了一声,并没哼出口,他也一阵纳闷,明明是拿钥匙开门安置自己的,却叫自己等会进屋。方敏想着提起行礼跨到了门前,他突然看清楚了,室内晾着厚厚的一屋油菜籽。方敏有所不知,此时油菜籽刚收获,晾晒尤为重要,不然发毒快。见大扫帚、小扫帚、炭筛、耥耙、犁、耙,围席等生产用具摆满了墙壁屋角。队长忙操起耥耙,跨进菜籽中,只“卟卟卟“的一阵挥舞,就将晾着的菜籽耥拢到了一堆。见队长忙着,方敏在门外看得不好意思了,几次想进去帮忙,都被队长止住了,原因不问便知,自己光着脚踩不烂菜籽粒,是嫌方敏穿着鞋踩破菜籽粒可惜。直到耥拢菜籽堆,又拿起扫帚,扫净从门到里一人脚踏的一条路,才领着方敏拿着行礼来到了左后角。搁好行礼陆队长对方敏一阵交待,说道:“你简单收拾一下,中午去我家吃午饭,下午我在安排两个劳动力,垒灶,其它就别嫌弃,我们这里就这个样,只是委屈你了!“

    “队长哪里话?别太客气!“望着疲倦,瘦俏,单薄身躯的队长远去,方敏很想说句安慰话,瞬间更无言语。看着眼前如此寒碜的环境,心里涌起一股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到嘴边的话自然咽了下去。人就是这样,往往在逆境中,不顺或失意处于上峰时,却格外留恋亲人的告诫和难得的想象,使其永驻心田,给予精神安慰。正所谓:逆境使人反思,得令使人忘却。此时,方敏心中升腾起一股对父母的无形怨气来。明明自己两个姐姐都在厂里上班,妈妈在工会,爸爸在厂办,凭爸爸那人脉,自己完全可以不走这一步(下乡)的理由。甚至爸爸装糊涂,只要妈妈蔽着爸爸呆一声,方敏的事就OK了。然而他俩就是不闻不问,美其名曰:正人先正己,为群众做好表率!这件事情上,幼稚的方敏一阵悲喜交加。悲的是姐弟三人中,自己来到乡下就是新型农民,与她们上班族就有了工、农之分。可眼下的工人农民差距之大,鸿沟之深,短时间内不可能缩小变浅。喜的是,在厂里,不管你在哪里问起谁,只要提到方清明夫妇,人们自然会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一词:方书记够称职!妻子是闲内助。每听到此,方敏更是喜上眉梢,一股对父母的怨气,自然荡然无存。金杯银杯,不敌群众的口杯!他内心感到无比骄傲,遇着了这么一对父母,为儿女争得了好名声,树立了典范。方敏的下乡通知,来得快,事感突然,自己完全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或根本沒有想到,致使他茫然了一段时间。

    那是上个礼拜六,爸爸回来得很晚,还带回一个崭新的挂包。早已下班的大姐二姐,见爸爸手中的军用挂包,一阵好奇,争先恐后拿在手中翻看,认为此挂包美观,时髦。在争看的同时,姐妹俩心中产生了疑惑:这么漂亮的挂包,不可能属于姐妹俩?因为只有一个。这时,妈妈从厨房走了过来,见此已是心知肚明:定是方敏下乡的事定了!当然方清、方静俩姐妹肯定一味不知。看老头子在准备行程了?就知道方敏下乡的事,八九不离十了!前几天丈夫回家向她叹息:知识青年下乡锻炼接受再教育,已如火如荼,全国一盘棋,CQ市走在前。我们钢铁厂岂能拉稀摆带?而拖后腿。可具体事情也不少,有的家庭有特殊情况,需要考虑,有的纯属有抵阻情绪,以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愿下乡,这些都摆到了厂党委桌面上。看着丈夫的焦虑劲,她只多了一句嘴:水放正潮!正人先正己。她说这话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小儿子下乡是铁钉钉木,定了!想到此她苦笑了一下,对翻看着挂包的方清、方静说道:“你姐妹俩看好,这是你们弟弟的出行家什!“

    “啊!“方清方静姐妹俩听此一惊,愣着妈妈看了很久。还是方静清醒,回过神来望着妈妈问道:“您不是说弟弟暂时不下乡了吗?“妈妈叹了口气,对着两个女儿摆了摆头,说道:“厂里分歧大,搁不平,正人先正己!“姐妹俩不由得“噢“了一声,也就自然而然明白了人事安排上,没有那么简单。尽管姐妹俩参工,都是下乡锻炼后,在上级的监管下,通过审核录取的。但个别不明真相的工人,总认为姐妹俩上岗是傍的领导老子?而一些群众自然耵着他们的弟弟方敏。可一惯秉工办事的方书记,才不那么认为,他相信:正人先正己!只要身正,何愁影歪!有时宁愿自己的家事后一步,吃点亏,让众人去耵梢,他们自然会弄清事实原由,明白其中道理的。俗话说:主看主,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这就是从不买日用品,今天爸爸破例拿着军用挂包回家的具体原因。方清、方静知道后恍然大悟,对父母的为难深表同情而理解,对他们的决定表示赞成。她俩都齐上阵,愿意帮父母说服弟弟,尽快下乡安家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尽管方敏一副事不关己,心不在焉的样子,还是配合父母,俩姐的工作,愉快办清手续,赶上了厂里披红戴花,送知识青年下乡的专车。下乡的同伴中,都有父母或亲人送一程,可方敏谢绝了妈妈,俩姐的好意,只身随车来到了目的地。现在想来当时他思想还是有些偏激,经过短暂的思考及环境的约束,看到同伴们来到新地方欢天喜地,他也转变了思想,适应了新环境。想起家中的宠爱,仍像断奶的婴儿一样,时有在心中泛起,这只是一个过程而已,相信会很快克服适应,必定是男子汉!此时他想起来,心里还是重重地跳了几下。

    下午陆队长果然派来了两个年纪大点的男劳动力,垒灶,打理环境。他俩一个陆明兴,一个陆明远,方敏称他俩着叔叔,俩人都在四十开外,自然对方敏关爱有加。特别是陆明远,出于好奇加新鲜,很是卖力。想着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这事,他心中还有一段不悦。那是今年三月的一天,公社召开全社蚕桑养置会议,陆明远是队里的蚕桑养置技术员,与全公社各队的技术员一样,理应不能缺习。农业学大寨的年月,多种经营也是振兴农村经济必不可少的一种举措,县里号召各生产队,在盘活土地,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搞好多种经营,增产增收。社员群众的理解更是直迫,见缝插针!所谓的见缝插针,即是用有限土地的田边地角,栽插经济作物,当然栽桑养蚕亦是首选。这种周期短,见效快的营生,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念着肚子,想着票子(人民币)的广大社员群众,愣是不用领导过多喧哗,简直争先恐后。大家更多是想着增产增收,改变农业生产面貌,众人拾材火焰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