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酬情
繁体版

三十二、城里来信

    十六

    大战洪五月一结束,五月底六月初,农村大忙季节已缓,接着就是田间管理。施肥却是关键,特别是田里的水稻,急需施肥。夏天的农作物,仿佛与时间赛跑,一个小时一个样,一天一个样。禾苗渴望肥料,不亚于婴儿渴望母乳,饥饿中的人们盼望“救急粮“那般光景。说来也怪,随着社会进步,庄稼禾苗对肥料的依赖,硬是今非昔比。所谓的肥料?当然是化肥,特别适宜追肥!眼下的农家肥已不能满足增产增收的需求。社员群众的总结,不是沒有道理的: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必须抓紧时间实施。当然六月中旬至七月初,短短二十来天时间里,田里的水稻,拔节,孕惠,扬花,都在此间完成。此阶段禾苗生长好坏,关系到收获多少,拿手措施就是肥料。而有机农家肥此时再多,也等于雨后送伞,无济于事。唯一指望就是化肥!

    如果没有化肥,或化肥施得不及时,两种效果是你心恢意冷。没有化肥的稻谷,发育迟缓,生长矮小,稻株犹如苍老的驼背,收获时唯有朝天,为数不多的几颗谷子。化肥施迟了却是,先天不足,随后疯长,结籽甚少,劳民伤财。说实话,望着田里生长的禾苗,生产队干部,社员群众,想着来年的生话,自然心知肚明,心里犹如癞哈蚂吃豇豆,悬吊吊的。哪个都想增产增收,填饱肚皮,改变生活。不然的话,又空欢喜一年。然而每年春耕生产的化肥,却是社队干部伤透了脑筋,社队群众望肥兴叹。计划经济时候,什么都按计划来,大小领导决定,说了算。避免不了主观主义和瞎指挥,确实是隐形的一大软肋和不可逆转的痹端,一时积重难返罢了!而禾苗就等不及了。

    尽管国家对农业生产极其重视,投入加大。每年临近入春,国务院更是三申五令,号召各级政府,备足种子,化肥及农药,为来年春耕生产做好一切准备。同时号召各企事业单位,不务农时,支援农业生产,夺取农业丰收。但战线长,环节多,稍有不慎,还是计划沒有变化大。临到施肥在即,往往事与愿违。提起化肥,更是牵挂着社队领导的心,不是运输紧张,就是缺肥料。你想五六月份田地里的禾苗等着肥料那是个啥光景?那硬是解急救命般迫切。季节不等人啦!

    这期间出现了小插曲,运输紧张亦可理解。缺肥料对焦急等待的社员群众,就显得不那么理智了。不是公社措施不得力,而是社员们等得不耐烦了,焦急!往往急情之下不理智而生事端。你想各队的计划得不到落实,田地里的禾苗急吭吭的等着化肥,硬是急死人!个别生产队每天安排几十个劳力去供销社等化肥。有时空等一天,一袋无获,空手而归。一次二次尤可,时间稍长,个别社员群众心中急躁,情绪激动,牢骚满腹,就有了拌蛮情绪,顾不了那么多规则了,出现哄抢化肥现象。他们不是不守法?而是看着田地里黄焦焦的禾苗,沒有肥料催生,又似久病卧床病蔫蔫的病人,无钱医治那般渴望救助。念着秋后的收获,自然牵涉到肚皮的凸凹,而是他们生畏,焦急中就显得不那么理智而生乱。为此排到前边轮次的队,更是不依不挠,针尖对麦芒般铆(顶)起来了。还出现了起哄,争吵,出手伤人事件。幸亏公社领导重视,抓得及时,同时开动全社有线广播喇叭,抓典型,造声势。大讲起哄,斗殴带来的违害及损失,形成一种高压势态,才理智地化解了一场盼肥料,引发的不必要纠分和争斗。

    社员群众中都流行:牛皮三寸三,各找各的眼眼钻!六月中旬,队长陆德高去公社开会带回一封信。是方敏的大姐方清写给弟弟的,方清说:弟弟!这一个多月来过得咋样?自你长这么大,到农村锻炼,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才是独立的开始。我也在农村呆过,就目前农村的生活状况而言,确实劳累艰苦。爸爸六月八日的生日,也不见你回来。据我所知,大战洪五月后的农村,应该比较闲了。要知道儿女永远是父母的牵挂!看得出来,爸爸生日那天,尽管来了不少客人,但爸爸过得并不开心,像有心事。我们知道那是为你还在农村而生忧,弟弟最近还是抽时间回来一趟吧!

    看完姐姐的信,一阵思念之情在方敏心中升腾。念着家里的爸爸妈妈及俩姐姐,此时恋家的情节更加浓烈。第二天早饭后,方敏去队长陆德高家交了请假条。队长想着昨天带回的信,方敏今天请假回家,不定家中有事?也不便细问。再说本地与重庆又不远,速去速归,其本人来农村表现也不错。加之农闲除等肥料外,梨树有人巡山,田间管理多个人,少个人自无防。考虑到此,队长毫不犹豫批给了方敏五天假。还催他上午动身进城,买好火车票最迟晚上就能拢重庆。方敏一阵欣喜,更是念家心切,一身衣服来不及换下,当天下午还不到六点,也就是家中正吃晚饭的时候,方敏突然出现在家门口。正围着桌子的一家人激动不已,特别是妈妈,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头到脚反复打量着方敏。

    回家的感觉真好!方敏更是兴奋,一路风尘来不及洗漱,重泛小时候那陋习,笑着双手拍了拍,又顺着裤腿使劲搓了搓,顺手接过妈妈递过的饭碗,双手捧着一阵狼吞虎咽,好歹已到家,家人并未记较。一家人此时捏嘴让着他,晓得他这一个多月来,肯定亏了胃!妈妈在心里暗笑方敏:跟监(牢)里放出来的似的!吃饭狼吞虎咽。放下碗筷,一股菜香油腻泛上咽喉,他心里一激凌:真香啊!说实话,方敏去农村也还不到两个月,此时他感觉有几年之遥!吃罢晚饭,方敏仗着轻车熟道,去厂里的澡堂浸泡洗了个澡,顿觉一身轻松。转身回家见自己以前的床铺已经焕然一新,知道是家里的款待,感觉真好,舒适!他躺下便睡觉了。爸爸妈妈知道农村劳累,加之乘车辛苦,虽说人年青,精神和体力也需要养息,才能缓过神恢复,自不去打扰他。

    唯独方清方静姐妹俩,晓得爸爸妈妈操劳。他们休息以后,姐妹俩自沒有闲着对弟弟的关心。知道男生有别于女生,男生天生大咧咧粗犷,不注重个人卫生。但也有个别男生心比女生还细,自己的弟弟她俩更是清楚,还是区别于一般女生的,这在姐妹俩心中清楚无疑。但农村的辛劳,忙乱和生活节奏,自然对他的自我调理和适应,也是一个适应及挑战,更是锻炼。从小生活在厂里,围绕父母身边,生活靠父母姐姐照料,长这么大才初次离家,能够适应环境要求,还是相当不错的。这点上姐妹俩的看法一致,对弟弟眼下的精神状态还是较满意的。特别是晚饭前弟弟的突然出现,饭桌上的举止,细心的俩姐,自然看出其间的进步。方敏也是今非昔比,朝着现代农民过渡,应该沒有问题,全家人自然打消了对弟弟下乡前的忧虑和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