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帝姬无双
繁体版

第十三章 白沟之战

    汴梁城内,宋江、卢俊义、吴用、李逵等人正在喝酒,由于黄裳失踪,而且童贯也不愿意带他们,所以宋江等人并没有参与北伐军。

    “唉,这黄统领不知怎么搞的,说不见就不见,现在连仗都没得打了,真气人!”

    李逵不满的说道,宋江见四下无人,也就由着李逵抱怨几句。

    其实他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之前征讨方腊,出力最多的却是他们,但功劳几乎都被童贯抢去了,这也让他们感到十分气愤。

    眼下黄裳失踪,他们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办,只好聚在一起喝喝小酒,闲聊几句。这时,有人前来通报,说是李纲到访,宋江等人自然不敢怠慢,赶紧接见李纲。

    “呵呵,几位都在啊,这样就更好了。”

    李纲笑呵呵的说道。

    “宋江见过李大人,不知李大人到此有何要事?”

    宋江知道李纲不会无缘无故来找他,一定是有什么事。

    “各位,因为黄大人失踪,所以今后由我接替他军中的职务,还有就是,需要各自回去备战,恐怕征辽之事不太顺利。”

    李纲有些担心的说。

    “噢,我们准备要有仗打了?”

    李逵一听,一时间有点兴奋。

    “我也不太确定,从之前传回来的战报来看。劝降是不可能了,而且这段时间敌方增员了不少人马。”

    随后李纲与宋江等人匆匆说了几句便离开了,而听了李纲的话,宋江等人也立刻动身,通知其它人做好出征准备。

    李纲接替黄裳的军务,这自然是赵柠促成的,她可不想宋江等人像小说那样被赐死。

    从赵柠了解到的历史情况来看,童贯先是劝降,尝试几次无果后才开始用兵,而且此役童贯十分自大,然而骄兵必败,最终被辽国以少胜多。

    一处院子中,赵柠正在与李纲下棋,赵桓与赵构在一旁喝茶观看,在宋朝的这几年,赵柠还能玩得来的娱乐项目就是下棋了,而且她在后世也有和一方面的特长,她来到宋朝后,平时除了练武就是看棋谱、找人下棋,所以棋艺进步得飞快。

    “妙啊,帝姬的棋艺当真是让人佩服。”

    李纲由衷的赞叹道。

    “李大人承让了,我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赵柠谦虚的说,这让李纲对她不由得又高看一分,胜而不骄,这比棋艺更为难得,之后李纲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开口问道:“帝姬,我已经让宋江等人随时做好出征的准备了,只是...此次童大人伐辽,真的会败吗?”

    听到李纲发问,赵桓与赵构十分好奇的看向赵柠,赵柠之前确实有提到过童贯征辽会失败。

    只不过大家都没有在意,认为她是不满童贯的为人,所以胡乱说的话,直到让赵桓上奏,把黄裳的军务交给李纲,并且让其手下做好备战,他们才发觉赵柠应该是有一些把握。

    赵柠仔细想了一下,自己确实太冒失了,她总想去改变一些事情,可自己目前的力量还不够。

    于是她则说道:“虽然我们表面上有十五万大军,可实际有许多都是近一年才招募的新兵,战斗经验不足,我们大宋建立之初就一直与辽国相斗,契丹人好勇斗狠,虽然之前败于金人,但并非没有一战之力。童贯一再劝降只会激怒他们,而且童贯指挥能力有限,从这几点看来,此战凶多吉少。”

    李纲听后点了点头,他也学过一些兵法,并且也曾带过兵,所以他也觉得赵柠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

    此时远在白沟之地的宋军遭遇了耶律大石的伏击,杨可世率部迎敌。

    虽然宋军人数上有着优势,但耶律大石带来的都是精锐的辽国铁骑,战斗力远高于宋军。

    辽国铁骑如同群狼般凶狠,无情的冲杀着宋军,看着部下们被打得节节败退,杨可世只好下令撤退。

    然而耶律大石已是杀红了眼,并不打算放过他们,带领骑兵继续追杀,而战场另一边,在辽国将领萧干的英勇作战下,宋军没能攻破防线。

    不久后,西路大军败退的消息传来,导致宋军士气低落,萧干看准时机领军杀出,迅速将宋军东路的大军击溃。

    得知东西两路大军都失利,童贯是又怒又恐,他想不明白辽国竟然还如此厉害,其实这也难怪,自从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已经一百多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了,自然是不清楚辽国的战斗力。

    随后童贯下令,暂退雄州,从长计议。而耶律大石却不是这么想的,好不容易打出来的士气,自然是要一鼓作气,彻底击垮对手,于是耶律大石与萧干合兵一处,一同杀向雄州。

    “报!辽国大军已经追来,距此还有五十里。”

    听到斥候来报,童贯变得更加害怕了,于是他便安排种师道留下断后,而他自己则是全速赶往雄州。

    种师道接到命令后,虽然不满,但身为将领,迎战辽军是分内之事,所以就立刻部署了起来,一段时间后,耶律大石带人前来,看到宋军井井有条的列阵,忍不住点点头说道:“看来这宋军之中也不全是无能之辈。”

    一旁的萧干也看到的宋军的阵势,从中感觉到一股无形的杀意,他看向耶律大石,申请中似乎在询问是否还要继续进攻,耶律大石思索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发起进攻。

    “将士们,给我杀!”

    随着耶律大石一声令下,辽国士兵们发起了冲锋,最前面的自然是他们的大辽铁骑。

    看着辽国骑兵一步步逼近,种师道依旧面不改色,在靠近一定距离时,辽国骑兵们纷纷拉弓射箭,一阵箭矢如大雨般倾盆而来,见状,种师道挥手下令:“举盾!”

    持有盾牌的大宋士兵听到命令后,齐刷刷向前一步将盾牌举起,排列有序,根据每个士兵的位置分别挡在前面和上方,将每块盾牌拼接在一起形成一面盾墙。

    盾墙挡下了大部分箭矢,但总有些箭矢的角度特别刁钻,从缝隙中穿过射中士兵。而宋军方面也发挥了人数众多的优势,在有士兵中箭后立刻有人补上他的位置,受伤的人也很快能转移的后方。

    看到箭矢被抵挡,辽国铁骑很快发起了第二轮箭雨,结果与第一轮相差无几。而此时辽国骑兵快要冲到了宋江面前,种师道再次下令:“起!”

    只是简单的一个‘起’字,但却给辽国骑兵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只见前排的宋军手中拉起一根麻绳,绳的另一头绑着一根用竹子加长过的长枪,一根根长枪拔地而起拉起,枪头准者辽国骑兵。

    由于辽国骑兵冲锋的速度快,现在距离也比较近,一时间停不下来,纷纷撞向长枪,长枪穿透战马,马上的士兵也坠落到了枪阵中,哀嚎声瞬间响彻战场。

    “放箭,轮番射击!”

    种师道此时立刻命令弓箭手放箭,因为长枪承受不住多少次冲击就会折断,箭雨一阵接一阵的降临战场,只不过这一次却是射向辽国军队,辽国前方部队在箭雨的密集攻击下损失了不少人马。

    “传令,骑兵分散两翼,步兵中间开路。”

    耶律大石也沉声下令,让骑兵分散为两翼,从两边进攻,这样也能分散箭雨的密集程度,并且让步兵从中间杀来,步兵中靠前的人同样是举着盾牌,后方也跟着弓箭手。双方进入射程范围后,开展起了弓箭战。

    只不过宋军只是人数众多,论射箭术还是辽国技高一筹,就在这时,宋军中路步兵突然让出一条通道,宋军骑兵立刻从中杀出,以骑兵冲锋步兵。

    辽军骑兵已分散至两翼,只能是放箭牵制,可惜的是宋军骑兵战力不足,冲锋到一定程度时便被当下,双方的战斗也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萧将军,此时只能靠你出手了,今天遇到这位宋军将领显然有几分本事。”

    耶律大石对萧干说道,萧干闻言点了点头,随后纵马而出,往战场而去。

    这位萧干其实武功了得,论单打独斗辽国之中无人是其对手,因为在他小时候曾听过一个传说,在辽道宗时期辽国曾经有过一名南院大王,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萧干对其非常崇拜。

    并且据说这位南院大王成长于宋朝,在中原武林中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所以萧干年轻时也前往宋朝游历,并在学习到了武功。

    萧干逼近战场时纵身挑起,脚踩马头腾空而来,宋兵见到后赶紧放箭,萧干冷哼一声,挥动手动大刀,以自身内力配合刀法形成一道道刀罡朝宋军劈来。

    刀罡所过之处箭矢炸裂,尘土飞扬,宋军士兵们更是被刀罡一斩而亡,宋军的几名将领见状纷纷向前迎战,可谁知与萧干交手不到十个回合便被斩于刀下。

    宋军的阵型很快就被萧干打出一个缺口,辽军瞬间士气大增,一拥而上。

    种师道见状,重重的叹了口气,立刻下令撤退,而辽军则乘胜追击,萧干更是无人能敌,宋军伤亡一时间急剧增加。

    不过此战辽军也伤亡了不少人,因此耶律大石并没有持续战斗,只是把宋军逼退至雄州后,便让军队围城。

    雄州城内,宋军士气低落到了冰点,童贯更是失魂落魄的瘫坐在地上,脑海中不禁想起当初在皇宫内,柔福帝姬说自己出征一定会大败,当时他还觉得那就是无稽之谈,完全是对自己有偏见,可如今的情形就如同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耳光。

    这时一名将领说道:“童大人,如今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向朝廷求援,二是向金人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