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曦
繁体版

第二章 买卖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亮,李毅就被村里的动静吵醒。当他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出房间时,李母已经早早起床招呼其洗漱了。

    “小懒猪,终于舍得爬起来了呀?”

    “妈,我今天可没有贪睡,这不已经爬起来了吗?”李毅一边接过母亲递来的湿毛巾把脸一擦一边反驳道。

    “今天确实比较早,但是你说是你自己爬起来的,我可不相信。”李母打趣的说。

    “我就是好奇嘛,嘻嘻,话说今天怎么这么热闹?”

    “我也不是很清楚,听隔壁你婶婶说好像是王地主家在变卖地产物什这可是稀罕事,你爸爸一早就赶过去了。”

    孩童一听这事,立马就来了兴致,快速冲出门,也顾不得其母亲在后面不断的招呼。

    待李毅跑到村中广场时,这里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密密麻麻的人挤来挤去,已经难有下脚之处。好在其年纪较小,身子不大,辗转之间已经挤进去了不少。

    人堆围成的圈子,越往里越密,也就越难前行。就在他进退两难之际,只觉得一双大手自其腋下探来,不待有所反应,大手一拉一举,身体被抬过人群头顶,视野从下而上拉高,立时开阔起来。

    大手的主人将李毅往头顶一举,后者就牢牢的骑在了他的脖子上。

    “爸,你能不能轻一点?”孩童似是被弄疼了,大声抱怨。

    “呦吼,你还埋怨起你老子来了,就你这小身板,几斤几两自己没数嘛?要不是我及时给你捞起来,一会儿就成大饼咯。”李父被儿子说了也不脑,笑呵呵的调侃。

    “略略略,就算你不帮忙我自己也能进去的。”李毅底气略显不足了。李父依旧笑笑,并没有驳斥这个宝贝儿子,而是将目光继续投入到广场中央中。

    王家在附近一带盘踞百十年了,他们几代人自家的地都因各种缘由买卖给王家的。长此以往,王家家产越来越多,再加之几代人的精心经营,家业也是愈发庞大。

    十里八乡的许多农民都是给他们家做佃农,以维持温饱。如今乍一听王家要变卖家产,大伙都觉得诧异,一大早都跑来围观。

    “各位乡亲父老,大家静一静。”广场中央,王家老管事在众多下人簇拥下,扯着脖子大声喊到。旁边还摆着一张大桌子,上面放着笔墨。

    “今天的事大家已经基本有了了解。王老爷啊,在城里置办了家产,如今要举家搬迁到城中享福去了,乡下的田地物什,实在是懒得打理照料,故此今天在这里将部分地产,以及全部的牛羊,器物,通通变卖了啊,考虑到东西太杂太多还涉及外村的田地,预计用三天时间进行销售,如此好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地主的田地,说白都是几代人积累剥削下来的,上有官府认证,下有家奴保护,就算自己不耕种,租给别人也能为自家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非到万不得已,轻易不会卖出。

    如今众人一听有地要卖,原本喧哗的人群在一刹那的静止后便爆发出更为强烈的震动,大家纷纷往前面涌去,使得本就拥挤的场地愈加的纷乱。

    李毅看到这一幕,立时感觉头皮发麻,如果自己依然待在下面,现在估摸着真成肉饼了。

    其父李永超倒是面色如常,肩上虽然扛着儿子,但年富力强的他浑身是劲,没几下就涌到了广场最前面,留下几个没挤过他的汉子在后面骂骂咧咧。

    “大家冷静,不要乱,东西不少,大家都会有份的。还有东家也说了,田地牲畜只要银钱,只要银钱。”王家管事在拥挤的人群中摇摆不定,好在身边有几个为东家办事的壮汉相助,才使得其勉强在桌子上站定,事先备好的笔墨已经在慌乱中打翻,弄的一片斑驳。

    好在大家一来只是想看个热闹,二来听到要用银钱买卖大部分人都熄了火,现场秩序渐渐安定下来。作为乡下人,他们中部分人都还是有自己的家产的,只是大多是鸡鸭,田地等,少有人会囤积大量金银。部分人连一亩三分地都没有,常年给王家当佃农,勉强只能混个温饱,要叫他们拿出银钱简直就是妄想。当然,事无绝对拥有银子的人家也不是没有,村里有些个大户人家手里还是攥着点东西的。

    老管家一看人群恢复秩序,颤巍巍跳下桌来,只手扶住桌角,大口的喘起气。看着一地的狼藉,心中暗自庆幸没有将地契等贵重物品提前带来。

    “各位,老头子我只是提前来告知相关事宜,具体的安排和事务王老爷待会儿会亲自过来安排,老朽只是打个下手,还叫乡亲们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众人听罢,知道事情一时半会不会有什么结果,索性也就不在围着,纷纷四散开来等待,更有甚者已经在往家里赶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头渐渐高升,在场者多有不耐了。李毅父子倒也不着急,端着看热闹的心态,找了个阴凉处坐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天来。

    “各位乡亲,实在是抱歉事务繁忙拖延不少时间,让诸位久等,老夫在这里给大家赔个不是。”就在一众人都不耐烦的时候,王成才姗姗来迟,边往广场中走来边抱拳向众人致歉。只见其身后乌泱泱跟着一大堆人,或抱或挑或牵众下人手中都拿着不少东西。其中有两个人倒是和众随从有异,二者皆两空空手随在王成左右进入场地。

    左边那人白发白须,老态龙钟,一身文士长衫浣洗的发白,正是王家村百十年来第一位举人,王成带此人前来,估摸着是让其为交易做个见证。至于右手位之人,则是一个幼年童子,粉雕玉琢,衣着华美,正是小少爷王进。

    “诸位,因为涉及田产买卖,按照规矩需要有官家认证的人作见证和担保,方才便是去请王老先生来主持此事,这才耽搁了,还望海涵。”王成来到广场中央,然后抱拳四顾道。

    “想必我王家之事诸位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老朽早年在外闯荡,幸得贵人相助,积攒出了一些家产。只是现如今年事较高了,子孙后代也需要一个好的发展空间。”

    老者环顾四周再次张口说道:“所以,经过我的考虑,决定将村中田产变卖,然后进城养老。老夫在这里给大家承诺,买卖绝对公平公正,有我本家王老先生在此见证。”

    场中众人早先已经提前从管家那里听得一些消息,如今正主亲自下场解释说明,心中已经确信了七八分,手中有些积蓄的人已经再次往里面挤去。

    “爸,我们要进去看看吗?”在场边坐着的李毅转头看向一旁的父亲。

    “当然,瞅瞅又不要钱,再说现在还没有到饭点,来得及。”说完,立马一把将李毅往肩膀上一抄,扛起后者就又挤上了去。

    “再重申一遍,我们只收银钱,不要实物和地契,有意向的父老乡亲可以来看看啊!”广场内,管家站在一边,当着东家的面又将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待会儿我们会将要变卖的东西一一罗列,并进行报价,然后根据在场众人中出价最高的人敲定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概不赊账。”

    “现在,我向大家出示第一件东西。”只见吴管家从身后的佣人拿的众多东西当中抽出一张泛黄的纸张,并向众人展示出来:“这是村子后山的三亩水田,东家报价三两银子卖断,有意者请出价。”

    “四两三钱!”管家声音刚落,马上就有人报上了价。

    “四两八钱,这地我都租两年了,还是卖给我罢。”这边报价声刚落,马上又有人大声喊道。

    “五两!!”

    ……

    随着一轮一轮的报价,这几亩好田最后以五两七钱的价格卖给了一个中年大汉。紧接着又马上开始了另外的拍卖。

    一边的王成看着火热的情景,点了点头,引着刚卖下地的汉子来桌前,在早已经准备好的新地契上各自签字画押,然后再交给一旁白发苍苍的王举人签字作保,交钱交契后一份买卖便做成了,紧接着又重复起刚刚的行为来。

    “爸,我们家有钱嘛?”

    “我不知道啊,家里的东西都是你妈妈在管理,我自己不碰钱的。你问这个干嘛?”

    “……”

    李毅无语:“大概有多少你有印象吗?”

    “估摸着三四两,也可能四五两,你妈妈也不说,我也想不起来问。”

    “怎么就这么点,这么多东西我们就这么干看着啥也不买一点吗?”

    “臭小子,你还嫌少了不是。这年头能攒下钱来的人家不多了,小小的几两银子还是你老子和你妈妈省吃俭用抠出来的。”李永超一听儿子嫌少,马上火气就上来了,报复性往李毅小腿上轻轻一掐疼的小子龇牙咧嘴直抽凉气才缓过来。

    “不过你说的也不错,这种机会你老子我倒是平生头一次见,咱两回家问问你妈妈,看看她的意见。”说着,李永超就马上往人群外面挤去,年轻人强大的力道让一旁的几个老头直骂咧。

    父子俩一路小跑着回到家中,家中饭食正好熟了。

    “哟,你们父子俩机会倒是把握的正好,我前脚刚做好饭,紧跟着就看见你们踏进家门口了。”李母孙琴一边调侃一边为父子俩准备碗筷。

    “运气好,运气好。”李父借过餐具,先为老婆盛了一碗玉米饭,然后才给父子各盛了一碗。

    “妈,今天村中可热闹了,王地主家卖的东西一摞一摞的,累坏了好几个佣人呢?”

    李毅人小嘴快,吧啦吧啦的就把刚刚广场中发生的事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

    “哦?”李母一听,瞬间来了兴趣。“说的也是,那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拿来置办一些东西。”转而又问李毅父子道:“你们有没有什么想买的东西,说说你们的意见吧。”

    父子俩听到孙琴询问,抬起头对视了一眼都不吱声,然后继续闷头干饭。见此孙琴已经明白,两个人都不是有主意的,于是便提议下午一道去看看,再作商量。

    待得李毅一家三口来到广场,其上的买卖已经进行老大一会儿了,人也稀稀拉拉的,不少人是回去筹钱了,没钱的已经将热闹看了个够自顾散去。但是广场周边还有着不少的东西,李毅甚至还看见了他照料了一年多的三头牛。

    “妈,妈,看这就是我照看的牛,可听我的话了。”孩童一看到这几头牲畜,立马高兴的拉住其母亲介绍到。

    孙琴循着儿子的指引看去,立时就见到三条强壮的水牛,被拴在树下悠闲的打着盹,她眼睛一亮,暗自点了点头。

    “王老爷,不知道你家这几头大青牛作价多少啊?”孙琴拉着小李毅来到桌前,开口问道。

    王老爷似是有些疲惫,抬起眼皮来看了看询问的人一眼待看见旁边的李毅似是将其认了出来,淡淡开口道:“是小毅妈啊,牛现在还没有报价,看在你家孩子照看这牲畜不短时间,你家要是能拿出四两银子就牵一头走。”

    李母眉头一皱,这个价格还是偏高了“王老爷,我是诚心实意来问价的,您再看看能不能再让一些。”

    王成顶着大太阳坐了不短时间,有些烦躁,本想开口训两句,但是刚开口似乎想到了什么,强压下心中的不满。

    “看在同村的份上,便宜你家两钱银子吧,三两七钱,去挑“”一头然后到这里来做个公正。”

    孙琴无奈,知道这已经是其最大的让步,也就没有多说什么,道了声谢,拉着父子俩就朝那几头牛走去。

    一家子人挑来挑去,最后选中了最壮的那一头。这年头牛是重要的劳动力,再加上是地主家的,有人(李毅)专门认真管理,所以养的又高又壮,脖子上的铃铛随着头的甩动当当当的响。

    孙琴心疼的从口袋中拿出银子交付给王家管事,之后在老举人那里开了张字据,按了手印,便叫上李毅父子牵牛离开。

    “爷爷,为什么那头牛要栓个铃铛呢?”这时,初显俊秀的小王进来到了王成身边,好奇的问道。

    “哦,因为它太调皮了怕它跑丢。”

    王成一边看着李家三口的离开一边回答孙子的问题。只是在他的视线之外,也有一名汉子在悄然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