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时空公司,总裁朱元璋!
繁体版

第81章平庸的勤奋皇帝!

    现在的朱由检已经完全没有了自信,甚至在朱元璋和朱棣两人的面前,都不敢再自称为“朕”了。

    原因很简单,这个皇帝没有当好,实在是没有那个脸面了。

    萧然倒是很能理解朱由检现在的心态和想法。

    虽然说这位末代皇帝算不上是一个多么厉害,能够开创盛世的君王,但是,如果不是到了明朝末期,弄出来了这么多的天灾人祸,他简简单单的当个守成之君还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崇祯皇帝你说的这一点,其实和你自己也没有多少关系,只是纯属你倒霉而已。”萧然看着他满是自责歉疚的模样,默默地补充了一句。

    他到现在能够坚持下去不摆烂,不破罐子破摔,其实心态就已经很好了。

    只不过,明朝的终究是在崇祯皇帝的手上灭亡的,有一些骂名,他在后世也是不得不背负的。

    想到这里,萧然也是有些头疼:“但是,李自成也是现在不得不处理的一个心腹大患,他会一直骚扰得开封不得安宁。”

    “现在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情,如今已经是十月了,但是在十二月,李自成与罗汝才会再攻开封,历史轨迹上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提拔陕西巡抚汪乔年为陕西三边总督,驰援开封。”

    “但是这一次,也没有办法完全打消李自成的势力,到了崇祯十五年二月的时候,李自成又擒杀汪乔年于襄城。朱由检被迫放出关在狱中的孙传庭,拜为陕西三边总督。”

    听着李自成短短三个月内,就已经连续两次出兵骚扰开封,朱元璋的脸色就已经变得极其不好看了起来。

    身为马上皇帝的朱棣更是觉得叔叔可以忍,婶婶都不能忍!

    “他娘的,一次次地挑战朝廷的权威,竟然还解决不了,朱由检,你养的军队兵马呢?那些人究竟是干什么吃的?”朱棣忍不住的对着朱由检训斥着。

    之前倒是还能够理解,朱由检实在是有些倒霉,遇见了接连不断的天灾。

    但是天灾即便是有,军队的培养上总不能荒废吧。

    不过,要是萧然知道朱棣心中的想法,也只能说,实在是当初朱元璋的打仗的时候有朱标镇守大后方,朱棣打仗的时候他也有个好大儿在家里操持粮草后勤。

    以至于,这两位皇帝,并没有亲身体验过多少粮草军备不足的痛。

    实在是因为,两人都有好大儿!

    萧然默默地补了一句,就像是一把刀子直接割断了最后一根绳索:“其实倒也不只是那么两次而已,后头还有。”

    “崇祯十五年的夏天,便是李自成第三次围攻开封,他在朱仙镇之战中歼灭督师丁启睿、保定总督杨文岳等所率援军,当时崇祯皇帝催孙传庭出师救援,但是也不太行,直到九月份的时候,黄河堤溃,开封城毁,李自成不再进攻开封。”

    “而十月的时候,孙传庭出潼关,兵败郏县,退回关内,李自成于闰十一月攻陷汝宁,杀杨文岳,控制河南大部,继而转战湖广。”

    “一度被丁启睿等压制的张献忠也再次活跃于南直隶,五月攻陷庐州,七月破黄得功、刘良佐部于六安,在崇祯十六年初转进湖广。”

    朱元璋饱含着怒气,伸手拍了下桌子:“好好好,咱之前做的准备,如今算是派上了用场了。”

    “老四!之前咱们准备的兵马粮草,全都给咱拉过来,还有那些武器也安排上,到时候,不给李自成这等乱臣贼子一点颜色瞧瞧,老子就不是朱元璋!”

    “爹!儿子一定要打得这些人知道疼知道错!”

    萧然在一边默默地擦了一下额头上不存在的汗,这父子两人,还真是武德充沛啊。

    “只是,李自成的事儿也还有两个月,我寻思,现在最要紧的是,肃清一下朝堂上的贪官污吏。”

    “如今的东林党可是一家独大,大明会进入负循环的状态,这些人实在也是功不可没啊。”

    萧然是真的看不惯那些人了。

    倒不是说他在历史的见解上偏向于魏忠贤,不喜欢这些世家大族,而是这些东林党干的实在不是人事儿,在他们的心中就是流水的朝廷,铁打的世家。

    他们不在乎朝廷是谁当家,反正只要势力和权力在手上,无论皇位上的人姓朱也好姓李姓王也好,他们的地位就能一直稳固下去。

    还有一些风闻奏事的言官就跟现代的部分无良媒体一样让人讨厌。

    反正在萧然看来,明亡是多方面原因,第一党争不断内部人员相互拆台,第二皇帝的能力有限。

    崇祯性格猜忌多疑和没有担当,这一点占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第三就是天灾不断,明末正好赶上千年难遇小冰河纪,要知道明末的时候渤海都结冰了。

    主要的,是朝堂之上的贪官污吏不少,甚至是能够说,到了明朝末期,贪污已经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和朱元璋把持朝政的时期完全不一样。

    这一点,萧然是真的不得不跟朱元璋告状了。

    “大姨夫,实在是到了崇祯的时期,贪污已经到了连皇帝都没有办法的地步了。”萧然看着朱元璋,默默的吐槽,“当年你制定的那些防止官员贪污受贿的条例,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作用也变得没有多大了。”

    “按道理说,在一般情况下,古代在提到贪官污吏这四个字的时候,不但老百姓恨得咬牙切齿,皇帝肯定也会气得不行,对贪官污吏进行惩处。”

    “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在贪腐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哪怕是皇帝亲自号召清廉自守,也一样会被人顶回去。”

    朱元璋听着萧然这话的开头,脸色已经变得极其难看起来。

    只是,他并没有打断萧然的话。

    朱棣也是略微沉默,明白一旦当臣子的势力过去强大,并且朝廷上的这些大臣全都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皇帝也就相当于一个摆设了。

    萧然继续说道:“这个问题早就出现,在公元1628年的时候,当时刚刚登基为帝的崇祯皇帝立志要有所作为。于是他就明发上谕,号召群臣发扬‘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的精神,跟他一起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然而让崇祯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号召刚刚喊出去没多久,一个叫韩一良的户部给事中就给他上了一封奏折。”

    说着,萧然朝着朱元璋的方向看了一眼,对着他说道:“接下来我要说的东西就有些刺激了,大姨夫,老爷子,你们两先做好心理准备哈。”

    朱元璋和朱棣两人对视一眼后点点头。

    朱元璋道:“无妨,你就说吧,咱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那么差。”

    萧然点点头:“好,那我就继续了。这个韩一良在这封奏折里告诉崇祯说:如今这个年代,干什么不用钱?当官的又有谁不是为了钱?”

    “并且他还有一份关于贪污贪得理直气壮的言论。他表示,从当官开始,升官、考核、社交没有一个地方不用钱,大家的俸禄又那么低,一个月的俸禄都不够随一次份子的钱!”

    “不贪还能怎么办?再说这官是靠拿钱买着升上去的,不贪怎么捞回来本钱?如果皇上真想朝廷达到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的境界,我建议您先抓几个典型从重处理,以表明您的决心!”

    “干他娘的!”刚才还说不会生气的朱元璋,现在气得脸都红了,一句粗口直接骂了出来。

    “啥叫官是靠拿钱买着升上去的?咱大明还能买官卖官?还有,随份子何时要那么多钱?朕不是规定过,任何人情往来,不得超过五贯钱?”

    朱元璋现在简直气得不轻:“这个韩一良在哪儿?咱现在就把他扒皮充草了!”

    萧然撇了下嘴巴:“这也不能完全怪他,这不是还有人助长他的风气。虽然崇祯当时想着的是借此套话,但是没成功不说,还让那些大臣误以为他软弱。应该算得上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朱棣的脸色也跟着严肃起来:“你这是什么意思?”

    萧然接下来说的话,就显得有些阴阳怪气了,不过,也没有扭曲事实:“要说崇祯皇帝还是有点心胸的,他看到韩一良的奏折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大喜过望。不但让韩一良当着群臣的面读了一遍自己的奏折,还当场表示想把韩一良升为佥都御史。”

    朱元璋听着,本来想给朱由检一鞋底子的,但是想到刚才萧然说的那句话,心中寻思,他这举动的背后应该还有内情。

    手中捏着鞋子,便还没有冲动。

    萧然也将后面的事情慢慢说出来。

    “不过这时候吏部尚书王永光说话了,他请求崇祯皇帝让韩一良点点名,说说当朝大臣里哪几个比较典型。”

    “崇祯皇帝一听有道理,就让韩一良点几个名出来。”

    “然而让崇祯皇帝没有想到是,即使是有他这个皇帝亲自撑腰,韩一良还是唯唯诺诺,坚持不肯当众点名。”

    “要说崇祯皇帝也不算傻,他也想到了让韩一良当众点名太为难人,于是他也没有继续当场为难韩一良,而是让他换个时间向自己密奏。”

    “但是让崇祯皇帝没有想到的是,他等了几天之后,韩一良不但没有向他密奏点名,反而改了口风,说自己很多事情也只是听说的,详细情况自己其实也不太了解……”

    “这一下可把崇祯皇帝气了个半死!当场就把韩一良撤职了。”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崇祯皇帝对韩一良的撤职处理可不算“从重”,因为按照封建社会的法律,韩一良此举涉嫌“欺君罔上”,属于那个年代十个“不赦”之列,可以带全家“地府游”的重罪之一!

    说谎真的是要分对象看年代的,在封建社会跟皇帝说谎,那真是要***的。

    为什么韩一良宁可冒着“***”的风险,也不敢跟崇祯皇帝说实话呢?

    那是因为即使是在皇帝掌握着绝对权威,是半人半神“天子”的封建王朝,也有比他更加让人恐惧的存在——潜规则!

    得罪了崇祯皇帝只是可能会让韩一良***,但是如果韩一良违反了潜规则,那他全家绝对会不得好死!

    不过,这里头的这些弯弯绕绕,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个当过皇帝的人都明白,萧然也就没有直接说出口来了。

    仅仅从韩一良前后的表现,就能够看得出来,他心中的想法和顾虑。

    其实纵观历史的话,萧然寻思了一下,在从明朝晚期一直到清代末期的官场,法律经常会被官员们用欺上瞒下的方式绕过去,在吏治松弛的时候甚至可以公开踩到脚底。

    但唯有潜规则,每个官员都必须遵守,不然下场只能是身败名裂,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但是这种强大的潜规则的源头,是从明代初期开始形成的……

    萧然也不知道,朱元璋意识到了没有。

    也许意识到了,他也不会承认?

    不过话都已经说到了这里,萧然还是觉得要提一嘴。

    “大姨夫,这个事儿吧,主要是有个词叫做物极必反,你当皇帝的时候官员的俸禄低是公认的,所以官员如果都奉公守法,日子将会过得非常的贫困。让手里掌握着权力的人受穷,这就像让饿肚子的狼去当牧羊犬一样,吃饱的情况下它还想开荤呢,饿肚子不偷羊吃那就见了鬼了。”

    “所以大明从洪武朝开始,贪官污吏就层出不穷,这些官员一个个的传统联合,也就渐渐的形成了一套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所以会出现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的情况。”

    “说白了,大姨夫,你杀了半辈子贪官,但根本制度上是止不住贪官的发展的。只不过你锃光瓦亮的大刀顶在脖梗子上,虽然不能完全治住贪腐,但贪官污吏们好歹也不敢张狂,只敢偷偷贪,悄悄拿。”

    朱元璋听着话锋一转,又到自己头上了,顿时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