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出彩的水浒龙
繁体版

第39章 花家商议搬迁事 喜夏痴等命定人

    花逢春是十四岁的少年,正是崇拜英雄的年龄,听得如痴如醉,眼睛时星星闪闪。

    等到李俊说完,花逢春忍不住道:“想不到害这短短时间里,伯父等人就做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了。要是我能跟着伯父干上几场,就不算虚来人间走一回了。”

    李俊叹道:“朝庭不辨忠奸,金兵南侵,天下兵荒马乱,大宋的人以后想平安自在过日子难啊。到时候不是没你表现的机会,是你想躲都躲不过呢!”

    花逢春神色黯然:“我父亲本有一个家境不错、和睦温馨的家庭,要不是在乱世中,一辈子应该过的舒舒服服,和和美美。

    没想到屡屡受到奸佞小人的谋害,被形势所逼与各位伯伯叔叔聚啸山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更没想到为朝庭进战沙场,九死一生,终于凯旋班师之后,还被奸佞天天谋算残害,连我们这些家人也不放过。我这次坐牢,祸根还是高球……等奸佞国贼那里。

    伯伯,逢春想好了,以后一生就追随伯父,赴汤蹈火,决无二心。”

    李俊:“好!我们走吧,加快速度赶到你们家里,尽早把你的家人接走,免得夜长梦多,迟则生变。”

    逢春又问李俊:“伯伯,你杀敌的时候为什么不用兵器,枪到秦校尉的长枪也只用了两三下就丢了,难道赤手空拳还强似兵器在手?”

    李俊笑道:“我自得到一龙二虎三牛之力后,这些平常兵器都嫌轻了,用着不顺手,真的还不如一双拳掌能随心所欲杀敌。”

    逢春心灵一动,想到了什么,只是暂时不宜开口,等到了花家寨视情而言。

    逢春此时伤势痊癒,又吃饱了,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玩心躁动。兴致勃勃地对李俊道:“伯伯,你一路辛苦,就让我骑马驽缰吧。”

    李俊也想看看逢春的骑术,当即应允。两人翻身上马,逢春双腿一夹,缰绳一抖、大喝一声“驾!”那马像有灵性,与逢春意念相通,忽然四蹄离地,腾空而起,闪电般冲出,寻着大道奔腾而去。

    看着花逢春精湛的骑术,李俊暗喜:不愧将门之后!虎父无犬子啊。

    十几分钟后,战马载着二人重归界牌镇。李俊吩咐逢春勒住马,二人下了马走进店铺,为花逢春买了一身新衣裳换上。又买了一匹好马,就两人各骑一匹,只需驮一人马就轻松了,速度也会更快。

    两人重新上马,逢春带路,直奔花家寨。虽然月色朦胧,但大道看的清楚,骏马的速度并不比白天慢。

    一夜辛苦,奔腾四百里,天亮时赶到花家寨。

    花家寨原名清风寨,后来梁山好汉全部被朝许招安之后,花荣为朝庭征战屡立战功,名气极大。当地人为了彰显清风寨与梁山好汉的渊源,干脆就把清风寨改作花家寨了。

    花家寨是个古镇,虽然没有县城大,却也小不了多少。有几百户人家,两千多人口。

    花逢春到了自家大门口叫开门,开门的老奴看见是花逢春回来了,喜极而泣:“少爷,你终于回来了,我这就去报告主母。”

    花逢春陪着李俊进了大院,在客厅喝茶,过了两三分钟,赵氏急冲冲地赶来,抱着儿子就哭开了。

    花逢春安慰赵氏道:“母亲,我没事了,一身伤痛也被李俊伯父给治好了。这次侥幸从牢房生还,全靠伯伯拯救出来的。若是伯伯晚来几天,孩儿就被折磨死了,这一生怕是再难见到母亲。”

    赵氏这才看到坐在客座的李俊,一边泪下如雨,一边给李俊行礼道万福:“伯伯救命之恩,花家没齿不忘。”

    李俊抱拳回了一礼:“嫂嫂不必客气,这是份内之事。只是逢春刚出虎穴,并未彻底解除后顾之忧,望嫂嫂从长计议。”

    花逢春把李俊杀县令、劫牢房,救出逢春的详细经过一一说出,最后道:“孩儿坐牢,全是高球的心腹手下所为,这劫牢大事,高球奸贼必定不会放过,追查起来,只怕花家寨要满门抄斩,鸡犬不留。所以我们宜早不宜迟,尽快搬离花家寨暂避风头。”

    赵氏倒也果断:“我也略知奸贼们的那些龌龊之事,他们是容不得忠良之后存世的。好,我马上叫你二位姑姑出来商量搬迁之事。”

    赵氏话刚落音,秦明的夫人花惜春走进客厅,给李俊道了万福说:“李俊哥哥,谢谢你救了逢春,大恩大德我们牢记在心,想我哥哥英灵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你的。”

    李俊叹了口气道:“花寨主早就预知到有此灾祸了,半个多月之前就托梦给我,托我照顾好花家满门。”

    李俊把宋江、吴用、花荣、李陸联袂送梦的事说了出来,并说了与燕青、二童到楚州蓼儿洼求证和后来所发生的事一一说了出来。

    花惜春、赵氏同时叹道:“万事有注定,命也、运也。”

    赵氏问花惜春:“大姑,逢春和李伯伯的意思是要我们尽快搬走,免曹灭门之祸。你的意见呢。”

    花惜春道:“这是最明智的做法,我全力支持。只是我妹妹执念甚重,怕是有些麻烦,嫂嫂你去说说她,或许能说的动。”

    李俊不知花家的事,听了秦明夫人的话,狐疑难猜,难道还有人愿意留在此地送死不成。

    花逢春看着李俊疑惑的眼神,解释道:“我二姑花喜夏力大无穷,十五岁的时候在一个神秘山洞里拾的一把重剑,带回来后就对我父亲说:“此剑叫开国剑,是我夫君之物,谁能将此剑拔出剑鞘并舞动,就是我的夫君。我这一辈子是夫君的持剑侍女,剑的主人不来,我一生不嫁。”

    二姑从此就时时伴着此剑,从不离开一步。并且说她这一辈子就守在花家寨等候夫君来拿剑,哪里也不去。

    我父亲甚是惊奇,遍邀天下英雄好汉来将此剑拔出剑鞘,却无一人能拔的出,大多数人别说把宝剑拔出剑鞘,连拿都使不动。拿的动

    拔不出的人则说,这剑鞘与剑是铸在一起的连体剑,不可分开的,谁也拔不出。花家的二小姐注定是要孤老一生了。

    时间过去了十二年,二姑都有二十七岁了,能将开国剑拔出剑鞘的人还没出现。现在连我母亲、大姑也相信剑鞘与剑身是连体的了。暗道二姑命苦,注定要孤老终生。

    伯伯有一龙二虎三牛之力,你莫若去试试。若是能拔出来,岂不是美事。伯伯你别看我二姑力大无穷,就认为是莽女村妇,其实二姑与大姑一样,都是万里挑一的美娥。而且二姑身上蕴藏着一般强烈英气,巾帼美人的魅力更甚于其他寻常美女。你看了之后,就知我所言不虚了。”

    李俊听了哈哈大笑:“逢春侄说笑了,天下哪有拔不出剑鞘的宝剑!”

    花逢春认真地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既然有使人变得智慧聪明的智慧果,让人力量无穷的一龙二虎三牛果,当然也就拔不出剑鞘的宝剑。”

    李俊语塞,颇感赧然。

    说着说着便是早餐时候,忽然门人向逢春禀报:“街中来了十来个大汉,声称要拔开国剑。”

    花逢春暗道,若是有人拔出开国剑,二姑就答应搬离花家寨了,这是好事,立即就同意了:“把我二姑请出来,让那些人来试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