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圣师
繁体版

002 我可没骂他朱元璋

    小香居内。

    陈理舒服地打了一个嗝,一边剔牙一边眯着眼睛晒太阳。

    余光看到那小太监正盯着自己,不禁一笑。

    “你小子,虽说好学是好事,但你求知欲也太强了,都不让我好好休息舒坦一番呢!”

    小太监嘿嘿一笑。

    “也罢,我就给你接着讲讲,嗯,上次说到哪里了?”陈理坐直了身子。

    小太监连忙又递过来一杯茶,道:“大哥,上一次您讲到了水稻新品种。”

    “嗯,可有不明白的地方?”

    小太监苦笑说道:“都不明白,明明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怎么可能一脉相承?就算都是谷物,可水稻和小麦,总不能培育出一种新的谷物吧?”

    “我尝听闻说物以类聚,便是民间婚娶,也讲究门当户对,大哥说新品种这事......小弟总觉得不靠谱!”

    陈理吃饱喝足,心情也好,不由得笑道:“你这小家伙,懂得还挺多?不过,你又怎么知道你所见的所谓不同的东西,是天生不同呢?万一是你不知其妙处,而它们原本就是最佳之合呢?”

    小太监不由得迷惑,“还请大哥仔细给我说说。”

    陈理吐出剔牙的树枝,懒洋洋说道:“我来问你,你可读过书?可知道晏子春秋?可听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小太监羞赧点头,“小时候倒是听父母讲过。”

    陈理不由得好奇,“咦?你一个小屁孩,更为宫中太监,居然还读过晏子春秋?那你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小太监嘿嘿一笑,挠了挠头,道:“这是出自春秋中晏子使楚一文,说的是晏子面对楚王刁难,不卑不亢言语回击楚王的故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一样。”

    陈理点头赞道:“说的一点都不错,嗯,好,那你既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就好办了,我来问你,无论是橘,还是枳,为何同一种果树,在不同的地方就成不不同的水果呢?无他,环境不同,结果当也不同!”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环境下,通过一些手段,可以让一种事物出现不同的结果!”

    “但归根结底,二者还是一脉相承的!”

    陈理指着院子角落的谷物,道:“你看,这是你给我拿来的普通的水稻,然我且问你,你可曾见过谁家的水稻借出的果穗比它们的大?”

    小太监转头看去,便看到角落里那一片水稻正迎风摆动。

    硕大饱满的果实压得秸秆好似要断了一般。

    “没有!”小太监叹道,“若是天下的水稻都似这般大,世上当再无饥饿穷困了!”

    陈理愣了一下,继而笑道:“那可难了,这些可都是我试验了很多遍的结果,如今天下,只有这一份,别无分号!”

    小太监也笑了,道:“大哥,你为何要教我这改良水稻的本事?”

    陈理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去年武昌之战后,陈理乞降,其兄弟、叔辈也被朱元璋接到应天安置,然那些叔辈亲属言语埋怨冒犯朱元璋,以至于让陈理身边照料他的太监们都被吓跑。

    恐殃及池鱼!

    原本就很冷清的小香居空无一人。

    没有了太监照料,亦没有了物资供应,陈理挨饿受冻,差点死在除夕之前!

    就在陈理自嘲是天下最倒霉穿越者、坐等死亡的时候,小太监出现了。

    不但送来了吃食,一些过冬的衣物也送来不少。

    二人因此结交,成了朋友。

    也是在闲谈中,陈理了解到小太监的父亲当年也曾挨饿受冻,其祖父更是因为半碗谷种丢了性命,而今其老家又遭受蝗灾,亲属长辈几乎没有了口粮。

    陈理念之同病相怜,便想帮助小太监一把。

    而且,自己终究是败君陈友谅之子,本就生死难料。

    那些倒霉催的叔辈又多次言语挑衅朱元璋,在这种情况下,陈理自己都不知道能活多久。

    想想好不容易已经经过的六世轮回,陈理既紧张,又无奈。

    眼看成功就在眼前,却有这么一帮“猪队友”!

    生死难料,陈理也只有尽人事,听天命!

    至少,为眼前的一口饭吃,也断不能让小太监疏远了自己。

    于是,结合“天工开物”和后世袁神农的研究经验,陈理用小太监送过来的物资搭建了一个温室,来专门实践谷物培育。

    小太监嘿嘿一笑,“还是大哥对我好,将来我要是学到了大哥的本事,一定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穷人不再挨饿受冻!”

    陈理一愣,随即挠了挠小太监的头,“你呀,有这抱负是好的,可千万不要随便说,一个小太监说这话,别人笑话你!”

    小太监嗯了一声,应下了。

    接着,小太监又说道:“那大哥这水稻,能留下种子么?”

    想到后世袁神农的杂交水稻,陈理很自然地说道:“当然有办法!只不过,还需要一些时间去尝试,这谷物的新品种,就是要不断地观察它的土壤、气候、栽培方法,看这些因素对种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然后选出更加饱满壮实的种子。”

    “除了谷物,还有桑梓之事,你当听说过,民间各地,不同的桑户在不同的时节养殖的蚕桑所出亦是不同,这正是因为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也恰恰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进而得到更高产的谷物和蚕丝。”

    “正所谓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其实,这些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只是人们寡于观察,以为是意外而已。”

    小太监恍悟,道:“原来是这样?那以后大哥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岂不是可以得出最强大的果实种子?到那时,一粒种子就能够一家人吃一天的,那该多好?”

    陈理噗嗤一笑,道:“你这小子,莫要瞎想!哪有那样的种子?而且你要知道,过犹不及,等到这些种子强大到极点时,便没有繁衍的机会了!”

    “为什么?”小太监不解。

    陈理耐心解释道:“骡子,是马与驴所生,其生命力、抗病力强,体质结实,肢蹄强健,富持久力,易于驾驭,使役年限长,役用价值比马和驴都高,可以说是完美继承了马骡的优势,但它的繁殖机会极低,甚至说不可能繁育!”

    小太监哦了一声,点头道:“正是如此。”

    “强大的种子,很难找到合适的繁衍配侣。两颗同样强大的种子放在一起,可能不是相融,而是相斥!”

    小太监一愣,想了下,然后兴奋说道。

    “人生在世,果真处处留心皆是学问,种子是如此,咱们人可不也是如此吗?古往今来千年,有多少英雄应时代而起?秦王汉武,唐王宋祖,其实他们又何尝不是人间里脱颖而出的种子,历经人世异变而起,成就一番霸业?”

    陈理诧异地看了小太监一眼,“你竟能想这么多,果真机灵!”

    “是啊,他们名垂千古,其子嗣又有几个贤君明主?秦王何等的雄才大略,然秦二世而灭!汉高祖亦是高德之人,可大汉也没有绵延万世,后来的唐王,宋主,哪一个开国之君不是堪称千古一帝?为何一手缔造的江山还会灭亡?无他耳,正如马骡之理,后世无以为继矣!”

    小太监想了下,轻声问道:“吴王亦有千古之姿,必成霸业,大哥以为他能否逃不过这千古定律?!”

    陈理愣了下,沉默。

    虽无回答,但小太监似乎已经明白,不由得一叹,道:“果真如此,那父......吴王也是骡马之辈了?”

    陈理一激灵,连忙伸手捂住了小太监的嘴,“呸,可不要胡说,我可没有如此诋毁吴王!”

    ......

    小香居外。

    徐达额头寖出了一脑门的冷汗。

    朱元璋一脸的愕然。

    本来,他听陈理那一番“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话,大为受用。

    是啊,不管是咱朱重八的大军,还是他张士诚的大军,不都是一脉相承吗?

    既如此,何不以此为计,瓦解东吴军?

    朱元璋正兴奋有了破解张士诚之道,却不料下一刻竟成了“骡马之辈”......

    “嘿嘿,有意思,这小子竟说咱是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