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圣师
繁体版

021大明战神出场

    吴王府。

    世子的居所。

    梅殷一脸忐忑地站着。

    对面,朱标脸色不善。

    梅殷心里乱如麻。

    眼前的世子虽然还年幼,但身上却有一种上位者的威严。

    梅殷虽然也还是个孩子,但他能感觉到眼前的这个比自己大了两岁的人身上的威压!

    “哎,算了!”朱标叹了一声,道,“你应该不清楚其中的缘由。”

    梅殷没有说话。

    “走吧,去找大哥。”朱标一甩手,就要出门。

    梅殷连忙低头跟上。

    走了几步,梅殷一头撞在了朱标的背上。

    “哎呦,世子,对不住,我没看到......”

    朱标没有理会,道:“知道到了那边怎么说吗?”

    梅殷一愣,“懂,世子......只是府中的一个小仆。”

    朱标点了点头。

    刚出门,就看到外边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眉清目秀,看着十分的好看。

    一举一动,有文人的儒雅,也有武人的威风。

    “表叔!”少年看到朱标,咧嘴一笑。

    朱标见状,笑道:“哟,是九江啊!”

    少年,乃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嫡子,李景隆!

    历史上,李景隆乃是少年成名的功勋二代。

    他自小长相清秀,读书通典故,深得朱元璋喜爱。

    洪武十九年袭爵曹国公。

    此人对军师尤为喜爱,在朝期间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兵,进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

    朱元璋时候,皇孙朱允炆继皇帝位。

    燕王朱棣假借勤王名义造反。

    同年八月,建文帝命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军北伐,不敌朱棣。

    同年十一月,朱棣回师北平,与李景隆在郑村坝会战,李景隆军大败。

    次年,建文帝特授李景隆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

    四月,于德州再誓师北上,合兵60万,再次被燕军击败。

    连翻的失败,让李景隆也明白了自己的斤两,于建文四年与谷王朱橞开城门,迎燕师入城,南京陷落。

    同年六月,朱棣即皇帝位,新皇授李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千石,并命其重修《明太祖实录》,任监修。

    永乐二年,各部官员接连弹劾李景隆,遂被褫夺爵位,抄没家产,软禁于家中,后死于幽禁之中。

    纵观李景隆一生,尊贵无上,却也荒唐至极。

    朱棣就评价他“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况未尝习兵,见战阵而辄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矣。”

    乃是志大而无谋,喜专而违众,数子皆匹夫,徒恃其众耳。

    此人喜欢钻营,明明没有什么大能耐,却深得朱家三代三皇一储君的喜爱。

    无论是洪武帝朱元璋,还是建文帝朱允炆,又或者是永乐帝朱棣,还有太子朱标,对李景隆都颇为宽厚。

    无他,善钻营也!

    此时的李景隆正年少,加之父亲李文忠以军功得授浙东行省左丞,舅爷更是朱元璋这般雄主,少年胸中已然有了飘飘然之感。

    但少年李景隆已经颇有城府,与人交往中虽然有凭身份自傲之意,但也处处给人台阶,与他相处的人都说李景隆此人虽然富贵,但可交。

    虽然与朱标年纪相似,但李景隆这声表叔却是情真意切。

    朱标脸上阴郁一扫而空,欢喜说道:“你来府中了?”

    李景隆道:“是,父亲来信说,他在浙东回不来,让我来看看舅老爷,父亲前些日子稍回来了一些浙东的特产,我寻思着舅老爷还没吃,就送过来给他老人家尝尝。”

    “舅老爷军务繁忙,说句大不敬的话,咱还有些感谢老天爷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要不然,他老人家也没法回来歇息,我听父亲说,每次战斗,舅老爷都是身先士卒,哎,恨我年纪还小,不能上前线和舅老爷并肩作战!”

    说到这里,李景隆轻轻抹了一下眼泪。

    讨好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句句不夸你,却让你舒坦得很。

    朱标很高兴!

    “好,你且送过去,晚点别走,咱哥俩也好好聊聊。”

    李景隆破涕为笑,道:“那感情好,不瞒表叔,虽然崇拜舅老爷,但我也怕一直和他老人家坐在一起,太紧张了,他老人家一眼就能吓死我!”

    朱标笑道:“那你别去了,回头我让人送过去。”

    “那不成!”李景隆道,“这是我的孝心。”

    瞥见梅殷,李景隆笑道:“哟,梅老弟也在啊,等下别走,一起玩啊!”

    “哎!”梅殷点点头。

    与李景隆分别后,朱标带着梅殷直奔小香居。

    一进门,就看见陈理正在田里忙活。

    朱标朝梅殷使了个眼色,然后一挽袖子,也跳到了田里。

    “大哥,我来了!”

    “陈大哥,我也来了!”

    陈理回头看了一眼,笑道:“你这家伙,天天朝这里跑,王府里没有事儿做吗?你家上司要是看见你这么偷懒,定饶不了你!”

    朱标笑道:“事情都做完了,上司心疼我,让我自己玩。”

    “你呢!?”陈理笑嘻嘻地看着梅殷,“你也没事么?”

    梅殷有些不好意思,恭敬地作揖,“对不住了,陈大哥,我......”

    陈理哈哈一下,“你这是作甚?你能有什么对不住我的,我怎么不知道啊?”

    梅殷一愣,继而明白过来。

    “哦,对,我,我说胡话了!”

    陈理哈哈大笑。

    朱标一边翻土除草,一边打量陈理。

    “大哥,我听说......常将军来了!”

    “嗯。”

    陈理头也不抬。

    “你,你答应了?”

    陈理一笑,“不答应能行吗?常将军站在那里,若是当时咱说半个不字,他就能一巴掌抽死咱!”

    朱标也笑了,只是有些尬。

    “大哥甘心吗?”朱标忽然问道。

    “什么意思?”陈理随口说道。

    “大哥以前可是王,是和吴王一样的人物,如今却在这里种地,还被一个武人如此逼迫羞辱,大哥甘心吗?”

    陈理抬头看了朱标一眼。

    “我要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什么王,就想好好活着,你信吗?”

    朱标盯着陈理,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才一笑。

    “我信你!”

    陈理一撇嘴。

    “你肯定不信,可这就是我的真心话!”

    陈理心中怒吼:这他么真是我的真心话,老子不想当什么王,就想好好活着,可有些偏偏不让!

    有时候,人很无奈,明明你没有那么想。

    但别人却偏偏认为你就是那样的人!

    这叫他么的躺枪!

    “哟,你们干什么呢?”门外一个人影闪了进来。

    陈理抬头一看,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

    眉清目秀,帅气中带着一股痞气。

    若是放在后世,怕是会勾走无数女孩子的心。

    “表叔,你在这里干什么呀?”

    来人,正是李景隆。

    “你是?”陈理皱眉看着李景隆。

    还未说话,李景隆就看见朱标一抬头瞪了他一眼。

    李景隆吓了一跳,继而反应过来。

    “在下府中小厮,名唤李九江!”

    “阁下莫非就是归德侯?久仰久仰!”

    陈理心中一震。

    “卧槽,大明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