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新丰尉
繁体版

第二百七十三章 争功

    三月二十二,玄武门外。

    近处姹紫嫣红,远处麦杆拔节、孕穗,一片生机勃勃。

    鸟雀飞舞中,一个奇怪的声音在飘荡:“好心人,给点酒钱吧,我已经三天没喝酒、两天没吃饭了。”

    柯斜笑呵呵地在掌心摆上一文铜钱,赤嘴鸟盘旋着落到桌上,一串彩虹屁吐出来:“好心人,公侯万代,家财万贯,子孙满堂……”

    赤嘴鸟叼走铜钱,得意洋洋地飞起,落到御座扶手上,将铜钱交给贞观天子,然后趾高气扬地昂起脖子,意思是:看看,我给家里挣钱了!

    魏伶调教出这绯胸鹦鹉确实讨喜,难怪天子总喜欢带它在宫内瞎逛。

    赤嘴鸟又格外喜欢柯斜,每次都要来柯斜这里讨钱,对其他人则不太热情。

    聚集在这里,并不纯粹是为了吃喝、赏花,毕竟一群糙汉对花不敏感——桂花醪糟、桂花糕之类的除外。

    柯斜、没路真难提之流的中下官员,出征的功劳再大,监察御史也能算得清清楚楚,早就结算了。

    但是,各位将军、大将军就不是区区监察御史能够裁定的,只能由天子当面确定功能,可怜的兵部郎中柯斜只好化身刀笔吏,记录着天子的决议。

    争功并不是程咬金这货的专利,换成谁来都会努力争一把。

    比如说李道彦,大言不惭地禀报曼头山杀了多少吐谷浑军士。

    李道宗只在一旁笑,没法出声揭堂弟的短。

    丫的,人家下山来降的吐谷浑军士,都被你一通炮石弩箭杀了多少!

    幸好李道彦并不是杀良冒功,赤水军的监察御史才没有弹劾他。

    毕竟要说他杀降,彼时曼头山之敌也没明确说要降不是?

    这类精通钻空子的人,最让人头疼,总是在划定的红线边缘跳动。

    李道彦的杀心重,这是满朝堂都知道的。

    本来该有高甑生的位置,可以大大吹嘘一把生擒慕容孝隽的功劳,可谁让他自己玩砸了呢?

    诬告反坐的律令,是唐朝律法最值得称颂的一点。

    萨孤吴仁大大咧咧地讲述,亲率五百刀盾手冲击吐谷浑二十万大军阵脚,阿史那社尔率部在外围接应。

    老实说,柯斜都有些吃惊。

    咋李靖麾下都是些不要命的人物?

    苏定方如此,萨孤吴仁也如此。

    看到阿史那社尔频频点头、李道宗满面笑容,柯斜知道,萨孤吴仁的功劳没有水分。

    薛万彻冷漠地陈述在吐谷浑的战功,马军多番厮杀,功劳自是不小,还有名王的头颅为凭据,合理夸大一点,没毛病。

    薛万均傲然挺立:“本将诛杀吐谷浑名王若干,追杀、俘获无数,更于赤水原救了深陷重围的契苾何力。”

    什么叫颠倒黑白啊,这不过是职场老人给新人下绊子罢了,给新人立一点规矩。

    契苾何力起身,手按刀柄,声如雷霆,目眦欲裂:“无耻之尤!赤水原你兄弟二人陷入吐谷浑包围,只剩下你兄弟二人带着伤,我契苾何力冲阵救人,也没求什么回报,但你哪来的脸指鹿为马?”

    “来!道理讲不通,那就决一死战,看看谁能救谁!”

    契苾何力入朝时间不长,平时尽量避免与人冲突,以免得罪了谁,想不到薛万均竟敢明目张胆地骑到了自己脖子上!

    来,让你知道一下,啥是部族脾气!

    契苾何力可以不在意个人荣辱,可契苾部的儿郎得讨一个说法!

    功劳被抢,就意味着分润的缴获少一大截!

    再说,他薛万均哪来的脸以怨报德啊!

    柯斜瞪大了眼睛,想看看这场恩怨局怎么收场。

    侯君集瞪了他一眼,柯斜赶紧低头,笔尖看似在纸面上划动,其实离纸张还有一线之隔。

    论个人武力,薛万均其实也不虚契苾何力,可谁让他心虚呢?

    认真说起来,还是他不厚道,没见薛万彻就不敢这么说吗?

    契苾何力已经喊出了生死战,薛万均进退维谷了。

    早知道这铁勒蛮子那么横,就不去招惹他了。

    欺负新人撞到铁板,自然难收场。

    薛万均铁青着脸,求助的目光扫向天子。

    作为秦王府时的老人,有难处求助天子,没错的。

    贞观天子苦笑着当和事佬:“行了,都消停一下吧。薛万均也是的,吹牛就吹牛吧,拿契苾何力这种实心眼汉子说事干嘛?”

    不轻不重地拉了一下偏架,贞观天子也没往心里去。

    吹牛、争功,实在太常见了,不是多大的事。

    军中汉子,脾气没几个好的。

    契苾何力气呼呼地落座。

    侯君集悄悄踢了柯斜一脚,柯斜开口道:“堂尊以诈降的牒云奴奴领路,一路广撒游奕,五六百里路未曾中伏。”

    “赤海灭天柱军一部,伏俟城挡两路天柱军、一路可汗亲卫,预调陇右道团结兵相助,一举歼灭吐谷浑步萨钵可汗。”

    侯君集矜持地抚须,只有对他极了解的人,才能看到他眼中那一丝嘚瑟。

    团结兵制度,果然是我兵部的神来之笔啊!

    李道宗啐了一口:“召集团结兵,玩盘外招,算不得英雄好汉!”

    骂归骂,团结兵的好处大家都看到了。

    用得好,这就是杀手锏。

    侯君集正色道:“团结兵目前由兵部司统一安排,协同地方保一方平安。兵部不介意诸位将帅出征时,以团结兵为妙手出奇招,但征用团结兵,事先要征得兵部司许可并报备。”

    “像本官这次动用陇右道团结兵,除了在兵部司报备,更经陛下亲许。”

    贞观天子的面容更为舒展。

    很好,侯君集不愧是朕的心腹,早早将朕的顾虑说了出来。

    地方兵力不是不可以用,但得有个章法。

    几名将领叹气。

    不得不服,兵部把规章立了起来,堵死了他们想随意使用团结兵的念头。

    本来还想拿侯君集用团结兵举例,结果侯君集告诉他们,不仅是在兵部司报备了,还得到了御批!

    就过分,把路都挖断了呀!

    对于喜欢用智谋征战的将领来说,报备就报备,不影响他们庙算。

    对于喜欢随机应变战略的将领来说,就不太友好了。

    可这也是保持地方武装相对自主性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