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
繁体版

第19章 金庸的回信(求追读)

    作为《明报》总编,在1972年写完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鹿鼎记》之后,金庸就已经宣布封笔。

    但哪怕今年已经是64岁高龄了,在公司事务上,金庸也是亲力亲为,比方说审稿。

    他不是那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相反,他拙于言辞。

    这与他善于写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而主持偌大一个《明报》集团,金庸平时却也是不太喜欢说话的。

    哪怕讲话,语速也很慢,似乎每个字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来。

    有时,别人问得急了,他甚至会涨红脸,会讷讷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所以他要交代员工办什么事,有什么指示或意见,或者与作者交汇意见,都喜欢以笔代口,写字条或者写信,以笔来管理一切,以笔来交际,这就是金庸的特色。

    当曾成宝拿着一叠装订好的稿件来到金庸老先生面前时,金庸正在望着办公室窗外的景色出神。

    他祖籍浙江海宁人,幼时饱受战乱之苦,父母双亡,到了1948年才移居香港,在他创作的十五部武侠小说中,可以说是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

    如今待在香港的时间,比待在内地还要长,他逐渐习惯一切,但偶尔大脑放空的时候,还是会想到年轻时的往事。

    “查总,您看看这篇稿子,来自内地一位名叫林书平的作家。”

    曾成宝捧着手中的稿件,放在金庸先生面前,一副视若珍宝的模样:“全文都是简体字,可能您阅读时有些不习惯,但作者笔力苍劲,很有书法功底,让人读之感到飘逸,习惯了之后,就不会有丝毫阅读障碍。”

    金庸回过神来,看了一眼稿件,点头道:“好,我等下看看。”

    他言辞简单,思绪收回后,便开始拿起稿件阅读起来。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林书平。

    ……

    金庸博览群书,不管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在他脑海中都能自动生成画面,所以哪怕一些语句听起来很时髦,但通过前后文阅读理解,金庸依旧能够迅速的梳理故事情节。

    很快,金庸就翻过了下一页。

    此刻时间是下午三点钟,金庸就这样坐在办公桌前,一页一页的阅读着《明朝那些事儿》,他不时的拿起手中的茶杯,慢饮一口,而后继续阅读下去。

    当一个多小时过后,阅读完整整五万字的金庸,忽然闭上了眼睛。

    恍惚间,他似乎看到那个金戈铁马、风云际会的年代。

    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帝国,留名青史。

    朱棣横扫残元、平定天下,迁都燕京、修成大典,沟通南洋、威震四海。

    仿佛听到于谦在燕京保卫战里的怒吼;“我大明开国至今已近百年,昔日高皇帝布衣出身,尚可纵横天下,横扫暴元,我辈岂惧小小瓦剌!”

    仿佛看到了“知死而死,是为无畏”的海瑞。

    以及千古一相张居正。

    还有孙承宗、徐阶、王阳明……

    此刻,金庸竟然有些热泪盈眶起来。

    虽然只有短短五万字,仅仅介绍了洪武大帝,但熟知明朝历史的金庸,脑海中却是把整个明王朝历代发生的名人伟绩全都过了一遍。

    可惜,历经坎坷的明王朝,最终也只是强弩之末,落寞又凋零。

    哪怕蛮人入侵,但反清复明的口号却一直在每一个汉人心中回荡。

    为什么金庸那么执着于明朝?

    正是明朝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民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的,强而不欺的,威而不霸的,并且彰显了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气度与底蕴的朝代。

    也是唯一的一个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的铁骨铮铮的朝代。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后世皆以为误了明朝的崇祯,至死也都在履行了大明皇帝应尽的义务,为本就腐烂跨烂的后明朝,勾勒出一个堂堂正正的回锋。

    正是因为有了他,明朝才得以称骨气。

    “好书啊!”

    金庸合上稿子,感慨万千,“内地果然能人异士众多,就这份历史底蕴,哪怕是研究院的历史学教授都不过如此吧。”

    他重新看了看书页,注意到“林书平”这个名字,在脑海中想了又想,确定在香港乃至台湾文坛没有这号人物,当即便拿起笔,开始批注,“同意约稿。”

    《明朝那些事儿》不管是文风还是思想性都已经超过了时代,甚至金庸自己都写不出这样诙谐风趣的文章。

    在金庸看来,这部作品的灵气完全掩盖不住,甚至超越了时代,即便是十年、百年后,依旧会有人爱不释手,甚至口口相传,这样的书籍,甚至可以称之为名著。

    前提是,整部作品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水平。

    但即便是以目前的五万字投稿来看,也已经令金庸感到满意。

    如今香港尚未回归,但全港七百万公民大多数都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他确信这部书会让那些对中国感兴趣,愿意了解中国历史的读者们感到惊喜。

    特别是《明报》的读者们。

    如今《明报》的日销量在11万份左右,假如《明朝那些事儿》在《明报》成功发表,大概率会广受欢迎,提高《明报》销量应该不成问题。

    “价格……”

    金庸沉吟了一番,再次在脑海中搜索,确信“林书平”这个名字非常陌生后,才稍作犹豫,填了一个“100元”。

    千字一百元。

    是香港知名作家的身价,但却绝对不是倪匡这种人气作家的价格,只能算一般。

    不过这也是金庸的习惯,《明报》给作者们的稿费向来都不多,哪怕强如亦舒,也抗议过稿费低下,但哪个文人在乎《明报》发出的稿费呢?

    他们要的是名。

    而能在《明报》发表文章,绝对能让他们的名气和身价大大增加。

    这就是大报的底蕴。

    除此之外,金庸对《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也着实喜欢,甚至爱不释手。

    于是当即按照习惯,拿出一个批条,在上面书写回信:

    “林书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