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山
繁体版

第二章 通往宝力格的路(五)疗伤,晚餐

    来到目的地,我们焦躁的心略显平静,我们坚持着,甚至是挣扎着,搭建起我们的临时家园。女同学们忙着清理打扫那间小屋,这将是她们的寝室,同时也是我们的厨房。她们还得忙着整理锅碗瓢盆,为我们准备饭菜。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只为了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找到一个温暖的港湾。在宝勒格草场开始我们接受贫下中牧再教育的第一课。

    在巴契书记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的蒙古包不久便顺利搭建完毕。然而,当我们注意到巴契书记腰间隐约透出的血迹时,内心的滋味难以言表。我们恳请他脱下衣袍以查看伤势,尽管他最初摆手表示无碍,但在我们的坚持下,他终于同意了。当那一道道新旧交错的伤疤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震惊了。腰背上的伤痕如同纵横交错的地图,新伤旧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一块粉红色的肉皮皱缩在一起,而一道深深的裂口仍在渗血,流淌在那本已崎岖不平的腰背之上,令人不寒而栗。我们的心如被刀割一般,泪水忍不住滑落,滴落在巴契书记的背上,浸湿了伤口。巴契书记的背部微微抽动,这让我们更加痛心疾首,相互间不禁轻声责怪。然而,巴契书记却似乎并不在意,他轻轻地说:“没事,一点小伤”

    “这还是小伤吗?”我颤抖着声音问道。巴契书记的伤势让我们真的害怕了,这可怎么办,得先止血啊,可不能再流了!我们急得团团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就在这危难之际,我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小时候的记忆。那时候,每当我不小心碰破手指或什么地方出血时,奶奶总是会用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方法为我止血疗伤。她会点燃一撮棉花,连火带余灰一起按压在伤口上,那温暖的火焰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总能迅速止住我的疼痛。我立即向巴契书记描述了这个方法,他一听哈哈大笑,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好办法,我们也常用。”这简单的一句话,让我心中的紧张与焦虑稍微平复了一些。说时迟那时快,我迅速脱下自己的棉袄,剪下一大块棉花。我手中的棉花被点燃,火焰跳跃着,映照着我紧张而坚定的脸庞。我深吸一口气,瞄准巴契书记的伤口,果断地将还在燃烧的棉花贴了上去。只听“嚓”的一声,老书记的伤口被余火烧得冒起了一股白汽,他忍不住痛呼一声,但紧接着却大声赞叹道:“好舒服,好手段!”

    我愣住了,几乎没听清巴契书记在说什么。我的手还在颤抖,但那只按压在巴契书记背上的手,连同还冒着烟、冒着气的棉花,却紧紧地压在他的背上。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依赖。过了一会儿,我小心翼翼地拿开了手,我们几个都紧张地盯着巴契书记的伤口。只见原本流血的地方慢慢止住了,巴契书记的伤口逐渐变得平静。我默默地祈祷着,天神啊,天神,不要让巴契书记的伤口再出血,让老书记的伤口快快好,保佑巴契书记平安健康。

    在巴契书记的鼓励和安慰下,我们紧张的情绪逐渐放松。我掏出另一块棉花,紧紧压在巴契书记的伤口处,又从旧衫子上撕下一块布条,扎在他的腰部。我们帮他穿好衣服,他用腰带紧紧扎了扎腰部,然后在我们搀扶下站了起来。他走了几步,似乎在测试自己的伤势。随后,他得意地笑了,略带神秘地说:“看来,这老骨头还挺得住。你小子看来是块学医的料”那一刻,阳光似乎更加灿烂了,巴契书记的笑容也变得更加温暖了。

    晚餐的炊烟在我们新搭建的蒙古包上空,冉冉升起,在灰暗濛泷的夜色中,我们敬巴契书记为长辈,请他坐在我们的中间,巴契书记也没谦让,先从腰间掏出了那个烟袋。轻轻地抽出烟斗,装好烟丝,顺手抽了一支正在炉子里燃烧的戈壁草,放在烟斗上点燃烟丝,猛猛地吸了几口。然后慢慢地抬起头,我看到巴契书记额头,嘴角露出了和蔼,轻松地微笑,慢慢地吐出了丝丝青烟,和燃烧的炊烟融合在一起,冉冉升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苦涩的气味,有点辣眼和刺鼻,有时我们不得不揉揉眼睛,打了几个涕嗑,巴契书记似乎觉察到了什么,看了看我们,将烟斗在脚底磕了两下,弹出还在燃烧的烟丝,用脚踩了踩,不好意思地咧着嘴笑了笑。

    恰好这时,女同学赵枫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圪垯’子走了过来,热情地递到了巴契书记手中并说;“老书记给您”,巴契书记愉快地接过碗。从那以后我们对巴契书记的称呼亲切地改称为‘老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