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山
繁体版

第三章 打草(二)淘井

    在返回的路上,王鑫问我,怎么不待在那里看一会儿?看一看他们究竟是怎么打草的?我没能答上来。我在想,人还是得有自尊,要点面子的。此时,我宁可让寻根问底以及好奇的心田,受到一次一次渴望求解的冲击,我也不愿待在那里让羞愧和尴尬折磨我的自尊。回到住处,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来这里接受再教育的第一天就演砸了,那些豪情壮语也泡汤了。大家都闷闷不乐地直张罗着做饭。我挑着水桶来到了井旁,七零八落的井台泡在了浑浊的泥水中,井水和泥水已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分不清哪是井水,哪是泥水。当我打起第一斗水时,我傻呆了,斗子里的水不仅浑浊不清,且大大小小各种漂游的生物不知有多少,毫不夸张地说,这时的斗子里不知是虫多还是水多,看得真呕心,这水能喝吗?“哇塞”,昨晚也是我挑的水,虽然觉得这水不太干净,但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是我将桶里的水倒入的锅里烧开,是常宝用这水和的面。天啊,我呆呆地耸立在那里,感觉肚子里有千虫万蛹在蠕动,难以控制地吐出了几口水。我不想将这水挑回。可这口井,是我们这里唯一的水源,不喝这水,喝什么水呢?无奈啊!真是应了那句‘眼不见为净’的乡间土语。昨晚那几碗‘圪垯’子竟然吃得那么的香,那几缸子水喝得是如此解渴。王鑫,周贵都说‘圪垯’子像是放了肉一样,越嚼越香,越有味。

    无奈,大伙还在等水做饭呢,我得尽快将水挑回去,我带着再试试的侥幸心理,将这一斗子水全部倒掉,打起第二斗子水,然而这侥幸还是没有侥幸。第二斗子中的那些恶心东西,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我连着试了好几斗子水,都是一个样。没法子我只好将斗子里的水倒入桶里,看着那些在桶里翻来翻去,不停游动着的怪物,心中有着十分的难言之隐,我又一想,如果就这样挑回去,大家的情绪可想而知,尤其是唐玉萍她们说不定要哭鼻子,还敢吃饭吗,怎么办?我想了想。摘下帽子,架在桶上当过滤器。将那些污浊滤掉。就这样用了很长时间,我才注满了两桶水,虽然桶里的水还是那么浑浊,还能看到一些微小的家伙游来游去,但已好多了。我挑起桶,佯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来到了女生的住处,也是我们的厨房。还没等我走到屋前,放下水桶,有着‘小辣椒’之称的赵枫看着我挑着水走来,大喊道,“组长,啊,组长,这么长时间,你是想渴死我们,还是想饿死我们”。我勉强地笑了一声,放下扁担,慌称道,看见一只兔子,想抓没抓住耽搁了一会儿,对不起。还没等我说完,她又喊,

    “这是井水吗?是我们喝的水吗?组长,你没搞错吧!嗨!这水猪也不能喝”,赵枫如同放鞭炮一般大声地喊着。我不知如何解释,也无法解释,看着围过来的同学们,低低地说,

    “凑合着用吧,井里就这水,过几天会变好”。

    大家围着水桶,七嘴八舌地议论一会儿,最后还是无奈地用桶里的水,煮饭烧水去了。这顿饭大家似乎都吃得不香,水喝得也不多。似乎大家都在怀疑我挑回来的是不是井水。

    饭后我思量着,我们生长的那个小镇,饮用水也是井水,日久了,遇到大雨,发洪水,事后都要去淘井,淘过后,井里的水就会清澈,会好喝。我们四个男生商量一下,决定去淘干净这口井。

    秋日的阳光洒落在古老的草原,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黄的外衣。我们一行人,手持淘井必备的工具,踏上了前往井台的路。脚下的小草发出噗噗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来到井台旁,眼前的景象却让我们有些惊愕。原本整齐的井台,镶嵌的石头,如今却缺失了许多,露出了一片片不规则的缺口。整个井身与地面上的污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浑浊的水域。我们环顾四周,试图找到一些合适的石块来修补缺口,但周围的石头似乎都被岁月侵蚀得不成样子,难以使用。

    正当我们感到有些无助时,无意间在草丛中发现了几块烟熏火燎的大石头。它们虽然已经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正是我们需要的砌井石头,很可能正是原来的砌井石。我们小心翼翼地将其搬回,填补在了塌陷的缺口处。尽管这并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但为了尽快淘清井水,我们不得不暂时放下对完美的追求。

    接下来,我们开始了艰苦的淘井工作。首先将井台旁的污泥浊水全部排干,然后一桶一桶地将井中的污水提出井口。随着污水的减少,井底的状况逐渐暴露在我们眼前。我和郑顺轮换着下到井底,用铁铲和簸箕将污泥铲入水桶,然后再由上面的同伴提出井口。

    当我第一次赤脚踏入井底的那一刻,一股冰凉的寒气透过脚底直刺全身。与地面上被秋老虎追着晒的炎热相比,井底的凉爽简直是一种奢侈。然而,这种舒适感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我便感到脚底下不断渗出的井水如同刺骨的冰针,让人难以忍受。

    更令人生厌的是井壁上爬满了各种各样的爬虫。它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肆意爬行。每当我不小心触碰到它们时,都会感到一阵恶心和恐惧。那些黑绿色的苔斑布满了整个井壁,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每一次铲起的污泥中,都会夹杂着一些令人头皮发麻的爬虫和苔藓。

    为了尽快完成淘井工作,我不得不忍受着这些令人难以忍受的恶心和恐惧。每一次上井后,我都会坐在一旁沐浴着阳光,感受着温暖和舒适。然而,这种舒适只是短暂的。每当想到井底那令人作呕的场景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打个寒战。

    尽管如此,我还是和郑顺轮换着一次次下到井底。每一次下井前,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这是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我们更好地完成打草任务,坚持,坚持,再坚持。

    经过彻底地清理,眼前的景象焕然一新。碎石崭新无瑕,流沙洁净如镜,清澈透明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涌出,搅动着细沙,发出丝丝悦耳的声音。我站在井底,欣赏着这慢慢流淌的泉水,听着如歌如诗的流水声,先前的紧张和胆怯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的喜悦和兴奋。

    为了使这口井更干净,更整洁,我用破麻袋片绑在锹头上,将井壁冲刷得焕然一新。当新生的井水快要淹没我的膝盖时,我长舒一口气,穿过井口,望向被晚霞染红的天空,心中如释重负,充满了胜利者的自豪和满足。回到地面后,我深吸一口气,摘下帽子轻轻拭去脸上的污痕,然后与王鑫、郑顺、周贵再次将井水淘干。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成功地提起了两桶清澈透明的水。望着这两桶水,我们如同完成了一件重大的任务般,感到自豪而得意。太阳逐渐西沉,我们将这珍贵的两桶水挑回了家。

    女同学们见状纷纷围拢过来,迫不及待地用碗舀起桶里的水,大口大口地品尝起来。几口之后,她们模仿我们平时的习惯,用衣袖擦了擦嘴,纷纷赞叹这水的甘甜和绵软,称之为迄今为止喝过的最好的水。看到她们满足的样子,我们心中充满了喜悦。

    王鑫从兜里掏出十几个从井底挖出的小海螺和小蛤蜊化石,送给了女生们。她们互相传看,惊叹不已,纷纷询问这些神奇的物品的来历。王鑫告诉她们这是从那口井里挖出来的,她们同样觉得不可思议。我们不禁想象,这里曾经可能是一片汪洋大海,如今却变成了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世界的变迁和山水的演绎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和理解。然而,在这样的神奇世界里,能够经常目睹一些独特的景色和物象,对于我们这些阅历尚浅、知识有限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这不仅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加知识,说不定还能激发我们的灵感,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或揭示一个深奥的奥妙。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继续探索,感受更多大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