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寻梦
繁体版

第79章 智珠在握

    肃穆的大军,刀枪林立,冰冷的寒光布满大地,望不到尽头的队伍里,都是凝重肃杀的面孔。

    秋意随风而至,军队将随着秋风驰骋沙场,一路向南横扫天下。

    高大坚固的城墙下,宽阔厚实的城门前,战马林立,将军们整装待发,即将随军出征。在众军簇拥着的中心,是一位面带无尽威严,睥睨天下的伟岸男子。

    男子的身旁有文臣武将,众人目光都聚焦在男子身上,等待着他发号施令...

    大柱觉得一阵恍惚,他不知道来到了什么地方,高大雄伟的城墙,城门正中央有一位威严的男子,正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看见大柱望向自己的目光,男子开口道:“此去必定艰险万分,可如今箭在弦上,却不得不发。”

    男子目光转向四周,将身边之人一一扫过,目光最后又回到原处。

    “今日本王率军出征,北平城的一切大小事物就交予姚先生...”

    大柱心里不知所措时,他的身体却不受他控制的向前躬去,双手抱拳说道——

    “王爷请放心,在下必定稳守后方,等候王爷得胜归来。”

    声音从他的口中传出,大柱心里惊骇欲绝,这不正是自己的声音吗?可是他怎么称呼自己为姚先生,自己明明没有任何动作,可控制这身体的人是谁?为何又称呼那人为王爷?

    “今朝无正臣,内有奸恶,今本王得天子密诏,统领镇兵以讨伐奸佞,清君侧。”

    清君侧!大柱完全石化了,意识中一片空白,怎么就看到了这么遥远的时代发生的事情!

    “众军听令,出发!”

    此刻,朱棣身边一名威武的将军开口,随着他的声音,威武的大军迈开了步伐。

    大柱看的清清楚楚,那人的长相竟然和铁锤的一模一样,可大柱的意识里还有个声音在告诉着他,那人便是朱棣大军中最为能征善战的将军朱能!

    朱能回过头来,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随即策马扬鞭,随着浩浩荡荡的大军走向远方。

    大柱想要说话,可却无法控制这具身体,他心里越发的着急起来,可是却又只能无助的观望。

    铁锤善林他们难道也来到了这里,此刻他们又在什么地方?

    自己现在只剩下了意识存在吗?大柱瞬间就慌乱了起来,若是一直这样下去的话,那简直是比死亡还要残酷的事情!

    ......

    时间流逝,靖难之役已经过去了许久,燕王也成为了当今天子,此时,他正召集近臣商议军国大事。

    此时能够参与进来的,也只有寥寥数人,姚广孝朱能他们必然是其中之一。

    “如今虽天下初定四海升平,可朕仍心有余悸,往往夜不能寐,所以今日召集诸位而来,诸位可否有何解决之法?”

    坐在龙椅上的朱棣开口问到。

    下面诸人都面露惧色,皇帝心有余悸,恐怕就是因为那失踪的允炆,他们如何敢开口,万一说错了什么触了霉头,还怎么活着走出这大殿!

    “诸位都是我股肱之臣,有什么尽可放心开口,朕定赦你无罪。”

    “陛下,臣有话说。”

    有一人越众而出跪伏在地,正是兵部尚书金忠。

    “如今陛下励精图治,天下万众归心,人人都称颂陛下乃是天命所归之人,臣以为,陛下大可不必理会那过往之事。”

    金忠一席话就为天下人都站好了队,他话里的意思是即使那建文帝活着,他也无法再翻起任何波澜,陛下大可放心,不必再为此事忧心。

    众人都听得明白,朱棣更是如此,金忠的话说完,他的脸上就浮现了笑容。

    “朕如今忧虑的是我大明江山。”

    朱棣开口说到。

    哎,刚刚心有余悸还夜不能寐,现在又变成了忧虑大明江山,都说伴君如伴虎,现在看来果真如此,幸好那金忠明白皇帝心思,不然今天真不好脱身。

    大柱虽然无法左右这具身体,可是他的意识能清清楚楚观察周围的一切。

    “朕忧心的是我大明江山,如何能够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

    朱棣似问非问,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即便是强如大汉,盛如李唐,也不过统治天下几百年,最终还是被茫茫历史洪流吞没,古往今来,任何朝代都无法逃脱灭亡的厄运。”

    朱棣威严的目光一一扫过下面诸人,目光所及之处,众人纷纷低下头去,不敢与其相视。

    “朕希望天佑我大明江山福泽四海,千秋万代!”

    这一刻,朱棣身上的威严尽显,当今九五至尊的气势外放,压的下面众人都喘不过气来,人人都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朱棣眼中闪现寒光,下面众人虽然没有抬头,却都感觉到如同芒刺在背,这一刻,大柱终于明白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比字面上来得更让人恐惧。

    “启禀陛下。”

    众人中有人越众而出。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天地命数,非是常人力所能及,臣下听闻姚大人通晓天文地理,精通奇门命数,臣以为,若是能以奇门秘术,加之陛下无尽龙威,或可能保我大明朝代代传承!”

    这人话说完后就跪伏在地,脑袋都贴近了地面,身上的汗水已经将官服紧紧的黏连到了他的身上。

    大家都想不到他由此一言,就连朱棣也完全没有想到,看向姚广孝的眼中显露出沉思。

    历朝历代的君王都不曾放弃对于长生的追求,海外仙山蓬莱方丈瀛洲更是让人神往,秦始皇派遣徐福带领三千童男女远渡重洋,寻找仙山以求长生。

    徐福携带大量的财物,带着三千童男女,乘坐当时举国之力所建造的巨船,驶向了茫茫大海,为始皇帝寻求长生不老药,可最终却一去不返,不曾传回半点消息。

    汉武帝为求长生,也是遍寻天下名士,炼制长生不老药,他拜方士为候,还把公主嫁与方士,没有得来长生,却惹来巫蛊之祸,导致皇室元气大伤。

    除此之外,汉武帝同样把目光放到了海外仙山,他同样派人出海寻找蓬莱仙山,当然也是一无所获。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姚广孝身上,就连大柱也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可姚广孝本人却如同没事一般,淡定的眯着眼,连皇帝他都不曾去注视一眼,谁也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

    那提出此事的大臣仍旧趴在地上,寂静的大殿里,巨大的压力已让他浑身发抖,随时都可能瘫倒在地。

    “陛下。”

    这时又有一人越众而出发声,顿时让这人大大的松了口气,他偷偷的扭头看去,出来之人是都督朱能。

    “臣以为姚大人可担此重任,且臣听闻姚大人曾得一神物,据闻此物乃是天地所生,有无限伟力潜藏其中,也许,凭此物或可助陛下达成所愿!”

    “哦...竟有此事,为何朕未曾听闻。”

    朱棣的目光再次看向姚广孝,大柱已经能感觉到他目光中的热切一闪而逝,随即又深深的掩饰了起来。

    “两位爱卿先起来说话。”

    朱棣似乎想起了朱能和之前那位提议的大臣,实际上是他刚刚的话没有得到回应,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才有此行为,否则那跪在地上的家伙只怕是要撑不住了。

    朱能面无表情的的回到一旁站立,另一位跪伏在地的大臣则是连连道谢,舒服的站到了一旁,他身上早已经被还是湿透。

    下面的众人心里都惴惴不安,能如此对待当今皇帝的,也只有这位姚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