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谁让你修仙的
繁体版

第20章 两天没吃饱了

    西西还没吃饭,端着一碗白米饭,挨家挨户地串门,想看看哪家还有剩菜剩饭。

    他一连吃了几天红锅头,菜里没油,他能吃得下去,但是他的胃不答应,看见没油的菜一阵反胃,这不,他就端着碗到村里乞讨来了。

    小河村的民风纯朴,平时就是遇上拿个破碗柱根竹棍上门乞讨的乞丐,也会善良地施舍一碗饭菜,更别说西西是自己村里人。

    再说他的碗没破,好着呢,西西护着碗,沿着这条贯穿全村的水渠往上走,刚好遇上曾大武回来。

    曾大武一看到西西怀里的碗,就明白了,“上我家吃去,我刚好还没吃饭。”

    西西站在原地,不动,“我也就敢去你家你爸那里买些酱油洗衣粉,去你家吃饭我是万万不敢的。”

    曾祖父吝啬,村里人都知道,但村里人更害怕的是曾祖父的那张碎嘴。

    呱呱呱呱,像个赖蛤蟆,吃了曾祖父的,还不得让人吐出来。

    曾大武笑了,“我爸还能吃了你。”

    西西也咧着嘴笑,“我宁愿让你爸把我吃了,也不想当面听他叨叨。”

    村里人都害怕曾祖父这张嘴。

    曾大武只好拿过西西怀里揣着的碗,“你在这等我,我回家帮你夹点菜。”

    西西笑嘿嘿地把碗交给他,“多夹点,两天没吃饱了。”

    曾大武惊讶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西西也就是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要是有儿有女,还不得让一家人跟着他挨饿。

    曾大武端着西西的碗回家时,家里人都吃过饭了,把饭菜给他在锅里热着。

    曾大武给西西夹了满满一碗菜,堆起来像个小山丘了。

    “这些应该够你吃了。”曾大武端着夹了菜的碗出来,递给蹲在墙脚边等着的西西。

    “够了,够了。”西西口水都要流三尺了,特别是看到最上面堆着的韭菜炒鸡蛋。

    “你快吃吧。”曾大武劝他快吃。

    西西什么都顾不上了,狼吞虎咽,三口就干掉大半碗饭。

    “你刚从哪里回?”吃了饭填了肚子,西西的脑子才有力气运转起来,才想起来问道。

    “和窑匠去曾爱民那里了,和他说了说窑厂的事。”曾大武说。

    “你快回去吃饭,等下饭菜凉了。”西西很想知道曾大武跟曾爱民说了什么,他更想知道曾爱民是什么意见。

    曾大武掉头回家。

    西西端着碗去了曾爱民家,到了的时候他的一碗饭早吃完了,觉得拿着个空碗不好看,便把空碗放在了曾爱民家门口的地上。

    “刚好你来了,我正有事找你。”曾爱民朝西西招手。

    西西打了个饱嗝,走过去,“我还真是料事如神,我刚想着你可能有事找我。”

    曾爱民见状知道他吃过了,不跟他废话,“去帮我把村主任和会计叫来开会。”

    村里面没有专门的村委会办公室,曾爱民的家便充当了临时的办公开会的场所。

    曾爱民家的条件在村里算上等,房子宽敞,灯泡也够亮,夏天的时候有风扇吹,冬天的时候有火盆,炭火烧得足足的。

    就是不开会,平时大家都喜欢到曾爱民家坐一坐。

    西西很干脆,二话没说,撒腿跑到村里面去叫人。

    其实把村主任和会计叫到家里来开会,也起不来多大的作用,这么大的事,村里的干部他们都做不了主。

    曾爱民觉得他应该将这事向乡里汇报。

    只可惜现在是晚上,乡里的领导都下班了,要不然曾爱民肯定会连夜赶到乡里。

    他好久没有这么激动过了,这件事办好了的话,无疑将是他为政生涯中很严重的一笔。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曾爱民用清水洗了把脸,拿出刮胡刀对着镜子把新长出来的胡须刮干净,骑上他那辆二八大杆自行车往乡里去。

    曾爱民骑到乡委的时候,乡里的领导才上班。

    一位职员将他领进了徐副主任的办公室。

    徐副主任刚来,公文包还没放。

    曾爱民这才发觉得自己来得太早了,不太好。

    徐副主任放下黑色人造革的皮包,给曾爱民倒了杯茶,“爱民,你这个名字取得好,爱民如子,寓意很好啊。”

    曾爱民很拘谨地没敢喝水,双手接过茶杯放下,“我公公给我取的。”

    多的关于这个名字的典故一点没提。

    徐副主任坐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和气地问他,“是不是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能克服的我们尽量克服,不能克服的,我们想办法解决。”

    曾爱民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这么紧张,他不是第一次见徐副主任,以前村里的很多事都向徐副主任汇报呢。

    曾爱民搓了搓手,“是这么回事,我们村里的窑厂荒废了几十年了,我想着慌着也是浪费,还不如重新捡起来,多多少少能为村里增加收益,也能改变我们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是这么大的事,我们几个村干部没有主意,我便想着找上面汇报来了。”

    徐副主任听曾爱民说完,哎哟一声,“这是好事啊,这件事你们不要有什么顾虑,建好了窑厂这就是你们村的名片。”

    曾爱民这才看着徐副主任会意地笑。

    徐副主任立刻说,“在这件事情上,你们只管大胆放手地去做,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

    徐副主任给他打气。

    当曾爱民从办公室出来,走出乡里大院的时候,他的一腔热血还沸腾着。一路上,他骑着他的二八大杆慢悠悠地走,他骑一段路又下来走一段,不像来的时候那么火急火燎,他不断考虑着这个新的契机可能带来的困难。

    他回到村里,便召开村干部开了一天的会,除了吃饭上茅房,其他时间都在讨论着窑厂该怎么修建。

    村干部好久没有这么齐心协力过了。

    因为在乡里面过了明路,又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几个村干部的意见都是统一的,眼下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把窑厂先修缮好。

    窑厂的龙窑和主体结构都是好的,需要把废墟先清理,再把倒塌和年久失修的墙重新砌起来。

    但这也不是一件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