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谁让你修仙的
繁体版

第54章 曝光

    酱菜厂的办公室,陆洲和下属都眉头紧皱,眉宇间皱成的“川”字能夹死一只苍蝇。

    他们刚才谈到了厂子里接下来该怎么运营。

    厂里仓库的负责人过来说,订的菜坛子先到了一批货,问陆洲要不要现在就开始干。

    “干,怎么不干!”陆洲语气中带了些气,态度不是很好。

    他妈的,到底谁干的,这件事至始至终他们被人牵着鼻子走。

    酱菜厂的生意一落千丈,他们还没有找出来到底谁干的。

    你说,憋屈不憋屈。

    “那些记者肯定是受人指使。”陆洲的侄儿发话了,“毕竟我们和记者之间没有什么过节。”说这句话的时候,侄儿还装逼地摸了摸他早上梳好的油头。

    作为下属和侄儿,这个双重身份,他很乐于也很积极地为叔叔出谋划策。

    陆洲也觉得侄儿的话有理,转头问其他人,“我们最近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

    办公室的下属面面相觑,相互对视了一眼。

    一个下属弱弱地回答,“会不会是?”他伸手怯怯地指了指外面。

    作为一家老牌的经营了几十年的酱菜厂,在以前是打遍天下无棋逢对手,但这改革的春风不是刮起来了嘛,城里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几家酱菜厂,这几家酱菜厂规模都很小,还是私人制,小打小闹,陆洲压根不放在眼里。

    “切,就他们?”陆洲嗤声。

    以前他没把这几家小酱菜厂放在眼里,自然现在也不会,因为他们不配。

    侄儿在此刻搭腔:“我们也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有可能是很简单的事情。”

    “商场如战场,商战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

    他开始大谈特谈,说起了自己的一些分析。

    有可能敌人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看他们不顺眼,背地里偷袭他们一把,让他们名誉落地。

    毕竟对生意人来说,名誉很重要。

    这样做,直接又缺德,而且致命。

    如果他是小酱菜厂的私人老板,他也会选择怎么做。

    背后耍阴刀,谁不会啊。

    陆洲看向侄儿,“你分析得很有道理,现在就看怎么挽回名誉了。”

    这个侄儿陆洲很了解,在经营正道方面他不行,但在歪门邪道方面,他偏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事情被曝光之后,说要去买菜坛子的主意也是他出的,陆洲记得当时侄儿当着他面说的话,要痛改前非,做到真正的古法发酵。

    菜坛子也买回来了,接下来要怎么做?

    无声无息地将酱菜泡进菜坛子里,腌上七七四十九天。

    这种低调的做法也不是侄儿的作派。

    太低调了,陆洲感觉不行。

    怎料,侄儿的回答却是:“他们会找记者,我们也找,他们在记者群里有人脉,我们也有。”

    能在商场上打拼的,谁还没有一点人脉资源,再加上侄儿平时喜欢结交朋友,是歌舞厅发廊的常客,他认识的朋友方方面面都有。

    只要他想找记者,稍微运用一下圈子,就能找到。

    记者吗,都是依据事实说话的,不是吗?

    “我们举办一个开坛仪式。”

    “让记者大曝光,最好能在几家不同的报纸上见报。”陆洲说,“曝光度越大越好。”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侄儿笑了笑,“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我们这样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好孩子?”陆洲喃喃重复这几个字,他的神情有些恍惚,他心中拿不准这样做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侄儿和他想的不一样。

    这件事的热度还没有下去,不如乘机再添一把火,让人一提到酱菜厂就会想到他们家。

    只要他们古法发酵腌制出来的酱菜没问题,这段时间他们丢失的市场还能再捡回来。

    谁让他们酱菜厂的名字深入人心。

    不就是犯了一次错嘛。

    其实这个错也不是错,老祖宗都是这么做的,古籍上也在这么记载的,这个黑锅怎么就让他们子孙后代来背。

    ……

    酱菜厂举办开坛仪式的事,曾兰花不知道,因为这个年代的消息实在太闭塞了,最大的传播途径报纸,也要在第二天早上才能见报。

    在开坛仪式上,他们家的菜坛子可是主角。

    也跟着在镁光灯下,大大地曝光了一把。

    但这些曾兰花不知道啊,她抽空去了一趟窑厂,沈师傅在研究装窑的时候怎么套装,他做了一批油罐、盐罐和调料罐,准备先烧一批出来看看。

    沈师傅这个人长相清秀,做事也像个女人,很细心。

    这件事交到他手上,曾兰花还是很放心的。

    曾兰花在窑厂附近转了转,自然而然就转到了四喜家的窑厂前面。

    四喜窑厂的出窑率一直不高,每次的出窑率在三四成左右,好在这时候的陶器不愁卖,每次烧出来的都能卖出去,厂里没有存货。

    四喜老婆一直找不到出窑率不高的原因,同一个山头挖出来的泥,同样的淘洗方法,同一个龙窑烧制,要说和曾兰花家的窑厂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两个制陶师傅。

    四喜老婆把原因归结在制陶师傅上,不勤快,手艺也笨拙。

    这会儿她怎么看自家的制陶师傅怎么不顺眼。

    “这么好的日头,土坯也要拿出来晒晒。”

    “这些泥起了好几天了,怎么还没有用完,等下干掉了。”

    “还有这些……”

    四喜老婆这会儿在刷存在感,指点江山。

    曾兰花在门口溜达了一圈,她纯粹是无聊才走到这里的,并没有打听情报的意思,再说窑厂前后都没有门,这里面藏不住秘密。

    她也不把四喜窑厂当竞争对手看待,他们出自同一个村,是相互扶持,相互壮大一起成长的伙伴。

    两个制陶师傅都没有理四喜老婆,四喜老婆的话落到他们的耳朵里,就是:阿巴阿巴,你很能,阿巴阿巴,你能……

    “兰花。”四喜老婆眼尖,很快就发现了曾兰花。

    曾兰花走过去,脆声喊了一声“婶子。”

    “你们家沈师傅最近在忙什么?”四喜老婆直接道。

    因为在小孩子面前,她就不用装了,很直接,有什么话问什么话,跟大人说话,说之前她还要想想用词是否恰当。

    曾兰花用手指绞着胸前的麻花辫,发出“啊”的一声。

    小孩的脑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有的时候反应会特别慢。

    不过四喜老婆愿意等。

    “我让沈师傅帮我烧点东西。”曾兰花的脑子终于想起来。

    “烧点什么东西?”四喜老婆耐心问。

    “一点点小东西。”曾兰花伸出两只手比划了一下,和她的手心那么大。

    “这么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