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1970
繁体版

第36章挥起镰刀

    ‘七三股灾’之后,曾经有人统计过,在股灾爆发前的1972年,有一百一十家公司上市,其密集程度,也只有大A才能与之一拼。

    有人说‘七三股灾’爆发的原因有很多,银行放贷宽松,韭菜们刚刚接触股市,没有风险意识。

    但从资料可以逆向思维,比如有资料显示,以怡和双翼为例,股灾过后,怡和在九龙仓、香江置地的股份占比,就可以说明问题了;其中怡和持有5%的九龙仓股份,持有3%香江置地的股份。

    两家上市公司,可以说是无主之物,那为什么没有人趁机收购这两家上市公司呢?想想后世,两家公司旗下物业,年租金以二三百亿港元计算,就可以让人一搏了。

    但是,股灾之下,绝大多数无人幸免;而且,此时的金融监管机构,漏洞百出,并没有超过5%大股东减持通告,也没有增持超过5%后增持发出公告。

    既然便宜鬼佬,不如便宜自己,怎么说自己还是华人,肉烂在锅里。

    就算怡和减持了,也没有人知道,这是金融监管的漏洞;也可能与英伦的经济政策有关,英伦的金融奉行的是自由经济,因此,也并没有制定严格的金融制度吧?

    除了套现跑路的外资,还有骑牛上市的华资五虎将,他们在股灾中损失不大,反而在股灾过后迅速崛起,特别是长实的操作,更是秀翻全场,在1974年中期开始,大肆收购物业,一时风头无量;而靓坤的偶像李大佬,更是获得擎天一指的称号。

    至于1972年股市大涨,也与这一年发生的事情有关,今年香江外部环境一切向好,受外部环境影响很大的香江,自然经济环境向好;而香江股市万马奔腾,高潮迭起。明年,港府宣布兴建地铁,各公司相继派息并大送红利,加之欧美金融继续动荡,香港股市更加狂热,宛若遍地黄金。

    靓坤不把握住这样的机会,赚他一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机会了。

    乾坤出版公司在三月中旬在远东会提出上市,并被受理,这样的事情,是隐瞒不了的,需要发布招股说明书,还要进行后来的路演。

    不过这个事情,引起了香江上下的关注,认为这样上市,是不是有二次上市的嫌疑?乾坤控股已经上市了,为什么乾坤出版社也要上市?

    不过这样的质疑声,根本阻止不了乾坤出版社上市的步伐,很快就通过了,而且估值高达三千万港元。

    不过在上市前说明会上,做出了说明,虽然仍然让人不满意,就算他们不满意能怎么样,乾坤系,上面有人,而且那些人,才不管这些韭菜的意见,这符合规律;而且怡和后来有家公司,叫怡和策略,也上市了,通过怡和策略,控股了旗下的上市公司。

    靓坤感觉这些人太嫩了,以后有四家酒楼就上市的公司,他们还不是要炒翻天?

    四月十日的时候,乾坤出版社的股票开始认购,不过认购的人并不多,大多被靓坤自己留下来了,不过没有关系,他才不怕,到时自己拉升股票,然后抛出去。

    “阿坤,你不要气馁,这很正常。”

    李主席看到认购不如意,开始安慰起他来,不过靓坤很感激。

    “照叔,我没事,这些人,他们不懂的。”

    靓坤的稳重也是李主席看中的一点,现在的年轻人,非常的浮躁,还很跳脱。

    远东会的交易大厅就像一个金鱼缸,两人正透过玻璃,看着下面忙碌的人群,下面的红马甲,就像忙碌的蚂蚁一样,非常的热闹,看着他们比划的手势,靓坤就感觉很好笑,不过他没有笑,而是和李主席说道:“事实会证明谁对谁错的。”

    四月十七,乾坤出版社第一天上市,每股1.2港元,发行625万股,开市第一天,价格1.8港元,下午收市前,乾坤出版的价格一路长红,收盘价2.35港元。

    第二天,收盘价2.6港元

    第三天,收盘价3.1港元

    ……

    “坤哥,股票翻了一倍多了!?要不要卖掉啊。”

    赵芽子很兴奋,在那里,叽叽喳喳的叫了起来,连旁边有别人,也没有在意,而且也失去了平时的淑女样子。

    股票来钱太快了,会让很多人失去了理性,现在香江上下,很多市民已经蠢蠢欲动,但大多数的人,还没有被勾起这个欲望。

    与赵芽子想着卖掉不同,他其实并不急着卖,反正股票都在他这里,等到今年年底的时候,恒生指数接近900点的时候再卖也不急。

    “我说什么时候卖就什么时候卖,先不急。”

    靓坤很笃定的样子,让她也很放心,有一种盲目的崇拜慢慢在对方心里滋生;与他们一样,持有乾坤出版股票的人,此刻心里也是很兴奋。

    今天出版公司的人很高兴,也很兴奋,他们也分到了不少股票,也引起了其他兄弟公司的羡慕,不过他们的羡慕也有限;乾坤系的公司将陆续上市,乾坤报业公司是排名第二家要上市的企业,不过在上市之前,他们将会宣传,兼并几家报纸,组成报业集团,扩大乾坤报业的体量。

    收购一家八卦报纸,一家晚报,一家经济报,他们也借着这次机会,分享上市的收益。

    “我们不要羡慕他们,等我们上市之后,一定比他们更好。”

    “现在是旺市,我们要不要买一些股票啊!?”

    有人说起这个,他们就业精神了,确实,去年涨一波,然后回落,现在又开始涨了,这些人,也开始有想法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是人之本性,既然有人提起来,这些消息灵通的人,自然想要搏一搏,期望单车变摩托。

    靓坤感觉可以借这个机会,扩大时事新闻的知名度,让时事新闻和刚收购的经济报一起,收割一波忠实读者。

    说干就干,靓坤可是一个行动派;增加报纸的知名度,就是增加自己的影响力,那自己在香江,说话的声音就会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