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游戏机制好多
繁体版

第73章 神兵

    【是否确认使用穿越媒介?】

    【关键词:架空历史、杀戮/挑战、神兵利器】

    【确认/取消】

    白夜感到了熟悉的眼前一黑。

    再睁眼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身着道袍的小青年。

    【主线任务:收集倚天屠龙,一统中原。】

    “倚天屠龙记啊……”看到任务的时候,白夜就已经明白当前的世界,大概就是倚天屠龙记了。

    “不是秦时明月,不是风云、不是斩赤红之瞳,不是封神演义,不是神兵玄奇,也不是神兵小将吗?”白夜有些遗憾。他还是挺想要研究研究能够变身的神兵兽,与不能变身的神兽、魔兽之间有什么区别和共通之处,以及号称‘南宫问雅,摸谁谁傻’的女娲一族的净化力量。

    当然,“架空历史”这个关键词原本就已经排除了许多的世界,甚至武力层次也被限高,不然不会有“历史”要素,而是之间变成“传说神话”,“异界大陆”之类的了。

    而在一众无限世界里,倚天屠龙的武力值属实是一般般,天龙八部都够不到高武的边,更别说隔了好几个主角的倚天了。

    如果系统显示成为武侠世界,他说不定就把他给改成异界大陆之类的了,但是架空历史就让他想到了秦时明月,想到了大电影里的傀儡巨人,想到了仙剑系列,想到了许许多多的人物。

    于是抱着赌一把的想法,他选择了进来看看。

    但是他也没想到这个历史世界,其架空的元素,指的就是内力。而其他的大部分要素,都是这么的历史。

    就在他犹豫要不要跑路,还是看看这个世界的赵敏长啥样再做决定的时候,一声呼唤传来。

    “宋师兄,宋师兄……大师伯让你过去一下。”

    “……”白夜觉得自己可以再考虑考虑。

    毕竟正常来说,倚天、宋姓、道士、青年这几个要素结合起来,一般是只有一个有名有姓的存在,这里如果是武当山的话,更是别无第二人了。

    白夜一边应好,一边吸收原主的身份信息。

    同时,白夜也考虑到了在这个世界获取力量。

    除了修行上限怕是不高的内功之外,还有一种新的玩法——词条。

    当然,考虑到金系武侠早就存在游戏,所以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方式的还原。

    是的,白夜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一转面板流、词条流。

    武功的上限低没有关系,阅读书籍、修炼书籍所附带的词条,以及各种能够提升天赋,能够提升悟性,能够获得各种异常抗性,能够提升制造东西的速度和力量……的任务、道具、建筑等。

    再说了,他现在到了倚天,可不仅仅像游戏里那样,只能学习原著里存在的那些功法经书。其他的医学、厨艺、工匠、奇门等等技艺知识,白夜也想要囊括。

    并且,白夜想到了太吾绘卷里的读书机制,想到了传说中有一个封面,就能够读出全本的神奇“特性”。

    内力有上限没关系,能够让他快速学习各种知识技能,能够在编功法方面提供帮助的各种“造诣”能够带走,那武学效果如何,就都是没关系的小问题了。

    而单纯的把【读书】机制塞进来,也确实要比世界游戏化简单轻松。

    最关键的是,只有【读书】机制,就不会给世界造成太离谱的冲击,也不会真的让拿到倚天屠龙的人,获得奇怪的属性加成。

    白夜只有再在里面塞一点点的私货,让白夜这个世界上唯一拥有面板的人,可以量化书籍成为十个章节,可以直观了解每个章节的研修进度,可以使用吞、思、独、迁、惟、融、妙、温、愚这几个研读技能。

    其他人读书的时候,还是依旧的依靠悟性,消耗耐心,敢不敢凭自己的造诣编,也还是看自己的勇气和悟性。就比如九阳残卷后来变成了三门九阳功,而其他人却往往是学武功,极少有能够创武功。

    那样一来,白夜也就不需要担心原本专心读书做官,有大量读书造诣,悟性奇绝的人,因为种种原因弃文从武,成为黄裳第二了。

    虽然说习武之人如果不通文字,不学医药、经络,更不去学佛经道藏,正常情况下也成不了什么太大的高手,也就是xx帮,xx派里欺负欺负百姓的小杂鱼之类的。

    但是,白夜却不想因为【读书】机制的加载,让创造武学的门槛太低,更不想让江湖上有太多的“手抄本”出现。

    武林高手白夜无所谓,再强上限就在那里,但是如果奇葩的武学功法太多,白夜怕那些书读多了,自己真的会走火入魔的。

    而现在这样,虽然有了新机制,但是对于大家来说,也就是学会了的东西不容易遗忘,领悟的东西能够记得更牢靠,偶尔会有灵光一闪,其他的还是一如往常。

    如果再论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更注重知识教育的门派,后辈弟子学东西会更快,打斗的过程当中也更不容易发生内息紊乱,走火入魔一类的问题。

    而这与原本的世界格局相比,也并没有太多的不同。

    名门正派本来就很少会只注重武艺的培养,而不让门下多读书研学,更不存在修仙世界那种以武功高低,论地位高下的情况。

    没有足够的基础,捡到了绝世秘籍也看不懂上面说的是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运功行气。没有佛道儒等文学方面的知识,认字你也看不懂一阳初动,粟米之丹,一部之神之类的说的是什么。

    一些口耳相传的特殊传承,更是自己有自己的一套“黑话”,用于代指各个事物。

    此外还有就是,比起闯荡江湖,快意恩仇,大侠们也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

    培养后代读书识字,甚至是四书五经的能力,也未尝没有想过让自己的孩子封侯拜相,封妻荫子。

    到了某一条,真的有出身门派的人成为一方大员的时候,其他的“江湖中人”甚至酸一声“朝廷鹰犬”的想法都不会有了。

    因为对方大概会被开革出江湖门派的行列,而成为地方大户的预备役。

    而这,也或许就是江湖武林越来越弱的原因之一——人才都去当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