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江山情
繁体版

第141章 军校考试(上)

    到了饭店叫了酒菜,而后当中一个学生给双方都斟满酒,再端酒跟他自我介绍道:“我叫王左明民国元年生的,今天是和几位同学刚从军校报名处离开,没想到在半道上就遇见了那帮黑警察,为了敲诈勒索真是什么招都想出来了。如果刚才不是你出手相助,我们恐怕凶多吉少,为了感谢,这杯我敬你,我先干了你随意!”说完一饮而尽,再给倒满一杯,其他人跟着先后起身。

    他们的热情盛情,周廷琰自然不会在与之生疏,端酒杯道:“你们盛情我自不会再矫情,这杯我回敬!”一杯下肚,在自我介绍:“我叫周廷琰,最近也去军校报了名,今日是无事去听曲,没想到却遇上黑警察!”

    “你能及时出手,也是正义之士,我袁文佩服你,这杯酒即是感谢,也是庆幸在此认识你,更是高兴我们以后还能成为校友,我干了你随意!”

    “你们难道不是学生,也都是跟我一样闲散无事,就选择报名参军?”说时又指着他们的学生装。

    几人一起呵呵笑,又一个给他解释:“我们是学生也不是学生,正确的是我们没去上大学,就只是高中毕业,开始是想去上大学,可又一想上普通大学没用,最后一合计都选择过来报名军校了!”

    周廷琰不知该说什么好,就只是笑笑端起酒杯与他对喝,而后问他叫什么,他的回答很简单姓宛名希,而另外两个分别叫黄池和高四,家乡是哪儿都有的,什么皖部北面鲁,南面是赣和浙、东面是苏还有西面的是豫。

    大家在一起聊天侃大山,很快就混熟悉了,对于身上脸色的疼痛早已忘却的干净了,在闲聊当中周廷琰对他们各有观感,王左明对算盘很精通,在理财方面是把好手;袁文略懂一些中医,但他更喜欢西医,只因家中不同意他只能研究针灸;而宛希则是喜欢文学,虽然无法成为像袁枚、龚自珍、梁启超和鲁迅这样的人,但他是将他们看做另类导师的;至于黄池和高四两人,就是想当兵报效国家。

    几人就在这里从中午喝道我到晚上,最后走路不稳的结账离开去往了周廷琰的住房,都稀里糊涂的在一起呼呼大睡起来,直到第二天醒来,才都醒过神来互看过后哈哈大笑起来。

    一晃几日过去,这几人几乎是每日都在一起吃饭侃大山聊聊未来什么样,渐渐的,几人也习惯了周廷琰的举止和大方,以及对未来的一些好像是未卜先知一般,虽然一个个都认为他是在吹牛逼,但又感觉他人非常的不简单。

    到最后,这几个年龄都比他大却又隐隐的有唯他马首是瞻,对于这样的结果周廷琰也没推脱,这个战乱时代单凭自己一人是很多事都办不了,想要干出一番事业必须有人帮忙才行。

    曾经一味的想逃避,可却很多事不请自来,让你想躲都躲不了,最后逼得他不得不考虑手上掌控一方势力才能让自己保命,不然就会被随便什么人都能揉捏,就好像张建明派自己去剿共,到了江边被劫持一样,如果你有本事像阎百川在晋称霸山三十多年,那谁还敢惹你!

    时间飞逝,一晃眼到了报名结束时期,也是他们去军校报道,然后要进行初考的日子,这日一早几人到了陆军军官学校门口,驻足片刻看了眼那几个繁体字,随后就怀着别样的心情径直入门。

    这个大门是水泥石灰砌的方形高门,门外的两边分别站立着两位持枪士兵,在进门时递去通行证,被放行进入,看着沿大门向两边有延伸的铁栅栏护围墙,在里面的办公大楼正对着大门,在里面的主楼是一座三层额方形楼,那两侧还有延伸的两层办公楼。

    后面还有本校的大礼堂,在那正门处有四组高大的双立柱,门顶呈塔形上置有旗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迎风飘扬,到里面观看经人介绍,在东方有供学校校长专用的两层小楼,在旁边有教学楼与学生宿舍等设施,校内还有巨大的广场,可容纳万人在这里集合与活动。

    听完了高四对学校了解的简单介绍,几人也到了考试区,这里的人员陆陆续续到达的有很多,站定的人员各自复杂表情的也不少,在等待期间碰上都都相互介绍各自认识,他们六个也是说说笑笑的在等待。

    大约三个小时快点十一点时,突然从办公楼方向过来了几个人,立马就让一众喧闹之音变得鸦雀无声,全部都盯着看向那过来之人,只是还没等问就见一位衣领军衔是上校人让一众集合,在一众集合站好后,又让众人席地而坐。

    接下来说了几句注意事项,以及不是国民党党员的特例特招之事,然后说报考者的资格,本来是需要中学或与中学相当的学校那毕业文凭,以及国民党的党证或各地区党部的介绍书,才有资格参考,但蒋校长说先考然后择优录取,而且愿意入党并效忠党国的则优先录取。

    这番话明显就是蒋光头在挑选效忠者,也是想甄别看看有没有人是过来另有目的,周廷琰在心里暗骂光头不仅头上没毛,他是几乎把身上所有毛都拔光,要当一毛不占的独裁者,也同时心里歪歪,难怪蒋光头非要除朱毛而后快,估计是因为他没毛所以才恨毛吧!

    大概半个小时后,上校的废话讲完,又让一众起立去往大教室,这次考试的人数有好几百,也幸好军校里有大教室,几百人被分在了好几个教室里。

    随后没多久便发纸笔,第一场考的是文化笔试,这个对周廷琰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在快写快答期间还不忘飘那几个一眼,都是神情凝重有时还愁眉苦脸等,这让他担心他们几个连第一场都考不过。

    在第一场结束后,周廷琰就将他们聚到一起问情况,都说有些难度但也都尽力作答了,搞得他在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的,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好。

    几个小时后,下半场的口试开始,对于多数仅有中学或与之相当的毕业考生来说这也是最难的一关,因为就凭他们那现有的认识水平来说,很难理解考官问的一些问题。

    而对于拥有现代知识和了解过此刻一些情形的周廷琰来说,这种口试他应付起来是轻松加愉快,凭借着他有现在和现代的各种认识和知识,再加上独特的辩论口才,愣是将主考官说得瞠目结舌,而后大惊失色再听他解释后顿时如获至宝。

    听的其他人也都赞叹不已,以至于在口试结束时,那些主考们竟一致的给了他所有考生里的最高口试成绩,在背地里还给他取了个怪才的称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