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御大宋
繁体版

第二十章 问候吕夷简全家

    吕夷简是北宋贤相吕蒙正的堂侄。

    吕蒙正历任宋太宗、宋真宗两朝,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考中状元。

    随后屡屡升迁成为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宋真宗的老师,继而影响了宋真宗。

    其人不但待人宽厚,而且在辨别人才上是出了名的眼光毒辣,北宋好几个名臣都是吕蒙正慧眼识珠挖掘出来的。

    相传在吕蒙正年老卧病时,宋真宗感念太子太师幼时对自己的教诲,便去看望了吕蒙正。

    临走时真宗动了恻隐之心,想重用吕蒙正其中一个儿子,于是问吕蒙正,在他七个儿子中,哪个才堪大任。

    结果吕蒙正病怏怏地告诉宋真宗,他的七个儿子里没一个有出息的,倒是他的侄子吕夷简,有宰相之才,希望真宗可以破格升用。

    宋真宗记下了这个名字,回头便把吕夷简提到了龙图阁大学士迁刑部郎中,权力和北宋十八路行省上的首都直辖开封府最高长官差不多,这也让吕夷简成为了下任宰相最有力的候选人。

    不过说来很奇怪,按说吕夷简有如此强大的背景,并且在真宗驾崩以后成为了宰相,在四十出头的年纪上,可谓前途无量。

    但吕夷简的家并没有在开封府最显赫的区位上,反而显得十分低调。

    这天刚回到家中的吕夷简第一时间疏散了家中各处行走的闲杂下人,只留下直系亲属在堂上,似乎马上会有一位重要的客人来访。

    当吕府大门被人敲响时,吕府的管家连忙开门,一个少年从门外的马车上走了下来,这个少年便是当今皇帝赵祯,带着两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进入吕家的府邸。

    这时吕相已经将朝服换下,换上了一身常服出门迎驾,躬身呼道:“臣,吕夷简,恭迎圣驾。”

    “这里不是朝堂,吕相不必拘礼,平身吧。”

    赵祯随口说道。

    “早前得公公传话,说是官家要来府上请教,不知是要请教何事?”

    吕夷简起身后微躬了身躯跟上了赵祯小心翼翼地问道。

    “唔,柳铭章,快过来拜见吕相。”赵祯看了身后的人一眼道。

    柳铭章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眼前这老头就是当朝宰相吕夷简,连忙上前作揖行礼并自报姓名,心中却暗暗打量面前这老头,听闻他此时才过四十多岁,长得确实是着急了些。

    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对自己行礼,吕相也是好生奇怪,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给他带过来一个全无功名的白身布衣,遂有些迟疑道:

    “敢问官家,这位是?”

    “他呀,是朕给自己找的侍读,已经带去给大娘娘见过了,不过……”说到这里,赵祯顿了顿,有转向吕夷简说道:

    “这厮自吹自擂说他古史典籍、兵法战阵、诗词歌赋、刑名断案无不精通,朕想着,吕相是集贤殿大学士,便想请吕相出题考考他。”

    听得赵祯这么说,柳铭章顿时觉得当时自己吹得牛皮确实有点大,要是眼前这位宰相全力刁难他,那可完犊子了,一准考砸,于是连忙自谦道:

    “官家怕是记错了,在下当时说的不是无不精通,而是略懂。”

    “是朕记错了吗?朕怎么记得你当时说的好像不是略懂呢?”赵祯眉头一皱,问道。

    “原来如此,那就请官家和这位……柳公子,先到府上的偏间雅舍稍后片刻,臣让内子取些新茶来泡,稍后便到。”

    吕夷简说完得赵祯点头后,躬身行礼便退了下去。

    柳铭章毕竟是第一次来,也不知道吕夷简说的偏间是个什么地方,倒是赵祯显得非常熟稔,穿堂过道,绕了一圈来到相府一处向阳的小花厅前。

    这个花厅小院上铺满了碎石子,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正骑在一架木马上使劲摇晃着。

    一旁坐在廊下看书的两个少年年龄稍大一些,一个看起来比赵祯大一些,另一个看起来比柳铭章大一些。

    看到赵祯带着柳铭章走了进来,两个少年连忙起身行礼,却被赵祯抬手制止,这时赵祯随口问道:

    “公著的功课做完了吗?怎么净顾着玩耍?”

    听到赵祯的问话,摇晃着木马的孩童立即停了下来,快步跑到赵祯面前作揖行礼,说道:

    “官家,公著的功课已经做完了,昨夜爹让公著背下《三国志·费诗传》中的《与孟达书》,公著已经背下了。”

    “噢?那公著能不能背来给朕听听?”赵祯问道。

    “好,臣子遵命,请官家厅内上座。”吕公著奶声奶气地说道。

    看着眼前这惊人的一问一答,柳铭章顿时长大了嘴巴,又看了看一旁正在逗小孩的赵祯,心中暗道:“你这小兔崽子是要给劳资施下马威啊!有你这么干的吗?”

    那头赵祯牵着吕公著的手进入了花厅,柳铭章看到另外两人正好奇地盯着自己,连忙作揖行礼。

    互报了姓名后才知道,原来是吕夷简的长子吕公绰和次子吕公弼。

    再看他们此时正研读的书籍,柳铭章发现吕夷简的教学简直残暴不仁。

    因为这时他的次子吕公弼已经开始研读《汉书》和《后汉书》的律历及食货部分志类,而长子吕公绰甚至开始研究《旧唐书》和《旧五代史》了。

    不过一两分钟的分神,花厅里的吕公著就已经把《与孟达书》一字不差的背完。

    当然,是不是一字不差柳铭章不清楚,只是看到正拿着一册《三国志》监考的赵祯没有点出任何错误。

    这时吕夷简带着自家夫人从内堂进入花厅,柳铭章却发现吕夷简的夫人非常年轻,感觉还没有他长子吕公绰的年龄大。

    不过这时吕家的三位公子纷纷起身向父母行礼,听得吕公著喊的是“娘”,而长子次子喊的是“母亲”。

    柳铭章推断吕夷简应该是死了个老婆,而眼前这个年轻的老婆是他续弦再娶的,否则不可能生出两个这么大的娃。

    一番叨扰过后,又净杯冲开茶叶,那女子突然开口问道:“那位便是柳公子吧,你们也都进来坐吧。”

    看着眼前的架势,柳铭章顿时明白了老巫婆的用意,而且吕夷简也看出来了,这才摆下了这个考局。

    老巫婆应该是想借着吕家两个大儿子,打消皇帝那不切实际的想法。

    毕竟要选天子侍读,天底下可没有比吕家两个大儿子来得更合适的。

    至此柳铭章深知,要是不拿出点真材实料震住吕夷简,这侍读的位置最后花落谁家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