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御大宋
繁体版

一百二十七 案情分析

    柳铭章离开皇宫时夜色已深,宫门也下钥了。

    要不是有王守规头前引路,他怕是得在这高墙中困守一夜,没准还会被禁苑侍卫当场刺客抓了去。

    说来其实也没什么好汇报的,主要是让赵祯给那五百正编奉先军安插点亲信,随后由他这个中间人去对接。

    因为柳铭章和王守规、张茂则等从小在禁苑里长大的内侍始终不太一样,他是个外臣。

    自古皇家的礼法就有明文规定,外臣插手皇室内务多多少少透着忌讳的味道。

    最好能像之前那样,由赵祯派亲信内侍负责具体细节,他从旁指挥,这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当他回到开封府时,薛奎还在挑灯熬夜,加班加点的做着后续规划,王煦则在一旁不时补充些细节。

    看到王煦也在,却没看到寇随,柳铭章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开口问道:“寇相的公子在何处?”

    “寇公子跟着王相去了相府,看样子也想跟着一同南下查案。”薛奎不假思索地说道。

    这时王煦开口道:“身负国仇家恨,换作是谁都心绪难平,末将觉得大人您就不该反对寇随的请求。”

    “正是因为寇随身负血仇,本府和王相都一致认为他不宜南下,以免在案件调查中乱了心神。”薛奎言罢,又对王煦语重心长道:“唉!你怎么和你爷爷一样,竟没学到你父亲半点稳重。”

    “薛知府此言差矣!”

    王煦听到薛奎将他比作他爷爷王超,一下便不乐意了,当即争辩道:

    “祖父在世时常言他心性寡断,能为先锋却不宜为大将,而父亲天生刚毅果敢,多得祖父夸赞。若今日父亲在此,必不会同意将寇随留在后方,更不会错过一丝扫除敌患的机会。”

    柳铭章看到王煦有些气急,顿时忍俊不禁,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抚。

    对于王超的军事水准,不要说旁人,就连他自己都十分清楚,根本不敢在人前吹嘘自己多么擅长指挥。

    史书对他的记载是:“驭下宽和但优柔寡断”,原因不外乎是他在“檀渊之战”中摆烂,让寇准在战前定下合围聚歼二十万辽军的计划破产。

    要不是他拥有超过两米三的身高,立于军中显得十分魁梧,他根本不可能当得上将军。

    最初遇到寇准时,柳铭章提出让曹玮偏师出沧州,就是为了逼迫王超动起来。

    只要曹玮突袭辽国后方的消息传到辽军中,让辽军生乱,王超也能多些袭扰辽军的信心。

    不过宋车宗正是看中了他的身高,在登基后将他封为骑兵统领,后来北征时倒也发挥了一些作用,但和他儿子王德用比起来,可就差了不知道多少个层级。

    王煦见柳铭章到来,连忙让他评理,希望他能劝劝薛奎,让寇随得以同行。

    怎料柳铭章才酝酿好一通游说话术,刚要开口,薛奎便冷着脸抢白道:

    “本府听官家提起,说你曾在他面前大放厥词。如今你倒是说说,此案,你要如何施展那刑名断案、追凶缉盗之法以破之?”

    “好家伙!考我是吧?”

    柳铭章抬手止住正欲起身帮他辩驳的王煦,转悠几步后对薛奎道:“人证、物证、凶手特征、凶器材质、凶案现场还原。”

    他知道,在古代要杀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究竟有多难,而且还是交通和通讯极其不便的情况下。

    所以,凶手身上必定藏有画像之类的东西,这是毋庸置疑的。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寇准重伤擒下凶手后推断出,对方可能是敌国奸细。

    除了画像这条线索以外,还有就是趁着凶手尸体尚未腐坏之前,赶紧下去把这家伙的身高体重相貌身材画出来,加上他的衣物鞋帽等随身物品的材质,都能成为破案的关键。

    当然,还有一点最最重要的,那就是民间走访。

    因为雷州这个地方,说大不大,说小,倒也不小。

    别说是敌国间谍,就是个外乡人去到那里,有没有进入地界都不知道。

    更别说要在几万平方公里的地面上找到一个活人,那和大海捞针基本没什么区别。

    唯一可行的方法,就只剩下询问当地百姓。

    要完成这么大一个工程,只有一名杀手是不行的。

    柳铭章推断背后可能还有一个组织负责提供车马、情报、以及临时落脚点,才能完成精准刺杀。

    所以当专案组到达雷州后,只要让当地的知州发动人民群众,很容易就能知道在那段时间里地方有多少外乡人进出,继而锁定目标群体。

    “不过……完成了这一桩大案,对方一定会撤走所有布置,避免留下任何线索。”

    说到这里,柳铭章顿了顿,接着对薛奎说:

    “我们此番南下,就是要找到他们还没来得及撤走的布置,揪出背后暗藏的势力……铭章如此谋划安排,能让薛知府和官家满意否?”

    “想得倒是周全。”薛奎冷冷一哼后说道:“若不是此次南下查察需要顾及太后,官家和王相断然不会同意派出你这么个毛头小子。”

    “嘿!可不是吗?”

    见薛奎这么说,柳铭章也乐了,心道:“要不是那块黑炭头还没出山,哪里轮得上我去躺这趟浑水?”

    王煦见机继续游说道:“正因为寇随往返过雷州熟悉道中地形,知府大人更应该让他一同南下,而不是顾及什么‘身负血仇乱了思绪’。”

    薛奎无奈将手中的笔杆放下,对王煦说:“你们急什么,寇随不是去说王相了吗?只要他能说动王相,本府的意见无关紧要,你们还是先谋划行程吧,所需的车马器具本府尽量满足。”

    “这个好办,末将当即就能决定。”

    王煦见薛奎松口,满心欢喜地说着,随后马上拿出了一套南行方案。

    因为他带来的这批人数量不少,若是带着大批家伙事穿州过境,一定会被地方州府拦截。

    于是他把人手分成了三队,每支队伍控制在二十人以内,只有领队头目带一把军弩,其余人手配上民用的猎弓即可。

    听着王煦这微不足道的要求,薛奎眼角微微抽动了一下。

    薛奎倒不是担心王煦手下的兵,而是调用军弩这件事不在他职权范围内。

    他告知王煦和柳铭章,想解决这个问题得去枢密院找张知白。

    只要拿到枢密使的批条,殿前司、皇城司、侍卫亲军、环卫官、带御器械、有一个算一个,随便那个部门都能临时弄来几把军弩。

    要是没有枢密院的最高批示,不管以什么借口调用军弩,敢于借出军械的部门都要负责任。

    轻则丢官流放,重则谋逆罪论处,这真不是在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