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一甲子的轮回
繁体版

四十五章 妙峰山

    原来丁一鸣还以为妙峰山是属于门头沟公社的,结果开介绍信时才发现,这时候的妙峰山,所在的陇驾庄大队是属于大台公社的,而不是门头沟公社。

    这也是丁一鸣这辈子,第一次来到大台公社下的小队。路不熟,人不熟,没人带,难,难,难。

    从25号上午一直骑到下午,7个小时才到妙峰山脚下的涧沟村,也就是陇驾庄大队第一小队。

    但好在,这年代,花生油开道,无往不利。这不,一斤花生油下去,妙峰山脚下的第一小队(涧沟村)就向他敞开了怀抱。有吃有住(吃大锅饭,住小队的大院里西厢房),还行。

    当然,小队里也特意帮忙宣传了下,红星轧钢厂来了采购员,调剂土特产等物资。

    1960年4月26日是农历四月初一,不到六点,京西群山还在“睡觉”,妙峰山就先“醒了”。

    山道上,人群络绎不绝。60年和往年大为不同,妙峰山文会的粥棚、馒头棚,茶摊,统统都消失没了踪影。好在,一路还时不时,有着提供给香客喝的热水。

    丁一鸣看的就是武会的热闹。舞狮、中幡伴随着阵阵鼓声、人声让现场热闹非常。包括五虎少林会、高跷会、小车会等等,展现传统庙会的历史风貌。

    妙峰山以“古庙”、“奇松”、“怪石”、“异卉”而闻名。这农历四月的季节,正是桃花、梨花、杏花等花卉竞相开放的时节。一路林木葱茏,山花烂漫,夹杂着众多庙宇,真是个出游的好时节。

    庙踞金顶,虽抗日期间庙毁,庙会遂衰,但丁一鸣感觉来看这一庙会还是不错的。这一路空气清新,适合登山远眺。

    来回,丁一鸣觉得3小时应该够了。但,丁一鸣也不急着下山,丁一鸣一路这看看,那看看,顺带着买了点稻草编的各种玩具,当然,现在不能叫买卖,叫调剂。

    妙峰山是不错,要不也不会有法国作家在妙峰山写了《远征》,在今年,还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但说实话,丁一鸣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还是更喜欢玉兰花开的潭柘寺,因为那里有个叫他舅舅的陈解放。

    这见天的,哪有那么多,只相处一、二天就熟得像亲人的事!

    过几天就去南辛房!丁一鸣心已飞向了南辛房,飞向了那个小院。

    第二天一早,丁一鸣就草草吃了点棒子面粥。拿着换来的土特产,出发回去了。因为四合院里还有个嘴硬说不怕的朱韫翡。

    刚到四合院门外,就看见王常林杵在门神位。

    王常林热情飞扑过来,道:“我的丁大爷,你可回来了!我昨天来过,猜想你今天这点该到家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有啥事。”丁一鸣笑着道,其实快月底了,一看就是那事。

    王常林搓着手憨笑着,“双倍还差不少。”

    “差多少?”

    王常林不好意思地说:“二十斤猪肉。”

    “你当猪肉是大风刮来的呀!”丁一鸣指着车筐里的土特产,“拿走,拿走,明个上午十点,这儿,再给你拿十斤肉,差一点,你自己想办法补上!”

    “好好,明,我九点半就来候着。那我先把这些土特产送厂去。等这月指标完成,我请你吃饭。”

    丁一鸣挥挥手,“去吧,去吧!”

    “大哥哥,你回来啦!”这是朱韫翡在问好。

    “一鸣哥哥好。”这是阎解娣在问好。

    院里,就两小孩在玩。

    “来,一人一个。”稻草编织的玩具小鸡、小狗、小猪,丁一鸣一种买了一只。

    朱韫翡给了一只小猪模样的,阎解娣给了一只小鸡模样的。小狗模样的也顺手给了朱韫翡,让她以后带给侄子卫国。

    看着两人在那玩,丁一鸣回了屋,提前准备五一节的吃食。五一劳动人民的节日,吃点好的,也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