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何雨柱重生后逆天改命
繁体版

第29章 老两口儿的秉烛夜谈

    老村长永远都是月亮湾村最忙碌的人。

    白天要去梯田建设工地指挥监督,晚上回到家还要研究,带回来的文件资料。

    经过三天的学习,老村长对政策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

    政策的目标是将所有的土地进行丈量,并根据位置和土质分为三个等级。

    一等地是靠近水源地势平坦的土地,三等地是在山坡上修建的梯田地,而其余的就是二等地。

    接下来,将按照每家每户的人数进行土地分配。

    等级高的土地粮食产量高,给国家上交的也多。

    具体上交多少,文件上写得明明白白。

    分配好之后,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每家每户的土地归属。

    如果有村民对分配结果不满意,也是可以互相交换的。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有些家庭可能人口较多,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维持生计;而有些家庭则可能人口较少,需要的土地就可以少一些。

    分配原则就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下进行,尽可能地满足每家每户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自己应得的土地。

    再就是现在还是集体的都要分配下去,包括养的猪,鸡,鸭,鹅,也包括了老何喂的牛羊,都要按照每家每户平均分配。

    不过,他答应过老何,给他留一些,这样的话,其他的就不用给老何了。

    村里的粮食是最重要的,这可是关系到从大集体生活到各家各户过渡期的生活保障。

    这个不能按人分配,家里壮劳力多的就要多分些,小孩和老人吃的不多,就要少分一些。

    其余的就是一些农具,大食堂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这些统计完了以后按照每家每户分下去就是了。

    计划好这些,老村长觉得没啥问题了,不过,他想等等再分配,毕竟,现在天气还不是很冷,还可以多修一些梯田。

    等到天寒地冻的时候,人都休息了,再来分配,这样的话就不会耽误梯田的建设。

    所有的计划老村长都用笔记录了下来,他担心自己年纪大了,时间长了就忘了。

    在给村民宣布之前,还要召集村里的其他干部,一起讨论一下,看看还有没有,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

    做完这一切,老村长收拾好纸笔放进桌子下面的抽屉里面,这张桌子是老村长的办公桌,连他的三个儿子都不能碰一下,那些孙子都不允许进这间屋子。

    老村长看了一眼,旁边睡在床上的老伴儿,还在不停的咳嗽。

    他叹了一口气,出去抱了一把柴火,放在火盆里点燃了,这样屋子的温度就升起来了,老伴儿的咳嗽也会好点。

    做完这些,老村长吹灭了油灯,脱掉衣服轻轻的揭开被子,钻了进去,他生怕惊醒了老伴儿。

    “弄完了呀?”

    老伴儿看来并没有睡着。

    “差不多了。”

    老村长回应着。

    “你这一天也够累的了,晚上还要弄这么久!”

    老伴儿也心疼他。

    “有啥办法呢?老大也帮不上什么忙,只有自己弄了。”

    “你要多给他机会才行的嘛!”

    老伴儿也希望,老大可以早点接班,这样老村长就没那么累了。

    “我还没给他机会啊,我就去镇上了三天,孙富贵就出事了,唉!”

    “那也不能怪老大,下雨天,导火索受潮了的嘛!”

    老伴儿也很清楚了。

    “那还不是他没有监督到位,没有仔细检查,才出的事。”

    “唉,你对他们要求的太高了!”

    “好了,不说他们了,我给你带回来的药,你吃着没?”

    老村长最关心的,还是老伴儿的身体。

    “吃着呢,这都是老毛病,吃了也没啥用。”

    老伴儿已经没有信心了。

    “你可不能这样想,要坚持吃,不然的话,只会更严重!”

    “好吧,都听你的。”

    老村长是她最坚强的依靠。

    “日子过的太穷了,不然的话,一定要送你去县里大医院,好好检查检查。”

    老村长心有余而力不足。

    “得了吧,老头子,别折腾了!”

    老伴儿也不想给家人增添麻烦。

    “日子总会好起来的,你放心,我一定带你去,好好看看。”

    老村长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现在饭都吃不饱,还看啥呢看!”

    “你放心,穷苦的日子快到头了,我这次去镇上学习就是为了这事!”

    “都学习咧啥嘛?”

    老伴儿很少关心他工作上的事。

    “就是吃饱饭的问题嘛,这种吃大食堂的办法要不得,你看看村里那些年轻人干活无精打采的样子,怎么可能种好地嘛,种不好地,哪有收成,”

    这就是大食堂的弊病,都是混呢!

    “那国家准备咋个弄嘛?”

    “把土地都分下去,各人种各人的,收了粮食给国家上交就可以了。”

    老村长简单的说一下,说多了老伴儿也听不懂。

    “咋跟过去给地主家交粮一样呢?”

    这大概是所有人的想法,老伴儿给地主交了半辈子的粮。

    “咦,那哪能一样呢?现在都变了,只需要交很少的一部分给国家,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国家也是储备起来,遇上大灾之年再发给老百姓吃的。”

    “哦,那还差不多!”

    老伴儿似乎是懂了一样。

    “对了,老伴儿,你没事了多催催老二媳妇,她那肚子老是大不起来,我急的慌!得让他们抓紧了!”

    “我咋个没催嘛,看到了就在问,现在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生娃嘛!”

    “哪能一样吗?我看报纸上说有些地方都在实行计划生育了,我看迟早也要到我们这里来!”

    “啥是计划生育呢?”

    这些对老伴儿来说都是新名词。

    “简单的说,就是国家人口太多了,怕养不起,控制人口生育。”

    “这样啊,以前不都是鼓励生育的嘛,你看我都给你生了四个!”

    老伴儿说的多自豪一样。

    “时代在改变的嘛,反正你要抓紧催了,不然,到时候想生,国家都不允许生了。”

    “好,好,我知道了!”

    “还有老三的婚事,你多张罗张罗,年纪也不小了,我那么大的时候,老大都会走路了。”

    “我知道,碰到媒婆我就在问,你多厉害的呀,看把你能的,没有我,哪来的老大。”

    “对,对,对,我老伴儿最厉害了,给我们老田家生了三个传宗接代的!”

    “咋不是呢!”

    说完,老伴儿把头靠了过来,老村长紧紧的抱着老伴儿,老两口很快就沉沉的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