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
繁体版

第123章 锦衣卫西北镇抚使

    确定了散官勋级的调整,朱由检又说道:

    “内阁首辅黄立极,辅佐朕登极有功,这些日子又一直用心办事,由左柱国加上柱国。”

    “原上柱国张居正,继续追赠上柱国。”

    “正治上卿袁可立,勋级改为上护国。”

    特意点了三个人的名字,袁可立的勋级只是改个名字,没有什么好说的。

    张居正继续追赠上柱国,显示了皇帝对张居正的推崇,没有人不开眼地反对。

    黄立极由左柱国加为上柱国,就有些让人惊讶了。

    要知道,魏忠贤倒台之后,弹劾黄立极的奏疏并不算少。皇帝这个态度,明显是要留下黄立极。

    一时间,黄立极这个久经宦海的人物,也不由有些感动。颤巍巍跪倒在地,表示不敢受上柱国。

    朱由检将他扶起来,和颜悦色地说道:

    “朕年轻识浅,需要黄卿这样的大臣辅佐。”

    “外面的非议就让外面去说,朕还不知道黄卿的忠心吗?”

    “黄卿要用心做事,留下一番功绩。”

    这句话意有所指,群臣都猜测皇帝是要黄立极力推磨勘法。

    只是以黄立极在朝野的名声,他有那个能力吗?

    他可不是张居正那样大权在握的首辅,权力完全是依附魏忠贤而来,如今魏忠贤倒了之后,朝野中还有谁听他的?

    皇帝想让他力推磨勘法,那是选错了人!

    朱由检确实有让黄立极力推磨勘法的想法,却也不完全指望他。之所以留下黄立极,纯粹是他觉得这个人比较有眼色。

    自己要批的奏疏,黄立极等大学士从来没有异议。自己不愿意批复的,他们也能拟出票旨。

    所以他决定把四个人先留下来,免得胡乱调整出现问题:

    “这样子的内阁也不错,算是比较顺手的秘书工具。”

    “不能再出个张居正,几乎成为礼绝百僚的宰相。”

    对张居正的能力比较推崇,朱由检也希望有个救时宰相。

    但是如今的朝野上下,明显没有那样的人物。历史上崇祯朝五十个内阁大学士,最有名的是温体仁、周延儒两个奸相。

    所以朱由检只能弱化内阁职权,以常参会议直接处理部务。内阁不说被他撇在一边,存在感却也不强。

    这种情况下,如果内阁大学士太强势,反而会和朱由检产生冲突。黄立极这四个人有依附阉党的原罪,反而更适合留下来——

    一旦他们违逆朱由检的意思,直接放开保护任人弹劾就是了。到时候只要他们还要脸,就只能自己辞职。

    使功不如使过,可谓至理名言!

    这种想法,朱由检没有明说,朝野中却有人看出来。

    黄立极等大学士之所以一直被人弹劾,就是因为有人希望改变这个状况——

    文官绝不愿他们辛辛苦苦确立的内阁制度,被皇帝当成摆设。

    所以朱由检在正式重设上柱国后,第一时间就给黄立极加上,显示对当前内阁的支持。

    黄立极即使想求去,也不能在这时候说。

    “看来必须得想点办法,帮陛下把磨勘法定下来。”

    “我这一把老骨头,想安稳退下去都不容易。”

    已经位极人臣,黄立极在阉党倒台后,知道自己这个阉党首辅绝对是干不长。他也没有多少争权的想法,只想安稳退下去。对皇帝用常参会议把内阁摆设的行为,也没什么不满。

    只是皇帝把他当摆设也就罢了,其它加恩却又实在太多,先是辅政大臣加衔,又是上柱国勋级。他若不拿出表现,定会被人嘲笑——

    你看,堂堂上柱国、第一位辅政大臣,连一件能够青史留名的功绩都没有,也不觉得害臊。

    想想那个场景,黄立极都觉得可怕。只能拼上老命,好歹做一件事。

    用勋级体现了对黄立极的支持,又敲打着他做事,朱由检又向袁可立道:

    “袁卿的长子还没有考上进士吧?”

    “他今年已经二十八岁,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不用继续考了,转入军中任职。”

    “拟旨,追叙袁可立平定白莲教、建立东江镇的功劳,荫一子金吾卫副千户。”

    “金吾卫副千户袁枢,加从五品少都尉,担任护军都尉,辅佐三省提督杨肇基剿匪。”

    这个恩荫,绝对称得上重。担任的护军都尉,更是重要职位。

    群臣羡慕的同时,袁可立却正色道:

    “陛下,臣在朝中担任兵部尚书,臣的亲属不能在地方领兵。”

    “这是一直以来的规矩,先前被崔呈秀破坏,请陛下予以纠正。”

    这个规矩朱由检先前没想起来,此时被袁可立提起,觉得有这样的规矩是好事。兵部尚书的亲属确实不适合领兵,以免内外勾结,像崔呈秀和萧惟中那样酿出祸端。

    对袁可立这种做法很是赞赏,朱由检考虑之后,说道:

    “那就让袁枢到锦衣卫任职。”

    “朕打算建立西北镇抚司,设正五品镇抚使统领,搜集盗匪消息,辅助剿匪工作。”

    “袁枢担任陕西卫尉署都尉,署理西北镇抚使,帮助山西卫尉署、河南卫尉署组建。”

    “西北镇抚使统领三省巡捕总队,负责剿灭百人以下小股盗匪,并在发现大股盗匪时,申请三省提督出动军队剿灭。”

    “军中若有违法违纪士兵,西北镇抚使有权处理。军队和地方的沟通,西北镇抚使也应协调。”

    把袁枢从军队调了出来,转入锦衣卫任职,但是权力更重,几乎可以说是一方大吏。

    这让群臣更加羡慕皇帝对袁可立的信重,袁可立却有些担心,自己儿子能不能承担这个重任。

    数次推辞,皇帝却极为坚决,认为袁枢能承担这个重任,也能做好协调工作。袁可立只能谢恩,代儿子接下任命,打算派几个靠谱的幕僚,帮助自己儿子。

    这样一来,袁枢的职位是定下了,西北情报负责人也有了。但是专门负责协调地方和军队工作、保护和监督军队、管理军中内政的三省护军都尉,还没有定下人选。

    朱由检一时想不到什么人,只能让袁可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