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
繁体版

第191章 文思院和匠户

    和城寨建设相关的种种技术研发,让朱由检想到了一个名词:

    项目牵引。

    这是后世很常见的模式,朱由检上次因为通政司办报之事,推动印刷技术研发、印刷文字规范,就属于这个模式。

    在大明这样一个农业国度,推动工业技术发展,最适合的就是项目牵引——

    就像新中国一五计划的156项重点工程一样,通过设立重大工程项目,促进相关行业和技术的发展。

    报纸是一个项目,朱由检通过这个项目让工部设立大明印刷工坊、让翰林院制定印刷通用规范字表,把这些以前需要一件一件做的事情,放到一个项目里来。

    城寨建设是一个重大项目,远比报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结硬寨,打呆仗”战术的实施,影响辽东战局。

    甚至更大点说,它还关系到井田制——

    不把建虏打败,不把辽东收回来,怎么给功臣分封井田,再次实行井田制?

    可以说,这个项目非常重大,朝野上下都会有很多人支持。

    朱由检可以把自己想发展的工业技术,往这个项目里塞。

    建筑是一个很重要的行业,建材除了水泥之外,还有五金、钢材、玻璃、陶瓷卫浴用具,甚至还有供暖设备以及需要的煤炭——

    辽东的冬天太冷,城寨里面需要烧煤取暖。最好是用取暖锅炉集中供暖,节省人力不说,还会更加安全。

    有了这个基础,蒸汽机需要的技术,可以奠定下来。

    无论是煤炭、钢铁,城寨建设都很需要。

    锅炉这个对蒸汽机很重要的技术,也可以用取暖锅炉的名义发展。

    这三个技术成熟了,朱由检就能推动工业革命,让大明向工业国发展。

    这让他下定决心,把城寨建设立项,找一个专门机构研发。

    现有的衙门之中,文思院最为适合,可惜它的名声有点差,而且级别太低。』

    一个正九品衙门,也无法调动足够多的资源。』

    文思院带个文字,听起来似乎很文雅,其实是工部机构,主要负责器物制作。

    最初设正九品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二人,一共三名品官。

    但是从成化年间开始,宪宗皇帝任命工匠姚旺为文思院副使。自后相继不绝,一传旨姓名至百十人,称为传奉官。

    传奉官由宦官传奉圣旨直接任命,而且后来还由杂职转为文官职位,自然被文官深恶痛绝。对文思院这个机构,也是很不待见——

    一说节省开支革除冒滥,必然提到的两个衙门,就是锦衣卫和文思院。

    像是专督仓场侍郎苏茂相,便在二十七日奏疏,建议革除锦衣卫和文思院冒滥官员。

    不过对他提到的文思院匠官“三千二百八十八人,多支米三万余石”,朱由检却颇是疑惑,不知如何计算:

    文思院副使从九品,俸禄是六十石,只算本色的话,就是四十二石。

    三千多名匠官,为何只是多支米三万余石?

    难道文思院大使和副使,每年本色俸禄只有十几石?

    对此很是疑惑,朱由检召来内官监的人,询问这件事情。

    被任命为内官监提督太监的刘若愚道:

    “本朝匠户有两种,一种是住坐,一种是轮班。”

    “住坐的工匠,每月上工十日。”

    “轮班的工匠,最初以二年、三年为班,更番赴京、输作三月。景泰五年,俱改为四年一班。”

    “文思院匠官有住坐,有轮班,三千多人实际同时在值班的,只有七八百人。”

    “所以每年多支米三万余石。”

    微微点头,朱由检表示明白了,又询问道:

    “有品级的工匠发俸禄,没有品级的呢?”

    刘若愚回道:

    “洪武十一年令,工匠月粮直米,上工者日给柴米盐菜,歇工停给。”

    “成化十二年令,营造军民人匠,每名月给食盐一斤。”

    “工匠有军匠、有民匠,在内廷监局服役的,月支粮多在三五斗。”

    朱由检思索了一下,觉得匠户服役的时间并不多。坑的地方在于,这是强制服役。无论是对在京城住坐的工匠、还是对外地进京轮班的工匠来说,这个制度都很坑。

    住坐工匠每月上工十日,意味着他们只有二十天的自由接工时间,超过二十天的大活,他们就没有时间接。

    外地工匠只需要每四年进京服役三个月,听起来似乎更好。但是以大明的交通,来回路上需要两三个月。可以说一次服役,就要耗费半年。

    而且更坑的是,他们还得自带路费。赶路时也不可能上工,同样不会有工钱。

    想着以后要改变这种制度,给匠户减轻负担。朱由检询问道:

    “有不愿上工的匠户吗?”

    “对那些人怎么办?”

    刘若愚道:

    “不赴班者,输罚班银月六钱,故谓之输班。每班有三个月,故而征银一两八钱,分为四年,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

    “有些匠户的手艺好,能够轻易交上这个钱,所以他们就不来上工。”

    “朝廷只能给他们加文思院官衔,才能让这些人过来。”

    “文官说要把文思院匠官革了,都是无知之言。”

    朱由检听到这里都惊了,知道大明的匠户制度,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匠户觉得他们服役苦,朝廷觉得现在的匠户不好管,让他们上工还得加官衔——

    双方都觉得吃亏,只能改变制度解决。

    工部的匠官牵扯太大,朱由检决定从内廷改起,说道:

    “统计一下内廷的匠官,看看吃粮的有多少人。”

    “内廷需要发多少俸禄,又能收到多少输班银?”

    刘若愚对这个已有统计,说道:

    “内府各监局匠官,带文思院副使衔者,总计二千二百五十有奇。”

    “如果这些人的俸禄全部由内廷支出,每年需要支米二万多石。”

    “班匠工银都是地方官员征解,不会运到内廷。”

    这句话让朱由检无语,又想起大明的财政根本就是一团乱麻,没有统一的转运衙门。

    这些钱地方收上来就用了,根本就不会转运到朝廷。谁能说清楚它们的去向,那才真是人才。

    这更让他觉得,户工二部不能不改,九边数百万欠饷、大明工业化的推进,都要求他调整户工二部,让两个部门适应时代发展。

    《崇祯长编

    天启七年十一月庚寅:

    仓场总督苏茂相上言:

    京军岁支漕米约计所入每年尝侵放六十五万石,目前犹以旧积支吾,不出三年,旧粮已尽,新粮未至,庚癸之呼必不能免。

    伏愿皇上念积贮为天下大命,以后除鲜运外,断断不得分外请截,凡漕折轻赍等银悉贮为多放折色之用,不得那借一毫作边饷,庶乎日积月累,犹有续命之膏。否则仓廪一竭,民无粒食,将来京师岌岌之势有不可言者。

    然京中兄食之大蠹莫甚于锦衣卫文思院。

    臣据主事赵建极查下粮厅册,万历四十八年,锦衣卫官旗等项仅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余员名。自逆珰乱政以来,三四年间增至三万六千三百六十余员名,此前增一万八千六百余员名,岁多支米二十二万有奇。

    文思院匠官册载仅有七百五十二名,今增至五千二百八十八名《崇祯实录是三千二百八十八人,岁多支米三万余石。

    夫岁入之粮稀微若此,岁出之粮冒滥若彼,伏祈遂一清核,庶乎漏卮杜、蠹孔清,所系于国计非澉小矣。

    下所司议。

    崇祯元年正月己巳:

    工部疏言:内府各监局匠官带文思院副使衔俸总计二千二百五十有奇,请令各监局备造年貌文册,听本部核实清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