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玄武门之造反还剩七天
繁体版

第15章 纷争

    月色下的长安褪去了白日人烟繁凑带来的繁华,静谧之中显现出它的冷酷无情。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严格按照周礼而建立的长安城此刻就是一座兵城。

    道路横平竖直,坊墙高耸如同一个个小的堡垒,挎刀持弓巡行不停的武侯更是将这座帝国都城衬托的如同边塞军镇一样肃杀。

    按照大唐规制,宵禁之后不得随意在街道上行走,除非是为官府送信之类的公事而且还得是紧急军情,而民间就算是为了婚丧吉凶或者疾病买药请医那也得先行报备才可以通行。

    但正如《诗经》当中所说的“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这些条文也只是严格约束平民百姓罢了,对于那些高官显宦而言形同虚设。

    相王府的仆役此刻手持写着御史字样的灯笼,腰上别着相王府的令牌旁如无人的走在大道上前往魏元忠府邸。

    长安城外也正有人顾不得夜色危险,擎着火把向着城门纵马疾驰而来!

    守城的官兵借着火光,看见那骑士兜鍪上插着的鲜红羽毛,神情大变立刻传令准备开城门,“是鸿翎使节准备吊篮,准备开城门!”

    随着火光的跳跃转变那名鸿翎骑士瞬息之间就接近城墙高声吼道,“我乃鸿翎信史从姚巂道而来,讨击使、监察御史唐九征大胜姚州叛蛮,尽毁其城垒铁桥,俘获三千余,标铁柱于西洱河!”

    “符节何在?”从城门上坠下两个竹筐一高一低,里面早就站着两个死人脸般的司马,两人并没有被来人的言语所打动死板地按照军纪要求对方出示符节。

    其中一人端着弓弩仿佛一有不对就会立刻击发弩箭。

    鸿翎使节涨红着脸掏出印信递给其中一人,合堪无误之后,那两张死人脸才露出狂喜大喊:“唐军万胜,大唐威武!”

    唐军万胜,大唐威武!

    城楼上立刻就响起了如山般的呼喊之声,城门也随着吱呀呀地打开,鸿翎使者不敢怠慢接过符节一骑当先冲入城中,直奔皇城而去。

    呼喊声越来越响,随着甲士奔袭清脆的马蹄声震碎了宁静的夜色,欢呼、躁动开始在长安城中扩散开来!

    大唐现在太需要一场胜利了,自武则天长安以来,唐军在边境之上就是屡次遭受败绩,之前刚在后突厥手上吃了个大亏以至于连番败绩的吐蕃人都敢趁机欺诈大唐。

    他们想要大唐再嫁一位公主过去,最好再带上一些工匠与财货!

    大唐不想再嫁一位公主过去,高宗朝的教训告诉唐人吐蕃人不可信他们是喂不饱的,可惜皇帝软弱还是答应与吐蕃结盟再嫁一位公主过去!

    这些背信弃义的吐蕃人前脚派使节到大唐请和,后脚就在姚巂道继续煽动那些姚州蛮造反。

    现在大唐派出的一位监察御史就镇压了那些人的反叛,并且前驱西洱河,将从高宗朝时就丢失的西洱河蛮重新收回在大唐的统治之下。

    现在是时候让那些吐蕃人领会一下大唐的雄风了。

    高亢的呼喊声中突然间在夜幕中点燃的灯火像是一条蜿蜒的火龙向太极宫盘旋而去,随着太极宫灯火的点亮,这条火龙最终登临宝座。

    两仪殿内宫人已经熄灭了牛油巨烛,几个时辰的烟熏火燎使得昂贵的龙涎香也无法遮掩住大殿之内的烟火气。

    面对下方群臣的喧闹,已经和宰相熬了一宿的李显疲惫地捏着鼻梁以图缓解疲劳。

    唐九征这一仗打的漂亮,不仅是出永昌郡追击千里攻占了剑川,还一举摧毁了吐蕃在此修筑的城堡并且焚烧吐蕃架设在漾水、濞水上的铁索桥截断吐蕃南下进入西洱河地区的交通要道。

    战绩是空前的,不仅一举扫荡了吐蕃人在西洱河一带的影响力,还洗刷了早期李知古征伐姚州蛮兵败身死带给唐帝国的耻辱。现如今长安诸公所烦恼的就是要不要让唐九征继续追击下去。

    “启禀陛下,臣兵部侍郎崔湜有本启奏!”面对那些咄咄逼人的武将,如今暂时成为兵部大佬的崔湜忍不住站出来,“自文明以来,国家与吐蕃少有交锋便是一时侥幸获胜也多是惨淡收场。如今吐蕃遣使求和陛下已经应允,何必在此挑起战火呢?”

    崔湜明白皇帝的心意,他知道李显现在不想和吐蕃开战。今年以来河北地区水旱灾害频发,朝廷在赈灾之余还要屯兵灵武防备突厥默啜的侵扰实在是无力两线甚至三线作战。

    相比于此时臣服求和的吐蕃,李显更加厌恶几次三番诈和的后突厥。他们一面装作愿意归附大唐,背地里又时常劫掠大唐的边镇。

    神龙二年的十二月突厥默啜可汗便率兵攻打鸣沙,唐军败绩不仅战死大量军士,突厥军队在会州、原州等地大肆劫掠人口财货,还掳掠走了唐政府在陇右军马场的数万战马,震动京师。

    “臣附议!”左卫大将军杨矩立刻出班附和,他是武将群中少数支持李显愿意与吐蕃较好的将领,现在见崔湜站出来引导话题忙不迭地跟上附和。

    朝堂之上谁人不知崔湜是上官婉儿的入幕之宾,有他在上官婉儿那里吹吹枕边风,就凭皇帝与皇后对上官婉儿的信任还没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

    “突厥狼子野心,去年隆冬之时已经劫掠过一次鸣沙,据兵部密报今年入春以来草原雨水少见,水草不丰突厥必定会南下劫掠!我等应当以防范突厥为当务之急!”

    有人支持之后,崔湜明显就有底气多了,立刻展示自己所获得的情报为自己的论断增加说服力。

    宗楚客被贬出京,兵部尚书之位空闲,只要自己能够让李显感到满意再加上官婉儿的推波助澜,尚书之位他势在必得!

    “臣太子少保唐休璟启奏陛下!”眼见着皇帝即将被说服,今早被特意通知上朝以备咨询的唐休璟怒气冲冲地抱着笏板出班启奏。

    “圣人言成大事者不谋于众,孙子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臣请陛下诏宰辅边将商谈此事!”

    一句话,一些纸上谈兵之人就不要让他们参与了,一些小官也不要再让他们多嘴了,吵吵闹闹半天一点事情都解决不了。

    唐休璟这话等于就是在放地图炮,明里暗里地提示李显这些朝臣都是一些酒囊饭袋!

    这话一出立马就有几位御史谏官跳了出来指责唐休璟钳塞言路,众人也都知道这位宋国公功名之心不小,明明都已经年满八十致仕回家颐养天年了,偏偏是不甘寂寞还想跳出来。

    恋栈权位说得就是这种人,要是李显真听了唐休璟的建言满朝堂又有几人能跟他争?从高宗朝以来唐休璟与突厥、吐蕃曾经多次交过手,还都是大胜而且他本人军略见识卓绝也是朝野共识是得到过则天皇帝肯定的。

    当真是宰相不如他有领兵经验,武将不如他有政治威望。这样的人物完全有可能左右皇帝意见的。

    很快李显的反应就让那些窥视兵部尚书之位的人感到胆战心惊,李显根本不在乎御史言官对唐休璟的弹劾,强打起精神道:“少保乃是国家元老重臣,当年则天大圣皇后就称赞卿谙练边事,诸卿十不当一!”

    “则天大圣皇后盛赞,臣愧不敢当!”或许是人老了就容易感时伤怀,当年唐休璟受吴王李恪谋反事件牵连被贬斥荒废近三十年,后来还是得武则天看重仕途才青云直上,听闻武则天对他的评价唐休璟竟有些哽咽。

    “陛下,非是老臣跋扈,实在是诸臣工谋划不当!”整理好情绪的唐休璟认真奏对,“突厥自长安以来虽屡屡犯边但都是纤介之疾,派一良臣便可!而吐蕃却是我朝心腹大患,不可不严阵以待!”

    “祖宗以关中为本立下大唐基业,而要保护关中的安全就必须牢牢掌握河陇,而欲保秦、陇之地,则必固河西;欲固河西之地,就必须斥兵西域剑南以为屏藩!”

    唐休璟一番义正言辞也让那些御史言官哑口无言,只要清楚关中地形就知道要河西陇州之地的重要性,现在唯一有能力威胁大唐对这些地区统治的只有吐蕃!

    至于突厥就算是当年东突厥颉利可汗能够率兵直抵渭水逼迫太宗李世民签署渭水之盟,那也是因为唐朝内部发生了政变有人造反大唐国力空虚,现在的突厥也就是劫掠边州而已!

    “至于群臣所担忧的突厥默啜入侵,朝廷只需派一良将镇守灵武便可无恙!至于西南,此时吐蕃内乱国力空虚正是我朝一鼓作气解决西洱河蛮的机会!只要镇守住西洱河蛮,姚州便稳如磐石,石门关便有险可受!不然等吐蕃恢复元气继续挑动西洱河蛮围困姚州攻占石门关。以五尺道的险要大唐很难运输粮草军械能够调动的军队数量有限,一旦吐蕃狼子野心南北两面共同动手,剑南、陇右之地将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殿中稍有常识的文武官员不敢想象一旦剑南陇右一起被吐蕃人攻打,而且还是居高临下地进攻,一旦出现大非川那样的惨败,关中震动都是小事吐蕃人说不得会抄掠泾州、邠州!

    那怎么可以!必须要先消灭这个心腹大患!一时间群臣之中附和不断,还有不少人称赞唐休璟不愧是文武兼备的名将确实眼光独到!

    “陛下,宋国公是在危言耸听!”右补阙卢俌铁青着脸出班启奏,“姚州之地高宗时就被吐蕃煽动西洱河蛮造反围攻,先后多次被吐蕃围攻占据却也未见宋国公所说景象!宋国公这是故意夸大事实,以言辞迷惑君主心神好达到自己的目的!”

    面对区区右补阙的攻击,唐休璟只是冷哼一声表示不屑,这种层次的攻击还不需要他出面驳斥。当即就有支持唐休璟言论的官员出班与之辩论。

    军谋远略,一句话就可以将这样的攻击堵死,之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现在吐蕃衰弱大唐强盛机会难得正是该防微杜渐的时候!

    征吐蕃派与征突厥派很快就又开始了辩论与谩骂,言辞之间很快就从贬低对方谋略升级到人身攻击开始从对方的品性道德出发。

    有人开始利用唐休璟让儿子娶尚宫贺娄氏养女以谋求扶起讥讽唐休璟恋栈权位,说他整个心思都被功名利禄填满,寒门素户出身果然不在乎礼义廉耻。

    这些讥讽的话语如同一把把钢刀刮过唐休璟那饱经风霜满是褶皱的脸庞,很可惜与辽东、安西的寒风相比这些话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毫无影响。

    唐休璟能够学娄师德唾面自干,不代表皇帝和宰相允许那些新进小臣折辱这样一位国家元勋,杨再思在皇帝的眼神示意下出班压制朝堂,制止了大臣之间升级的口角之争!

    杨再思不愧是李显在朝堂的传声器,对皇帝的意思领会地很透彻,开口就是“诸位殿前口角相争一如市井之徒实在是有失人臣仪态!殿中侍御史何在?还不纠察在案?”

    三言两语他就将这次的纷争定性为街头大妈吵架,大家各打五十大板!

    不过在场的都是人精,唐休璟堂堂国公还是太子少保地位超绝现如今几乎是被人指着鼻子骂,结果就是一个殿前失仪无人臣体的罪名,那皇帝倾向谁的观点不就不言而喻了吗?

    崔湜立刻出班启奏,“陛下,非是我等谋划目光短浅,实在是事有轻重缓急之分!吐蕃现如今朝野内乱,派使者企图与大唐和谈陛下业已答应,此时再强行出兵攻占吐蕃臣僚实在是失信于天下!师出无名,只怕不仅难以建功只怕大唐与吐蕃万里边疆再难得安宁!”

    杨矩也立刻上前补充道:“神龙元年,我大唐不是没有战胜过姚州蛮与西洱河蛮,只可惜李知古刚愎自用不听劝谏最后不仅丧师辱国兵败身死,也导致姚州被蛮人围攻数年难通消息这才有了唐御史讨伐西洱河蛮之事!现如今唐御史标铜夸功骄横姿态可见一般,如果继续令他出兵追击西洱河蛮只怕师老兵疲、骄横轻敌之下不仅难以完成羁縻地方的重任还会导致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他现在是完全将宝压在崔湜身上了,他不敢相信如果李显不支持崔湜反而支持唐休璟自己的下场会如何。

    好在关键时刻右补阙卢俌继续跟上补充,“陛下,今年正月之时臣就有过上疏,当时臣就劝谏陛下要清楚大唐的敌人不是突厥也不是吐蕃!宋国公一番肺腑之言令臣受益良多,臣也明白吐蕃对我大唐的威胁!”

    说着卢俌还躬身向唐休璟表示歉意,“唐公老成谋国之言,卑职妄加揣摩以至于污损唐公名望还请陛下责罚!”然后就摘下官帽大礼叩拜于地,语气恳切地说:“但臣依旧认为要让唐御史班师回朝。”

    “自神龙二年以来,河北河南十几个州县水旱频发,今年四月长安米价腾贵至一斗百千,长安饥民几乎哀嚎度日,陛下仁德开仓平崇粮价,五月为了防范突厥以右屯卫大将军张仁愿为朔方道大总管下令征调府兵并运送军需粮草,长安府库几乎一空!旬日前岐州大水,扶风县因调拨府兵与军需粮草之事几乎酿成兵变,陛下还下诏令御史、卫尉彻查,前日大雨长安受灾,华州、同州同样受灾不小,如果此时还要再兴大军讨伐不臣,则民变在即!”

    “还请陛下以民生为重,一旦仓廪实,训练士卒,派大军讨之又何愁吐蕃、突厥为乱?”说完卢俌便叩首不停,等待李显发落,毕竟这一番话多少有些诅咒国家的意思。

    韦安石出班走自卢俌处,轻叹一声也是脱帽大礼参拜道:“陛下,老臣请陛下以民生为重!”

    “韦相公昨夜一言不发,也是因为心忧骤起大兵会导致民变?”一直老神在在的魏元忠这时也不再装木头人开口发言,为李显解围,毕竟将宰相逼得下跪怎么看这皇帝都有些问题。

    “非也,我兼判户部尚书,如果只是支应一万大军的粮秣国库还是能够维持的,关键在于兵甲器械!”韦安石面对李显继续解释,“臣乃是文士不通战阵谋略,实在不好赞划军事所以昨夜一言不发,而如今右补阙之言令臣不得不言,扶风民变之事尚未查清,如果真是因为兵甲器械而激起民变,以现在府库却是再难支撑!”

    一时间朝堂之上全是哗然议论之声,大唐推行的是府兵制,一应粮秣大多数是府兵自带,只有一些甲胄军械是折冲府提供,就这样还会激起民变,说明武库已经空了!

    胆大包天的硕鼠!

    一万人的相关弓弩箭矢兵甲器械,这要是再征发徭役怕是真要激起民变了!

    “萧卿,御史台派往扶风的御史可曾有回文禀告?”李显知道现在的关键不再是吐蕃与突厥而是贪腐或者说是民变,他记得自己在太子坠马前就让御史台处理此事,这都快十天了,扶风县就在岐州离长安不远怎么都该有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