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神捕啊
繁体版

第5章 巡街

    这段口诀在这个世界广为流传。

    韩小官是个外球人,虽不怎么明白,但也觉得十分厉害,甚至,还有点酷炫。

    按口诀的说法,开启六窍后便可进入先天。先天之后能开启所谓的灵台,施展神通妙法。之后就能去到更高的境界,地君!

    他也问过司马追风,虽然九窍没有延年益寿的作用,但进入先天后,便能达到。活个两百岁没有问题,而达到传说中的地君,那更是陆地神仙般的人物,活上千年绝对没有问题。

    然后他就被教育了一顿,说修炼不可好高骛远,此乃大忌云云。

    韩小官虽然没见过地君,但他相信偌大的天祈王朝必然有这样的人物,否则这口诀不会广为流传。

    也或许正是因为有人可以活上上千年,他所在祈国国祚才能超过四百年,还一副中兴的模样。

    还有那些个宗门。

    虽然离他很远,也不可能会有什么关系,但他也了解过,有些大宗,持续时间甚至比王朝更长!

    韩小官断定,他们那儿定然是有到达地君境界的猛人的!

    什么圣音谷啊,青云宗啊,四奇玄宗啊……

    不止如此,世界的版图似乎也比地球大很多。

    除了他所在的大祈,另有【苗】,【牧】,【希】,【原】,四个大国。

    【苗】,世人称圣国。据说苗国人觉得自己的地盘是圣域,是不可侵犯的。所以他们的皇帝不叫皇帝,而叫圣主。

    【牧】称神牧王朝。牧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是神赐予他们的,看那边的人文风俗,像极了东瀛。

    【希】又被称为希望帝国,据说那边的人跟大祈的人完全不一样,韩小官看过他们的相关书籍,充满了欧美风情。

    【原】则最为特殊,离大祈最远,但据说很是蛮荒,十分崇尚原始主义。

    加上大祈,这五个国家,在这个世界被称为五大宗主国,各有很多归属国。有小国投降的,有皇子分封世袭的。

    五个国家,互不侵犯,虽偶有战事,但都不是直接对垒,而是边境相接的小国们起的冲突。

    宗主国与宗主国之间倒是颇为友好,反正互相都打不下,不如友好交流。因此偶尔会有使团来拜访。但这样的热闹,十年也不见得有一回。

    他们这些地方,也一定有人达到了那传说中的地君境界。

    韩小官对此深信,这么一想,他就觉得这个世界很精彩。但,同时也有点惆怅,因为跟他也没什么关系。他很想去看看,但不敢。

    因为至今,他一窍未开。

    这个九窍修炼法啊,听着简单,实则艰难。既吃天赋,又吃条件。所谓穷文富武,寻常人家根本就负担不起。

    原身的韩小官也是进入衙门才接触到了修炼。

    看看司马追风,四十有余,苦修三十年才开三窍,就知其中不易。

    当然有天赋的不需要那么久,像司马飞燕,六岁修炼,苦练十年,便开了二窍。

    韩小官说她天赋上佳,非是虚言。

    司马追风也深知这点,嘴上虽然从来不说,但对这个女儿实则颇为自豪。他相信,要不了几年,绥云县第一高手的名头必然会换成他女儿。

    这也是韩小官觉得难办的原因,即便答应了司马飞燕的心思,从了她。如此内助,夫纲又何振耶?

    ……

    一边巡着街,韩小官也用能力观察行人。

    所幸,清一水的白色和灰色,天下太平。

    原本,韩小官喜欢的是更鲜艳的颜色,但自从有了这个能力,他就喜欢上了白色。灰色也可以。这是让人安心的颜色。

    不过绥云县本来也是小县,横穿整个县也就一个时辰左右。邻里街坊都是熟人熟脸,基本上不会起什么矛盾,也不会出什么惊天大案。当值三个月,韩小官见过最大的案子,也就是那个为父报仇的书生。

    更多的时候,抓捕的都是其他地方流窜过来的窃贼什么的。而大多流窜的也不敢逗留,多为过路。即便有敢逗留的,那上报司马追风完事。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南集市,而南集市正是段非的地盘。段家的酒楼望成就开在这里,也是绥云县最大的正经酒楼。南集市大大小小的商贩们,也大多受到了段家的照顾。

    所以说司马追风看着粗狂,实则心思细腻,会做人得很,巡逻都让段非巡自己家的街。

    不过,这也是段非家背景够厚的关系。段非的老爹也是绥云县大善人,不仅本县,在相邻数县,也皆有善名,多少有些薄面。

    也因多作善举,家中人丁也兴旺,育有三子,大儿子一心功名,二儿子则颇有经商之才,家族生意在他手中发展顺利。

    唯有段非,纨绔子弟一个,什么都不会,每日游手好闲,书不读,武不练,妻也不娶。段家老爷无奈之下,才将他送进衙门锻炼锻炼。但也就是绥云县太平,否则的话段家老爷也不敢让段非来当捕快。

    而看在段老爷的面子上,司马追风多少也会照顾一番。

    南集市的人全都认识段非,见到他来,纷纷上前问候。什么小少爷好,小少爷安,小少爷来串糖葫芦云云。

    段非倒也没有什么少爷脾气,笑着回应。

    而韩小官得到了相同待遇。

    乡亲们你一句我一句的。

    “小韩捕快来啦。”

    “小韩捕快要不要喝杯茶?”

    “小韩捕快辛苦了。”

    跟段非不同,经过现代思想教育的韩小官深知工作与群众关系的重要性,回应得就很热情。

    “你好,梁大叔。”

    “好的,一会儿休息的时候便来。”

    “咦,刘婆婆你在搬东西,我来帮你。”

    一连三个月天天如此,一开始大家十分震惊,他们哪里见过这样的捕快?不少人对他都还有防备,以为他在作戏。但韩小官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表里如一,这就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夸赞。

    真心换真心,原先的假奉承,如今也就变成了真夸赞。

    起先段非还不解,为什么韩小官要和一群平民这么客气,还说过他几次。

    可后来看到,短短三个月而已,韩小官在南集市的口碑比他还好,他就明白了过来。这小子居然在自己的地盘收买人心!

    这怎么能行?

    然后他也就学了起来。

    “王叔,你搬这么大块铁去哪里?回铁铺?行,我来帮你一段。”

    “哎呀,水婆婆,你这么大把年纪,就不要一次性买这么多东西了吧?

    众人高兴不已,心道小少爷变了,比起原来的飞扬跋扈,变得善良可靠了!然后看向韩小官的眼神就更加和煦与喜爱了。

    因为他们深信,段小少爷有此改变,必是小韩捕快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