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想,学霸的强国之路
繁体版

第5章努力学习

    北方仲冬,银装素裹,宛如一幅水墨画,静谧而神秘。

    漫天飞舞的雪花,如同精灵般轻盈,为这座北方小城市披上一层洁白的羽衣。

    2013年,华国,一座北方四线城市,王宇所居住的地方是这座城市下属的一个普通县城!

    王宇从小跟随爷爷奶奶长大,不是因为父母离异,而是因为他的父母一直在农村生活,希望能在县城的学校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他还有一个姐姐,自幼跟在父母身边,一直在乡下生活、上学。

    到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作祟,老人身边留个人照料总是方便一些。

    小时候姐弟俩一年到头难得面,也只有每逢节日聚会之时才会相见,但两姐弟感情却非常好,王宇也总是充当姐姐的跟屁虫,一直如此!

    随着步入高中,而他姐姐也去了西部某省会城市读大学,姐弟俩已经有大半年未曾某面。

    而王宇母亲,除了在家务农或偶尔在村子附近打打零工,平时基本没什么事!

    王宇父亲是当地酒厂的一名工人,靠着那些不算丰裕的工资,养活着一大家子,日子虽然算不上清贫,但着实不怎么富裕。

    王宇一路朝着学校行去,一路上愤愤不平的嘴里时不时的嘟囔着什么...

    原来在他的脑海内,和摩卡的对话框上方出现了一段文字,上面清晰的描述了初级阶段任务:

    “科学是一条持续不断探索的进程,永远没有终点,世间不存在所谓的终极真理,在我们获得之后就不必再继续追寻。

    知识,是推动文明进步的钥匙,它在文明的演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知识的不断累积,我们的文明突破旧有的认知枷锁,不断扩展其边界。

    唯有持续汲取知识,才能带领其所在文明闯过一座座关卡,也是推进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科学的应用亦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说明:快速学习掌握初级阶段的知识,成为一名启蒙学者。并取得进入一所获取更高知识的学府入场券!

    奖励:第一阶段完成,可以获得相应的学科应用场景生物技术灌输!

    第二阶段,达成全部成就,可选择一件不超出当前社会等级的科技成果。

    望着新出现的任务,王宇可谓是即惊喜,又迷茫!

    既然是任务,相对应的就有奖励,提到奖励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迷茫自然是心中有许多问题,却找不到解惑之人,自然是抓耳挠腮,王宇甚至怀疑,摩卡根本就不是进行了休眠,单纯的在躲着自己又或者背后存在着什么阴谋!

    但无论是什么,以如今的他而言,都无能为力,除了死还真没什么好拿出来威胁对方的...

    迎着最后一缕晨曦踏入教室,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那醒目的高考倒计时数字上。

    王宇来到倒数第二排自己的位置坐下,拿出课本开始埋头自习。

    “唉~~!王宇,昨天大刘布置的作业写了吗?快给我看看!”循着声音,对着隔壁邻座李然的同学耸了耸肩,示意自己也未完成。

    一声哀嚎过后,李然又向前排学习优异的同学发去了求助式的窃窃低语。

    学生就是这样,早上还讨论的热火朝天的神秘事件,此刻进入了教室后,想着的多半都是昨日的作业以及今日的课程,很少有人谈及与学习无关之事。

    昨日,王宇一直是一种失魂落魄状态,对老师的讲解都充耳不闻,就更别提作业了。

    除去寒假和新年假期,距离高考仅余不到五个月的时间,王宇也意识到,从今天起,他必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为高考进行最后的冲刺。

    哪怕不为前途着想,即便为了那诱人的任务奖励也得博一搏!

    从这个角度看,前途这个目标与摩卡为他设定的任务不谋而合,两者目的趋于一致,目的相同的情况下动力更足,肝就完了。

    六点二十开始早自习,经过初期同学们低声喧哗阶段,硕大的教室内逐渐的只剩下一些翻书声和极为细微的低声议论。

    当然除去一部分趴在课桌上睡回笼觉的同学,姑且不论。

    上学阶段,尤其是高三后期,班级里面后三排大部分都是那些被老师放弃又或者在繁重的学习阶段掉队的同学。

    只要不去主动影响其它同学的学习,老师通常也不会过于苛责他们,毕竟人各有志,强扭的瓜不甜!

    王宇的同桌是一个名叫孟庆新的瘦削男生,戴着厚厚的眼镜。

    他平时话不多,每次二人的话题都是由王宇发起,却常常由孟同学一语结束,可见其有多么的冷,因此被同学戏称为“话题终结者”。

    孟同学的学习虽然也不怎么样,但比王宇还是要强点,家里条件也算殷实,父母都是县里税务系统的职员。

    要说到王宇班上的同学,那一个个简直是卧虎藏龙,家里干什么的都有。

    这也许是因为这里是县里唯一的一所还不错的高中缘故,毕竟,那些成绩稍逊的学生,早在初中毕业后便选择了其他道路。

    要么辍学成为无业游民,要么去了职高。

    教体局长家的公子孙浩,副县长家的少爷郝运来,还有家里做房地产开发的富二代李然,以及家里跟部队有些关系的杨瑞雪,公务员家庭的张彤,家里开工厂的武文华等等!

    这些同学中除了李然和孙浩外,几乎和王宇之间没什么交集。

    或许在高考之后,班上的同学只会在提及王宇时,用一个“那谁”来代替他的名字。

    王宇偶尔会和李然厮混在一起,至于原因嘛,也很简单。

    李然需要一个不会抢他风头的跟班,王宇则是跟着偶尔混点吃喝玩乐,有时一起打打游戏。

    两者之间亦或是多少有些共同语言,隐隐绘出了同学之间情谊的别致风景;

    谈到“学霸”这个词,它的历史意义远比我们所知的要丰富,从元朝的衢州学霸王杞者久占出纳之计,半为己资,横行积久。

    再到明朝:学霸不守学规,滥冒衣巾,挟霸娼妓/嘉靖十年题准,生员内有刁泼无耻之徒、号称学霸...

    这个词汇的逐渐演变,背后蕴藏的是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压力。

    近代学霸一词流行始于网络,具体时间未知,指的是:

    擅长学习,分数很高的学生。他们对学习有着很强的兴趣和热爱,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且在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表现。

    而现代的学霸称呼,已不再是简单的成绩优异者,更是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因此,成为学霸并不仅仅是取得了好的成绩,更是一种追求自我超越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

    王宇这个曾与“学霸”毫无瓜葛的普通学生,虽说也到不了学渣的程度,但教了其三年的班主任若是给他一个中肯评语,顶多算是一个还算聪明,没用到正地方的孩子罢了。

    英语这个学科在这个年代那可是妥妥的重点中的重点,而且对于一个县城的教育而言,英语可以算是大部分学生的拦路虎之一。

    原因很明显,普遍接触到英语的时间比较靠后,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自然就要比大城市的孩子要多付出许多。

    高中英语的词汇量大概三千五百左右,一个字“背”,至于语法理解与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和听力等等,都是要建立在强大的词汇量之上。

    至于口语表达嘛,呵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语文自不必说,母语嘛,古文理解翻译,诗词鉴赏解析,现代文章阅读理解,作文的扣题和立意等,只要多看相关书籍,分数不会少就是了!

    至于数学这种吃学生硬性条件的学科,真是应了那句话:“牛逼的是真牛逼,不会的是真不会!“

    数学厉害的学生可以做到纠正老师的错误,甚至老师不会的他都会,数学好的满分不在话下。

    至于学不会的,考试时,也只能在试卷上默默的写下个解字...

    就在王宇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之后,外界的一切纷纷扰扰就仿佛都消失了一般。

    不像以往在教室自习时,需要很久才能做到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此时的他,只需目光锁定课本中的每一个字句,大脑便能自动屏蔽所有杂念,轻而易举地进入深度学习的境界,无需长时间的调整...

    在这种状态下,王宇惊喜地发现,他的思维前所未有的清晰,对知识点的记忆也异常深刻。他隐约感觉到,这些印在脑海中的知识,似乎将伴随他一生。

    这种全新的感受,让王宇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内心愉悦,远离了以往背诵时的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