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院日记
繁体版

瑞莲店步置信后尘,只为扩张不重质量

    瑞莲店。

    位于瑞莲路上的瑞莲店是在置信店歇业,作为足疗师的他无地可去的情况下,人事部给他安排的第二站。和每天几乎没有客流的置信店一样,这个店也是远离主城区,不过,这个店的情况还是要好一些。

    瑞莲路好歹也可以算是主干道,而且紧邻瑞莲店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小区,再往外走,也有好几个大型小区,但位置也显得更偏了。瑞莲店所在的位置,算是这个路段人流量稍微大点的了,再往外走,虽然有几个大型小区,但明显感觉更荒凉了,那几个小区离瑞莲店的距离也并不那么尽人意。

    欧阳一直不明白公司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段设这么一个门店:门店所在的位置虽然是一条出城的主干道,又位于这条主干道人流量相对较多的地段,而且一个大型小区就紧邻门店,还有几个大型小区离门店稍远,但是,明显可以发现,门店门外步行的人很少,主要是机动车相对较多,所以给人“这个路段还算有人气”的错觉。要知道,能够进美容院做护理的,当然应该以行人为主,其实是骑自行车、电动车的,可现实是,这里的行人极少,自行车、电动车也不多。虽然如婷号称是高档美容院,但要想开着机动车的女司机停车进来消费,恐怕它还不够档次,有点痴人说梦了。

    门店这样的情形,让欧阳想起了自己在如婷做导购时,导购机动队的一名同事告诉过他的一件事。

    如婷的导购,说白了就是拉客的,他们的任务就是用各种话术把顾客“请”进店,做一次服务体验就算成功。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如婷门店增加客源的重要乃至主要方式就是由导购在街边拉客。一般来说,很多门店都有自己的固定的导购班子,他们就固定在某个门店。但公司成立了一支“导购机动队”,也就是某些门店需要“支援”的时候,这支机动队就会去“帮忙”,增加那个门店的促销氛围,因此,导购机动队的成员们去过很多门店。

    那是在科华北路如婷沸城店,一名机动队员在闲聊时跟欧阳提起过:如婷的个别门店设得位置非常偏僻,比如机投店,就设在机投镇,如婷在全镇就只设了那么一家店。机投镇本来就远离主市区,而那个店更是设在机投镇很偏僻的地段,那人流量可想而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投店地处偏僻,但人员配置却齐全,从店长到导购,每个岗位至少一名员工。由于所处的地段太偏僻,人流量本来就少得可怜,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农民:这就很尴尬了,这些人要么对美容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有什么兴趣;要么根本没有什么消费能力,所以,机投店虽然每天照常营业,但几乎没有客流。店里的员工每天干的事情就是:刚上班时就吹牛,吃完了午饭,不想留在店里的,就不知哪玩去了;想留在店里的,就睡觉。

    听到这样的说法,欧阳很诧异地问:“天天睡觉?就算公司不处罚他们,可每个月就几百块的底薪,那些员工够用吗?”同事解释道:“如果你光看底薪,那当然留不住人,但是你要晓得,如婷在机投镇招的员工,基本上是当地的农民,他们要么是开发户,不缺钱的,工资对他们来说就是零用钱补贴。要么是在镇上家头有产业,也不缺钱,他们进如婷就是混工资混社保而已。”欧阳恍然大悟!

    现在这个瑞莲店,地理位置自然比机投店好几十倍,但情况并没有好到哪里去:在欧阳没有加入以前,这个店总共有:店长朱国玉、前台许友凤、美容师田洁、伍晓媛共四人,现在加上欧阳,共五人。这每天的顾客量嘛,多则两三名,少则一两名,而且几乎只是做美容不做足疗的。所以,瑞莲店的情形,只能是比置信店稍微好一点点,而且这个好只是针对两名美容师而言,对于足疗师欧阳来说,改善不大。欧阳曾调侃道:“结缘如婷,养老一生”,坐在旁边正在喝水的田洁听到了,噗嗤一声喷了出来。原来,如婷的宣传口号是“结缘如婷,美丽一生”,结果被欧阳改了。田洁嘲讽道:“嗯,你有才,改得恰当。”

    大概是由于这个店的客流量太少,公司也不关注它,所以院长朱国玉做事就随便了些,经常把自己三岁的儿子带到店里。当时是夏天,天气很热,朱院长竟然把儿子的衣裤扒光,就任凭他光溜溜地在地上爬,全然不顾店里的员工几乎是女士,同时,尽管顾客非常少,但如果有人到店,也几乎是女士,她就任凭儿子的光屁股和蛋蛋无遮无拦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欧阳虽然是男士,但看到此情此景,心中也是怪怪的。当然了,由于对于店里的员工来说,朱国玉是一店之长,大家不好说什么;而店里经常来的顾客,也就那么几个,大家跟朱院长相熟,看到这样的情形,不但不说什么,反而还恭维道:“哎呀,朱院长,你的儿子好乖哦。”朱院长一脸得意。

    到店的顾客极少,常客更少。那天,一名中年妇女到店,看样子她是店里的老客了,她对朱院长说:“老朱,隔会我的女儿来做。”朱国玉答应一声好。

    由于欧阳几乎无客可做,所以只好在大厅里坐着。后来,一名个子高挑、披头散发、穿着睡衣、趿着拖鞋、手抱一只BJ犬的年轻姑娘极慵懒地进了门,招呼了一下朱国玉:“朱阿姨,我来了。”朱国玉笑着迎接她道:“哦你就是赵姐的女儿哇,哎呀好久没来了,你现在在做啥子喃?”“哦,我现在是一名演员。”姑娘笑着回答,依然慵懒,但比刚进门时还是要好一些。

    欧阳再一次惊诧了:这副形象是“演员”?

    下午时分,门外来了一名高大帅气的年轻男士,一进门就招呼:“朱院长,生意好嘛!”“生意好!”朱国玉呵呵笑道,吹牛脸也不红,紧接着,这名男士又调侃一旁的夏晓媛:“媛媛啊,我好想你哟!”说着就要伸手去摸她的脸。正当欧阳以为这是夏晓媛的男朋友时,却听她笑骂道:“滚远点,认不到你!”男子也嘻皮笑脸地缩回了手:“好了,不惹你,开玩笑的。”欧阳这才发现,他俩不是男女朋友关系。这时,朱国玉称赞道:“嗯,小赵不错,一来就晓得和我们小夏耍朋友。”小赵自鸣得意地回答:“嗯,像我们这些做销售的,就是要找得到语言。”听到这句话,欧阳暗暗笑了:“一个拉客的,竟然敢自诩‘做销售’的!假如顾客真的要你报价,你敢报吗?”

    和在置信店只做过一名足疗顾客不同,欧阳在这个店有了进步,总共服务过三名顾客:一名是女顾客的丈夫,但因为第一次做的感觉就不好,所以从此后再也没有露面。另两位是一对老夫妻,他们是“夫妻长期卡”,其中那位阿姨还有背部护理长期卡。

    那对老夫妻说,这个店好久没有足疗师了,他们又是长期卡,所以现在店里既然有了足疗师,所以他们从此后要常来。

    那位阿姨有“背部护理长期卡”,每次来都主动脱光了衣服,趴在床上让欧阳给她按摩。欧阳作为足疗师,虽然培训过背部护理,但由于长时间没有实操,所以生疏得很,简直就是三脚猫功夫。他不敢说自己不会,也不敢说自己做不好,怕阿姨不来了,自己又没顾客做,连手工费都挣不了。于是就胡乱在阿姨背上涂些精油,凭着自己的想象,东一下,西一下在她身上乱按。阿姨也不在乎,反正自己是长期卡,不消费也浪费,按了总比没按好。老头也是这种心态,反正自己是长期卡,他说自己三天就来一次。

    现在,欧阳较“稳定”的顾客,就是这对老夫妻,尤其是那个老头,时不时就到店里来。时间一长,朱院长有些不高兴了,责备欧阳:“既然这对老夫妻那么信任你,你就应该在他们身上推销东西。他们是长期卡,一来你净用店头的产品给他们做,他们又不买东西,好死他们了!你晓不晓得,你用店头的产品给他们做,是要算店头的成本的!”

    呵,欧阳就这么两名可怜的顾客,还敢向他们推销东西,万一把他们气跑了,他连一块五一次的手工费都挣不了!

    不过,院长对欧阳的不满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这个店跟置信店一样,因为客流量极差、销售业绩极差而关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