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生到永生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象雄金鹏

    “筱柒,你一定要解开月牙佩的秘密。从我第一眼看到月牙佩时,就觉得我和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的灵魂也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筱柒,你一定要答应我,不论发生什么事,你一定都要解开月牙佩的秘密,绝不可放弃,好不好?”

    刚刚就觉得她的话有些悲伤,此刻愈加觉得伤感。素雪很爱月牙佩,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可她今晚却说出这些莫名其妙的话,而且还如此伤感,完全不像是她乐观的风格。

    “素雪,你怎么了?怎么说这些莫名其妙的话呢?”

    “我没怎么啊。你到底答应不答应啊?”素雪追问着。

    “好!我答应!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也一定要解开月牙佩的秘密!”

    “说好了?”

    “嗯。说好了!”

    素雪听到我答应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心地笑了起来。她悦耳的笑声回荡在高原上。我和她在美丽的星空下许下了诺言。可我当时却不知道,很多时候,诺言是不会长久的,它们会被各种各样的原因所打破。所谓的诺言更像是一个个宿命的牵绊,在时光的河流中被渐渐冲刷地无影无踪,只留下记忆的片段,以待最后的那个人去拼凑。

    象雄,汉史称“单同”,唐称“大羊同国”,公元8世纪被吐蕃王朝所灭。被灭之前,象雄一直是XZ的强国。“象雄”意为“大鹏之地”,国民以“大鹏”为图腾,信奉原生宗教——苯教。大鹏鸟,又名“鲲鹏”、“鹏”、“大鹏金翅鸟”、“金翅大鹏雕”、“迦楼罗鸟”,是一种传说中的奇大无比的鸟类,在中国、印度和西方神话传说、古代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传说凤凰生二子,分别为大鹏鸟和孔雀。大鹏鸟以龙为食,《庄子·逍遥游》中第一次提到它。

    但是,从没有人见过真正的大鹏鸟,月儿说大鹏或许可以带我们找到红雪,可我们却不知道该怎样去找到它。我认为它是一种可变化大小的神鸟,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才有可能出现。有一首古老的阿里民歌或许可以让我们对它有个大概印象。

    “夏卡木其的屋顶上,有只远古的大鹏鸟,大鹏上身白来下身黑,上唇犹如翠玉一般,下唇犹如黄金一般,两眼闪光如明珠,翅膀的羽毛二十八,恰似天上二十八宿,尾巴的羽毛十二根,犹如一年十二个月。”

    藏族人有一种独特的葬礼,俗称“天葬”。人死后,尸体被分割成许多部分,然后放在专门的露天平台上,等待秃鹫等猛禽吞食。我想,这种葬礼习俗或多或少地与大鹏鸟有关,秃鹫、鹰、雕和隼等飞禽应该都是大鹏鸟的化身。天葬的目的就是让这些猛禽把死者的灵魂带到人们心中的天堂——香格里拉去。因为只有在大鹏鸟的指引下,人们才有可能找到这个世外桃源。长思哥这次来XZ的主要目的就是探寻今日藏族人的习俗和信仰与古代XZ文明之间的联系,所以,古老的象雄文明成了我们主要的考察对象。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PL县,这里有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这对神山圣湖,苯教、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认为它们是世界的中心。玛旁雍错是中国透明度最高的淡水湖,湖水由冈仁波齐上的雪水汇合而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把此湖描述成西王母的瑶池。冈仁波齐峰海拔6638米,峰顶终年冰雪覆盖,远远望去,有时在峰上会看到一个万字图形。每年都会有大批信徒到这里来转神山圣湖,追逐他们心中的信仰,并用今生的苦难去换取来生的幸福。漫漫朝圣路,生死由心生,心死佛亦死,心生佛就生。

    我们先来到了冈仁波齐,看到无数信徒在沿着转山路转山,为了更好的体验信徒们的生活,我们也决定徒步转山。佛教徒按顺时针转,而苯教徒则按逆时针转,或许是因为苯教是象雄的国教吧,我们决定按照逆时针转。转山路上设有营地,但为了方便,我们带上了帐篷和干粮,以待随时考察和宿营。

    信徒们三步一俯身,不知疲倦地向前行与跪,他们为了心中的信仰,再苦也甘愿。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梦,哪怕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我们也绝不会放弃。因为只要信仰和梦在,人就在,心就在,世界就在。

    藏传佛教称冈仁波齐峰上的某处就有世外桃源——香格里拉。我想,它的峰顶或许就有我们此行所要寻找的红雪。但它作为神山,是不允许攀爬的,为了不侵犯他们的信仰,我们只好作罢。

    经过几天的徒步转山,大家都很疲乏,所以这一天我们早早地搭好了帐篷,吃过晚饭后就各自休息了。我和素雪又一起来到离帐篷不远的一个小山包上,欣赏着夕阳下的冈仁波齐。

    在霞光的映照下,雪白的峰顶披上了金色的光芒,其与峰底黑色的土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我一下子想到了那首古老的阿里民歌,歌中对大鹏鸟的描述与此时此刻的神山竟如此相似。“上身白来下身黑,上唇犹如翠玉一般,下唇犹如黄金一般……”难不成藏族人们心中的大鹏鸟就是指高原上的那一座座雪山吗?

    当我思绪纷飞时,素雪突然指着雪山顶大喊道:“快看!那是什么?”

    顺着素雪手指的方向,我看到有一个黑色的身影正翱翔在金色的冈仁波齐峰旁,然后它的身后又出现更多的黑点,它们无一例外全部在围着峰顶转。我们渐渐看清那是一只只老鹰,老鹰的翅膀反射着金色的霞光,一只接着一只,围着神山飞翔。

    高原的天空出现老鹰是司空见惯的事,但不可思议的是出现的不是几只,而是一群,而且它们还在转山。对,是在转山,就像是信徒们一样,围着神山不停地旋转,一圈又一圈,似没有尽头。看着成百上千只雄鹰一起转神山,那场景简直太震撼了。

    鹰群真的在转山,用它们最本能的方式——飞翔。这就像是信徒们徒步转山一样,都是为了心中最初最美的信仰。也许,鹰群们更纯粹,因为它们不会想那么多,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它们只是为了生存而已。

    只见鹰群依旧在绕着神山转,不知疲倦地转了一圈又一圈。此刻,我觉得它们不再是鹰,而是大鹏鸟的化身,指引着人们去寻找心中梦想的殿堂。直到夕阳西下,霞光散去,在一声老鹰的长鸣后,鹰群才离开,一起向南飞去,最后消失在暮色中。

    从未见过如此圣象的我们久久处在震惊之中。原来,不仅信徒们在转山,连老鹰也在转山。可转山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来生的幸福,为了死后能进入天堂,还是为了消除心中的欲望与贪念?我想,老鹰不会想这么多,它们转山只是为了转山而已吧!

    直到繁星闪烁,神山隐藏在了夜色之中,我才开口说话。

    “素雪,你觉得鹰群飞到哪里去了?”

    “嗯……应该是去圣湖了吧。”

    是啊!转过神山后,是应该去转圣湖了。在藏民心中,还有什么能比转神山转圣湖更神圣的事呢!鹰群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吧!

    回到帐篷后,我把我们的所见告诉了长思哥和华老他们。他们听后同样十分震惊,因为他们也从未听说过这种事情。他们认为鹰群只是出于一种本能,是祖先们遗传下来的,就像是生存一样。但鹰群究竟为何要转山,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所以不好随便下结论。

    我想,群鹰或许真是大鹏鸟的化身,它们之所以要转山,只是为了要像大鹏鸟一样,为世人指引出一条通向香格里拉的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