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神探
繁体版

51.重温旧案

    “放心吧,回来约你。”周正跟她挥手作别。

    星期一,去马六甲以前,周正走访了案子的两个目击者。

    第一个,是现场看到嫌疑人的老大爷。

    因为时隔久远,大爷已经记不起凶手的容貌了,而且14年后,大爷的耳朵也不是很好,周正跟他沟通起来比较困难。

    他只记得,当天4点多,他晨起锻炼,看到两名年轻人,在案发地旁边的草坪上抽烟。

    借助路灯,老人看清了两人的脸,确定不是附近的住户。

    周正问老人:“他们见到你的时候,有逃跑吗?”

    “没有,他们也没有来害我,从那以后,我不敢起得太早了。”

    从这个细节,周正推测,凶手应该是外地人,因为当时他们已经取掉了自己的面罩,并且不怕被周围人看到自己的脸。

    既然这样的话,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就又小了。

    第二名走访的人,是李华和黄林芬的儿子,李辉。

    当年的案子,对李辉影响比较大,他神经受了一些刺激,影响到后面的成长和学习。

    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太好的大学,通过叔叔的关系,安排他到槟城市青少年宫工作。

    周正见到李辉时,他正在办公室整理少年宫学员的资料。

    “李辉,你好。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周正。”周正出示了自己的警官证。

    “警官,请问有什么事情吗?”李辉的语调听上去跟正常人说话有些不一样,感觉很阴柔。

    他穿着衬衣,戴着眼镜,对话的时候老是在眨眼睛。

    说好听点,他给人一个人畜无害的感觉;说不好听点,就是不够阳刚、不够自信。

    “还是想调查一下你父母的案子。”

    听到这里,李辉低下了头,仿佛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一样。

    “不用紧张,我们就随便聊聊。最近有一些新的证据出现,希望这一次可以把案子破了,把凶手绳之以法。”

    “有希望吗?”他扶了扶眼镜,望着周正。

    “有的,你始终要相信我们公安机关。”

    “好的,警官,你问吧。”

    “我知道这对你很难,你能不能再把那天的情景,复述一下?”

    “小时候,我跟爸妈都住在一间屋的,我睡旁边的一个小床。那天晚上,我正在睡觉,突然,就被闯入的俩个人给惊醒了。”

    “他们长什么样子,还记得吗?”

    李辉摇了摇头:“他们戴了面罩,只露出两个眼睛。黑暗里我就记得,他们一个高瘦,一个矮胖。”

    “再后来呢?”

    “我被吓傻了,他们用电线把我双手反绑,拿胶带蒙住了我的眼睛,还拿衣服堵住了我的嘴。”

    “他们是做完这一切,才对你父母动的手,还是在那之前?”

    “应该之前我父母之前已经受伤了,他们蒙住我的眼睛后,才杀害掉我父母的。”

    “那他们作案的时候,你听到一些什么没有?”

    “我那会被吓傻了,什么都记不清了,我不敢动,也不敢说话,一直到房间里没了声音,才敢摸索着下楼。”

    “后来你是怎么报案的呢?”

    “我下了楼,在墙壁上磨断了电线,然后也不知怎么的,走到了外婆家里,我吓得都说不出话了,就一直拉着外婆往我家走,最后是外婆报的警。”

    李辉的回答,与档案中记录的一模一样。

    看来,他没有办法提供更多的信息了。

    “谢谢你,李辉,如果想起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欢迎随时跟我联系。”

    “好的。”李辉轻声地说,怯生生做了一个“再见”的手势。

    两名目击者都询问过了,周正感觉,这更像是一起入室盗窃杀人案。

    凶手是马六甲附近人士,应该是累犯,所以下手狠毒。当年在犯案后,就流窜到外地,所以排查的时候,并没有抓到他们。

    星期二,周正和林峰两人坐上了去马六甲的高铁。

    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周正仍然在翻看着案子的档案的复印件。

    案发地是在死者李华的家中,由两栋楼构成:1栋5层楼,1栋2层楼,占地上千平方米。

    14年前的2002年,在那个时代,这绝对算是“别墅”了,是当地最豪华的房子。

    这么好的房子,会被很多人盯上。

    档案记载,李华的家对面,当时有一栋在建的楼房。

    经过事后勘查,在这个在建工地中,发现有一哥房间里铺着两堆稻草,发现有人躺过的痕迹。

    按照当时的记录,根据在建房的施工工人描述,工人都有工棚住,他们是不会在没水没电的在建房内歇脚的。

    所以当时专案组就有个大胆的推测——这就是凶手蹲点的地方,他们观察李华家庭情况,伺机入室实施犯罪。

    周正觉得,这个推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案发前几天,凶手应该提前在这里住过,同时用望远镜进行踩点。

    同时,这就更加证明了不是熟人作案,因为熟人不需要用这么麻烦的方式去勘查。

    根据现场的复原图,如果从户外进入位于2楼主人的卧室行凶,一定要通过3道门。

    第一道,是2楼的伸缩铁门;

    第二道,是客厅的大门;

    第三道,是卧室木门。

    可痕检明明显示,所有的门窗都完好,凶手和平进入屋内。

    通常在自己家中,卧室木门是不上锁的,可以忽略掉,但伸缩大门和客厅大门,凶手又是如何畅通无阻的呢?

    这个疑点,在周正这里同样也没有找到答案。

    接下来翻到的几页笔录,就是按照苟局的侦查思路,进行的排查。

    当年,按照报复杀人的动机,苟队组织对受害人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摸排。

    他认为,只有熟人,而且能接触到李华夫妇,偷偷把钥匙拿到配的,才可能是凶手。

    而作案后,凶手因为怕被认出来,所以顺手拿走不多的钱财,借以掩人耳目。

    按照这个推测,作案动机就只有两个可能性:情杀,或者仇杀。

    根据多方走访,李华、黄林芬夫妇感情非常好,没有任何出轨的迹象。

    所以,情杀的可能性在第一时间被排除。

    剩下的,就是仇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