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无限
繁体版

第八十八章 黑云压城金鼓鸣(3)

    “效率还是太低了。”看着一车车的粮食送到粮仓封存,刘驹叹着气,“要是有橡胶就好了。”

    这时的大车基本全身都是木料制成,两个轮子就重的要命,既便用三匹挽马拉动,走起来也是慢吞吞的。没办法,时代的局限性,所以只能在路上下功夫。自胶澳到各郡郡治的官道全部重新翻修,使用石灰、细沙、黄土混合后铺在路面上,然后用重达千斤的石磙反复碾压,就这么一层层的铺上去,直到一尺来厚,等路面板结后,坚硬无比,就是下雨也不影响行走。

    胶澳港积存了大量的粮食,这都是糜家的功劳。趁着冬闲,将粮食运到各郡的郡城内存放起来,等到来年春暖,一旦战事一起,可以就近运粮,免得到时候毛手毛脚。除了粮食外,军械也悄悄运往各军驻扎处。

    兖青二州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准备着,至于到时候是胜是负,就要看将士用命,各呈其能了。

    雪落黄河静无声,腊月二十,一场大雪飘落在北国,将山川大地装扮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邺城州牧府的官厅内,袁绍端坐首位,文成武将分列左右。上好的果木烧制的木炭,在硕大的铜盆内静静的燃烧,温暖的让人昏昏欲睡。

    “诸位,我弟公路,曹孟德皆有书信到来,”袁绍面色红润,声音铿锵,“只因刘驹刘千里贪得无厌,欲壑难平,坐拥兖青二州后,又得琅琊、彭城、河内、河南尹、南阳等数郡之地。穷兵黩武,无休无止,四方诸侯皆受其害,百姓死于战乱者不可胜数。是故,期望诸侯合纵,举大义,顺民心,共讨刘驹,拯救苍生,重兴大汉。书信在此,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荀谌傻眼了,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自己身负使命,签订合约这才几日,难道就要撕毁了重启战端?要知道,北方的公孙伯珪还没有安生,这不是套马杆逮兔子——瞎胡闹吗?

    许攸激动的站起身来,“明公,若是公孙伯珪心同此意,两家和解,然后举兵南下,以幽州白马义从、我军先登死士、大戟士之精锐,必定势如破竹,兖青二州唾手可得。”

    审配一直看不起许攸的为人,只因为许攸太贪财了,在他的暗中支持下,许攸的家人横行不法,贪婪成性,做了很多违法之事,“属下请明公下令,斩去许攸头颅。”

    唐时杜工部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审配这话来的云遮雾绕,让袁绍很是惊诧,“聚众议事,本是畅所欲言,不知正南此是何意?”

    “前日明公与刘千里刚定合约,今日许子远鼓动南侵,岂非宣示明公乃不信不义之辈?”审配瞪起双眼,须发俱张,“人无信不立,否则何以号令群雄?许子远论罪当诛。”

    许攸面孔涨的通红,指着审配说道:“腐儒!孟子曾言:彼一时、此一时。乱世争锋,随势而论,岂可拘泥于一纸合约?”

    眼看着审配还要发作,逢纪跟审配是一条战壕的盟友,赶紧站出来充当和事佬,“正南无需再言,自古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且听明公示下。”

    我靠,许攸愣了一下,这逢纪的嘴巴可真毒,这不是变着法子骂我是个污浊之物吗?斜眼瞅了瞅鼻孔朝天的逢纪,在自家的黑名册里给他记上了一笔。

    逢纪让袁绍示下,袁绍岂能这个时候拉偏架,不置可否的微微一笑,看向荀谌、田丰、沮授三个大佬级别的谋士,示意他们发表下意见。

    荀谌斟酌词语,徐徐说道:“刘千里麾下皆熊罴之士也,天下莫不畏服。若举兵南向,撇开公义不论,明公可有必胜的把握?如若不胜,则与其结成死敌也,到时不死不休,其中利弊,还请仔细思量。”

    田丰这个人曾做过汉灵帝的侍御史,看到宦官专权,抱负施展无望,就辞官回乡,后被韩馥征辟,韩馥让出冀州,归属袁绍。此人一心忠于大汉,立身甚正,与审配只忠于袁绍截然不同。

    清了清嗓子,田丰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刘驹刘千里自为官以来,对内勤政爱民,治下万民衣食无忧,又创牛痘接种之法,活人无数,几被奉为‘万家生佛’,名声之高,少出其右者;对外征讨不臣,逐董卓,缚刘岱,一心只为汉室。若无故侵扰,恐于明公名声不利。”

    田丰是出了名的耿直,这话入了袁绍的耳朵后,袁绍在座椅上扭动了好几下屁股,脸色微微发冷,看向沮授的目光就带了些许不善。

    “明公若一意南下,”沮授察言观色,后背冷汗不断,“授有五问:诸侯合纵,果真能一心一意,不离不弃否?合纵既成,约期举兵,战机稍瞬即逝,信息怎相互通?当年讨董,明公顺大义为盟主,俗语云蛇无头不行,今次合纵,明公再为盟主,曹孟德等可曾明言?战事一起,非一朝一夕可止,钱粮辎重多寡不均,如一方不支,何以输送?刘千里麾下近年屡经大战,可谓百战精兵;诸侯之兵,良莠参差,若不能思虑周祥,合理调兵遣将,何以取胜?”

    沮授说完,眼睛微闭,不再言语。

    袁绍冷哼一声说道:“河北精兵所向无敌,刘驹麾下怎能相比?只需刘景升、袁公路、曹孟德出兵扰乱其后,我大军兵分三路越过河水,夺白马、仓亭、高唐,先取平原、东郡以为立足之地,然后云集大军,夺了泰山,刘千里治下,皆归我所有。”

    “若是河东大军兵出荡阴,直取邺城,明公如何应对?”沮授见袁绍强词夺理,显然被刘驹治下的财富迷住了双眼,只得善意反问。

    “沈正南领一万精兵固守,”袁绍说道:“没有一年半载,邺城自然无虞。”

    “刘驹水军一家独大,若截断河水,冀州退路危矣;又或水军顺海北上,入漳水而取河间、安平、巨鹿三郡,明公如何当之?”

    “这?”袁绍一时语塞。

    “这有何难?”许攸关键时候替主分忧,“打造铁索,截断河水、漳水入口,刘驹水军虽强,也只能止于大海,望洋兴叹。”

    “妙哉!”袁绍听了许攸的妙计,大为兴奋,“子远智计无双,我无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