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无限
繁体版

第一百四十一章 帝都烟云因风乱(5)

    “陛下,”坐在胡凳上微微侧身,刘驹朝上一拱手说道:“若是执意东归,可暂时定都邺城。袁本初久有不臣之心,是以营建邺城之时,将州牧府修建的华丽无比,稍加改建,可做宫室。”

    刘协瞥了一眼杨彪,见他微微点头,便说道:“非是朕不体恤民情,只因关中膏腴,韩遂、马腾之辈时常侵犯;匈奴、羌人诸虏窥视在侧,朕心难安。邺城位于中国腹地,又有皇叔大军拱卫,实为上佳之选。”

    看到皇帝与朝堂众臣一个个都像吃了秤砣的王八一般,刘驹也不好再阻拦,起身说道:“陛下既是决心已定,臣自当护卫左右,迁都邺城。”

    “不知大将军如何安排回程?”杨彪不再做木头桩子了,开口询问。

    “春日正暖,”刘驹朝着杨彪微微点了点头,“御驾穿越三百里潼关道到的洛阳,略作修整后,北上邺城。”

    “为何不顺河水而下,让陛下免受跋涉之苦?”伏完问道。

    “桃花汛未过,河水中行不得大舡。”贾诩接过话头,“此乃常理,难道国丈不知?”

    不失时机的打击朝中大臣,让这帮整天高高在上,自以为无所不知的家伙丢一些脸面,这是贾诩几人私下里做出的决定,根本没跟刘驹汇报。

    伏完闹了个乌龙,脸上无光,只好讪讪退下。

    董承问道:“大将军,不知何日可以启程?”

    “我这边随时听候陛下吩咐。”刘驹看着这个外戚,沉声答道。

    看到刘驹滑不留手,董承也只好退下。

    “太史令何在?”刘协扬声说道,等看到王立站出来便接着问道:“何日乃是吉期?”

    侍中、太史令王立掐着手指盘算片刻说道:“回陛下,二月初七大吉,适宜远行。”

    “好,”少年天子面色严肃,沉声说道:“二月初五朕祭祀天地,祷告太庙,初七日东行。”

    既然见过了皇帝,刘驹不用在驿馆住着了,出了朝堂后来到早已收拾利落的大将军府落脚。

    到了二月初五,大将军乃是百官之首,自然要陪着皇帝祭祀天地。汉代重礼,一套繁文缛节下来,刘驹有点吃不消,回到府内刚刚放松片刻,门子来报:“刘忠求见。”

    作为关中地区的谍间司马,刘忠这些年来为刘驹提供了大量的消息,夜间求见,肯定出了非常之事。

    刘忠来到客厅,见礼后不由得双眼湿润,声音有点呜咽的说道:“主公,您可是清减了许多。”

    “都是老兄弟了,快坐下说话。”刘驹强行把刘忠按在座椅上,递给他一杯清茶笑道:“走了一千多里的道路,到了长安后更是吃了几天夹憋气,瘦点也是自然的。夜间到此,可是城内出了什么事故?”

    “主公明见,”刘忠放下茶杯从怀里掏出几张纸来,递给刘驹,“属下近日梳理手下谍间探查的消息,发觉杨奉、韩暹之辈欲对天子不利,因此特来告知。”

    “哦?”刘驹一目十行看完刘忠整理后的情报,走到客厅门口,“山君,速请文和、文远、子扬、儁乂来。”吩咐完毕回到室内坐下,“杨奉部下徐晃徐公明可曾参与此事?”

    “这倒不曾,”刘忠小心喝了口茶,“相反还多次谏言杨奉,劝他顺应时势,万勿做困兽之斗。”

    ‘不愧是曾被老曹称作有周亚夫之风的一代名将,’刘驹内心感慨着,嘴里却笑道:“杨奉、韩暹,跳梁小丑而,成不得大事。”

    “白波贼人数众多,主公万勿小觑。”刘忠说话还是比较直接的,“杨奉、韩暹既然决心起事,焉有不联络旧部为援的道理?”

    “无妨。”刘驹笑着摆了摆手,“白波贼帅胡才、李乐未闻有统兵之才,不过一介匹夫而,遣一都尉即可擒之。”

    见刘驹不放在心上,刘忠松了口气,正要告退的时候,贾诩等人到了,便急忙向前见礼。

    “杨奉、韩暹联络白波旧部胡才、李乐等人,”刘驹将热茶一一递到四人手里,一边说道:“欲要趁天子东行的途中劫夺御驾,准备投奔凉州。”

    “徐公明没有参与此事吧?”张郃急忙问道。

    “儁乂放心,”刘驹笑道:“当日宣平门一战,知你与公明惺惺相惜,交情莫逆。徐公明不止没有参与,反而对杨奉良言相劝。”

    “哦,属下放心了。”张郃用手拍打着胸口,一副出了长气的样子。

    “主公,”张辽说道:“我这就安排侦骑四出,一旦探查到胡才、李乐二人的行踪,便起大兵灭之。”

    “文远不必如此。”贾诩三角眼眯缝着,右手轻轻捋着颌下长须,“我军只需外松内紧,小心看顾好天子的御驾即可。”

    刘驹瞬间就明白了贾诩的想法,‘真不愧是汉末毒士啊,这是要趁这机会把那些只知道耍嘴皮子的百官清除一部分哈。只是钟繇那人是个大才,千万别遭了池鱼之殃才好。’于是手指轻扣桌案说道:“百官中也有许多干才,弃之可惜。”

    “这有何难?”刘晔插话笑道:“行进途中,将其暗暗护卫周全即可。”

    刘忠听得云里雾里,不得一点要领,不由得心生惭愧,只好暗暗对自己加油。

    接下来,众人秘密商议如何安排人马应对突发事件,一路之上何处安营扎寨休息等事。

    到了二月初六这天,徐晃正郁闷的躲在自己的营地内看书,亲兵来报:“都尉,营外有故人来访。”

    “就说我卧病在床,不见。”徐晃不耐烦的冷哼一声,丢了书本,和衣躺在床上。

    “好你个徐公明,”张郃的声音在外边响起,“将我也敢拒之门外?”

    “哈哈哈...,”徐晃一跃而起,“原来是儁乂来了。”疾步出外迎接,正要与张郃斗口,却见一人温文尔雅正笑望着自己,登时呆住了。

    “公明,还不快见过我家主公。”张郃推了一把徐晃。

    ‘主公?’徐晃反应也是极快,急忙行了一个军礼,“晃拜见大将军。”

    “公明治军严谨,大有周亚夫之风。”刘驹忙托住了徐晃的双臂笑道:“如不是儁乂与你常来常往,我等只能在营门外等待了。”

    “末将惭愧,不敢当大将军谬赞。”徐晃急忙退开两步,伸手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