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无限
繁体版

第三章 前路茫茫不可知(3)

    羌人出身的杨猛一脸凶恶,举枪直刺韩义。

    韩义硬挡了一枪,感觉双臂发软,心知不是敌手,便舍了杨猛,冲入敌阵中。

    失去了对方主将,杨猛才发觉主将身后的普通士卒比主将还要猛恶十分。

    七八杆丈二长枪从不同的角度朝杨猛身上刺了过来,吓得他把长枪舞得如风车一般飞转,奋力荡开了来枪,双臂早已震得发麻,吓得他急忙拨马便走。

    杨猛退走,跟在他身后的亲兵来不及调转马头,几百杆长枪蜂拥而上,将他们的身体变做了蜂房的模样。

    韩义领着五十亲兵在敌阵中一阵搅动,发觉对方阵型太过密实,一时冲杀不透,打了声呼哨,徐徐后退。

    这时杨猛已经回到本阵,看到自己的亲随死伤累累,勃然大怒,率兵猛扑。

    时机到了,韩义压抑着内心的喜悦,仰天大吼:“掷弹兵,向前!”

    汉军军阵裂开,后方一百多个高壮的汉子跑步向前,点燃了震天雷的引线后奋力掷出。

    随着一阵阵轰鸣声响起,跟随杨猛冲锋的士卒瞬间被清空了一大片,军阵立马变得单薄。

    韩义大喜,率部猛攻,眼看着敌军渐渐不支。就在这时,城头上鸣金声响起,韩义一愣,急忙下令回城。

    上了城头韩义才明白,原来敌军有大队人马来到,看着在风中飘荡的将旗,笑着对韩猛说道:“原来是马岱的人马。”

    韩猛面色严肃,“马岱此人不简单,可说的上是有勇有谋,非是杨猛之辈可比。韩义,传令下去,严守城池,无令不可妄自出城。”

    马超的别部司马正在挑选精锐,大军后面突然大乱,不片时,一骑快马匆匆而来。

    别部司马命人拦住问道:“后面为何乱作一团?”

    “禀将军,汉军骑兵追杀到近前,因无大将主持,故此慌乱。”

    ‘汉军这么快就追上来了。’别部司马心思电转,‘看来令明将军出事了。今日看来只有奋力一战,才能挡住追兵。’想到这儿喝道:“将车辆堵塞道路,各部督将整顿各自人马列阵!”

    姜叙被张辽安排驻守下辩,姜囧率领两千骑兵追击。震耳欲聋的马蹄声让滞留在后的西凉兵惊慌无比,急切间也来不及列阵迎敌,只好抛弃了粮草辎重,漫山遍野的乱跑。

    车辆、马骡扔的遍地都是,骑兵根本无法通行,姜囧无奈,只好一边令手下清理道路,一边派人飞报张辽。

    等张辽领兵来到近前,姜囧的人手才清理出了不到一半的道路。打马上了附近的一处丘陵,张辽掏出千里镜远近观望了片刻,皱着眉头无奈说道:“道路被堵十余里,这马儿打的什么主意?”

    一边姜囧笑道:“乌合之众,尽皆怯战,属下猜度恐非马儿的意思,乃是乱兵私自逃走。”

    “说得有理。”张辽笑着收起千里镜,“仲奕,我与你五千士卒留在此地收拢降卒,清理道路,然后徐徐推进。”

    “将军难道要间道追击?”姜囧望着连绵起伏的丘陵,“道路狭窄,谷道纵横,若是敌军设有伏兵,恐遭败绩。”

    “武都道被夺,马儿方寸已乱,”张辽笑了起来,“如今自顾不暇,哪来的心思于谷道设伏?”

    说起姜囧可能都不熟悉,但是他生了个好儿子,那就是姜维。只是此时姜维还未出生,就是姜囧也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年郎。

    “是我多虑了。”姜囧讪笑着,“将军但请放宽心,后路由我自当之。”

    “有仲奕在,后路无忧。”张辽上了战马,吆喝一声,带领大队人马岔到小路,绕道追击。

    望着武都道的破败城墙,马岱也只能叹气。西凉军利在野战,攻城拔寨不是自家的长处,但若是不能占据武都道,七八万人马就只能陷在丘陵盆地之间,无法进入岷山谷道前去临洮。

    “来人,命令随军工匠打造攻城器械。”马岱安排下去,早有亲兵前去传令。

    伐木需要时间,马岱皱着眉头下令扎营,等候马超到来。

    汉阳郡西县正南戎丘古镇,张飞跃马扬鞭,指着前方喝道:“再行三十里,便可进入西汉水谷道直奔武都道,儿郎们,加把劲,争取今日在武都道城外宿营。”

    “三叔父,”关平打马赶到张飞身边,“人言锦马超勇武难当,到时侄儿定要会他一会。”

    “臭小子。”张飞瞥了一眼关平,“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你不要以为尽得家传武艺,又在军校历练了三年,便小觑天下英雄。”

    “侄儿不敢。”关平嬉皮笑脸,“一人敌何足畏?万人敌,才是真英雄,就如叔父这般。”

    “油嘴滑舌,要是二哥也这般就好了。”张飞看着关平洋溢着青春的面庞,口对不心的说道:“马超有信布之勇,恐非妄言,你年幼识浅,遇事应冷静为上。”

    “若不是叔父在旁,小子岂敢叫板马孟起?”关平嘴角翘起,“不知叔父对上马超,胜负如何?”

    “滚滚滚。”张飞的黑脸浓得快要滴下墨汁来,“老子明知麾下战力远超西凉军,为何还要与马儿单打独斗?”

    “嘿嘿嘿,”关平贼笑着压低了声音,“叔父这是心里怯了。”

    “去你娘的。”张飞撩起左脚踹在关平的右腿上,“自出道以来,你家叔父怕过谁?”

    “哎呀。”关平夸张的苦着脸,“嘴里说的是一套,到了见真章的时候又是一套。”

    “二哥一生沉稳,怎会生了一个这样不着调的儿子?”张飞嘴里骂着关平,脸上却是透露着一片喜爱,“平儿,两军对垒,个人勇武算不得什么。任你生就三头六臂,也难当百人蜂拥而上,切记切记。”

    张三爷允文允武,并非是鲁莽之夫,书法造诣绝对在汉末排得上名号(参见八蒙山铭),这一番语重心长,关平肃容说道:“多谢三叔提点,侄儿定会牢记在心。”

    “好了。”张飞抬起马鞭遥指前方,“过了这段谷口,武都道在望。平儿,赶快安排人手,前出二十里哨探。”